父親馬上就要退休了,但估計還是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直到,目前住的三嬢房子,剛從妹妹哪里得知,可能是判定為危房了,到時可能住不了多久了。
那到時怎么處理?
是出來租房子?。渴歉赣H自己出錢,還是我們兄妹給,如果寬裕的話,其實沒啥問題,隨便就解決了。
還有就是阿婆要跟父親一直住的,不然的話,他一個人,是可以來我這里住的,問題可能就是他現在不想麻煩我,所以可能也不會來的。
妹妹哪里肯定也沒法住了,以前沒有孩子的時候,一個人可以,但有阿婆的話,沒法過去啊。
那還有一個選擇就回老家。但阿婆說父親現在住慣了城市,可能不太習慣回農村住了。不知道這個想法是誰知道的,是阿婆猜的,還是父親表達過的,反正這個意思,不一定是準備,就是那么模棱兩可,可回去也可以不回去,能不回去最好,只能是最差的選擇。
還有一個選擇,我就是我回去,把成都的房子賣了,在內江去買套房子,這就皆大歡喜了。
不,不是皆大歡喜,可能就我一個人不高興,估計也是暫時的,真的回去了,能一直不開心嗎?真能把自己給憋死嗎?
現在最想不通的可能就是我,他們都想通了,就我一直頑固。
都快四十了,還發展什么事業啊,要能發展起來,早起來了,還輪得到四十歲嗎?基本就是到頭了,是時候研究怎么養老的問題了,而不是去發展,何況根本沒有事業,連穩固的說話就不會存在的。
現在還欠著那么多錢,還想發展?不給大家添亂添麻煩,已經是萬事大吉了。
就這種情況下,還不想回去?其實能賣了房子,可能把一些外債還了,剩下的,看能不能全款或者分期付款買套二手房,能住,能有水電氣網,這輩子就差不多了,想那么多干嘛呀?
對啊,我就是想不通啊。
我不想就這么失敗的、庸庸碌碌的回去啊,就是想逃避即將面臨的苦難啊,就是不想看到這些親戚來嘰嘰歪歪。我想多了吧,這么多年,有幾個親情來嘰嘰歪歪你了嗎?搬回去就,更不會啊。
所以都是自己想的太多了,回去也沒啥吧,只是現在內心很不爽罷了。
好幾年前,跟妹妹聊天,好像說過什么,四十歲,沒啥起色,可能就要準備回內江發展了。
哈哈,現在馬上就要到了,還是沒什么起色,甚至惡化了,還不回去?
我還得給自己找理由,不想面對現實,只想逃避。
我現在的網絡工作,在內江也可以做啊,為什么非得在成都?
還說什么,到時家里人多了,影響自己的進度,想多了吧,以前跟父親住的那半年,雙方都不怎么說話,能影響工作進度?
今年外婆生日,我沒回去,沒臉回去。但幺舅回來了,幺舅好像以后都不出去了,就在內江發展了。不知道是因為外婆90多了,還是因為可能今年就業差,加上他年齡也過了五十歲了,可能有些廠商不要他了,反正都是家家都難,都在熬著。人家可是有積蓄,而且兒子工資高呢!
我呢?
沒積蓄,甚至還負債著,工作收入不說保持現狀,不要跌已經謝天謝地了。
很想提升的寫作技能,也因為目前只是多看書,積累素材,而甚少寫作,甚至不敢自己看和去修改,就目前這狀態,在成都和內江有和分別呢?不能提高收入,也沒什么打攪工作學習效率的阻礙,回去不是挺好的嗎?
還是心里堵得慌,就是不想回去,總覺得回去就是自己完蛋了,這輩子沒救了,到頭了,什么都沒有了。
要是能榮光的回去,我早回去了,何必等到現在呢?其實當初就不應該出來,就在務農一輩子不就好了,什么都不知道,蒙昧狀態,反而更好,現在懵懵懂懂,努力吸收各種知識的時候,反而變得痛苦了,就是差頓悟了,只有完全頓悟了,沒那么多的心理負擔,可能想做啥就做啥吧,沒有那么顧慮。
要不是妹妹的一個朋友,邀請她帶著女兒來成都玩兩天,可能她不會來。就借著這機會,順便來我這里一趟。本來我們也快有兩三月沒溝通過了。
我就知道,有些問題,堆積起來后,遲早會大爆發,就不會讓我這么輕松的過的。
妹妹也是,有時候父親都說,不要給他說,怕他精神壓力大,睡不好覺,結果你還是找機會說,非得讓我不舒服才爽啊。
我也是太自私了,妹妹也是因為壓力大啊,關心你啊,才給你說,不然誰理啊?網友嗎?老天嗎?
你看你,很喜歡從自己爽的角度來看,就不從父親和妹妹的角度看,就只想躲起來,不想跟外界有任何的聯系,可以這樣躲一輩子嗎?難道躲的期間,就有好運?能天降橫財,立馬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或者自己頓悟,能立馬寫小說了提高收入了?
那那么多的好事輪到我呢?
感覺老天都是算好的,不讓我過舒服,但不會一下子就把我給打死,徹底的滅了我的動力。怕從此一蹶不振,到時一命嗚呼了!
還是時間安排有問題,真的要多給寫作安排一些時間。
不能只看,還是要把當天的一些重點內容,能回憶下,可能效果更佳。
可能還是缺乏價值判斷力了吧,就是判斷自己寫的沒意義,所以才苦惱,越這樣想,越痛苦。
都是在復述人家的內容,到底我的內容在哪里?
光知道人家的理解,我的理解在哪里?
要是已經都被人討論完了,我討論什么呀?
不,就不討論了,就學習,就復述,就記憶,把人家的拿來自己用就行了。
何必要那么多原創呢?原創未必是好的啊!
經典永流傳啊!所以別那么痛苦了,先去把經典都學到家了。
然后去根據具體的實踐,用經典能解釋清楚,那就很不錯了。
無非就是把經典用在實踐上,產生收入,那不就成了老師嗎?
現在到處都是博士、碩士,我能比他們理解深刻嗎?
學生固定,但老師越來越多,那怎么競爭贏他們呢?
以前蒙昧的人多,當寫作、老師,還算不錯的職業。
但現在到處都是高手,那做寫作和老師的職業,是一個內卷的,只能去實踐了。
在實踐中,就是用學到的東西,要么做實物要么是編故事,尋找用戶。
意思就是,還是主打寫故事,尤其是好故事,要跟牛作家競爭!
贏得更多讀者,我才能有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