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勢在必行
- 漢牧
- 冬月既望
- 3066字
- 2024-11-12 10:37:08
并州,代郡。
大哥,過了代郡,就是上谷郡了,馬上就能回到廣寧了,趙云高興地大喊。
是啊,登上一座高山,眾人遠遠地能夠看到遠處的山巒起伏,甚至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彈汗山。
這次出來很久了,沒想到還能回來,轉過頭看著手下已經擴充的人馬,沒想到,在這個亂世之中,自己居然已經快成了一方諸侯。
回過頭望著那殘破的并州大地,想著一定要盡快回到廣寧去。
急報!傳令兵帶來了尚書臺發來的信件。
敕令,廣寧校尉劉鎮所部,立即向冀州巨鹿靠攏,并歸屬破虜校尉、北軍中侯鄒靖所統領。
劉鎮仔細看著命令,難道是!
“黃巾”
送別了信使,趙云拿起那封信件粗略看了一遍,轉手遞給了劉武。
眼瞅著到廣寧了,沒想到又要去巨鹿,不知道家里怎么樣了。劉武嘟囔著。
劉鎮心神不寧,他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如果說之前對鮮卑、對匈奴人的作戰都是出其不意,或者在戰略上戰勝了敵人。
那“黃巾”算什么?
朝廷的那些三公九卿們,肯定會告訴你,那些都是反賊!都是亂臣賊子。
可是,他劉鎮明白,那些人,都是些吃不飽飯,活不下去的亂世黔首。
之所以“一呼百應”,不但是因為“太平道”的廣泛傳播,也更加是因為東漢朝廷的腐敗不堪,所以,才會有這么多的人“揭竿而起”。
如果對他們殘酷地“鎮壓”,那么自己這些人不成了幫兇了么?
趙云似乎看穿了劉鎮的心思,劉武也似乎明白了二人的顧慮,三人默然不語。
大哥,我們真的要去和“百姓”作戰么?趙云疑惑地問道?
劉鎮何嘗心里沒有此問,作為后世穿越而來的人,他知道“黃巾”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黃巾起義”雖然是廣大農民因為生存的“揭竿而起”。
背后,卻是各方共同作用的結果。
地方的豪族不停地兼并土地,增加賦稅。“察舉制”又封閉了百姓上升渠道,活不下去的百姓們,自然被“太平道”所蠱惑。
廣大的千千萬萬的百姓們,成為了“黃巾”,而他們實際不過是某些人實現某些政治目的的工具。
劉鎮仰天長嘯,說道。
子龍,亂世中,只有人與獸。
我們現在有這么一支軍隊是幸運的,我們不殺無辜之人。
可是無辜之人卻要殺其他無辜之人。你說怎么辦?
趙云心神不寧,轉而不語。
劉武聽的真切,也不再說話。
走吧!朝廷的命令務必還是要執行的,現在也是正需要我們的時候。
最終還是劉鎮先開了口,要走飛狐陘到冀州,還遠著呢。
三人不再沉默,互相聚攏,又打馬前進。
于是,大軍變換了行進的方向,原本只有一天路程就能到廣寧,轉而向東,朝著冀州巨鹿前進。
洛陽,萬樂酒家。
饒是天下大亂,也絲毫沒有影響洛陽城的繁華,站在洛陽的最高建筑上,抬眼望去,仍然是車水馬龍,人流如織。
袁紹站在萬樂酒家的高樓上,這里是他們袁家的產業,身后是自從“第二次黨錮之禍”而被牽連幸存下來的士人。
本初兄,是時候了,再不抓住這個機會,我們難道要等到老死的那一天么?說話的是張邈。“八廚”之一。
“八及”之一的張儉說道:本初兄,黨錮之禍都由宦官而起,如今“黃巾”之亂,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如果此時不請得圣旨解除“黨禁”,只怕以后沒有機會了啊。
眾人群情激奮,個個都義憤填膺,只因為他們都是受害者,是受到了袁紹的庇佑才活了下來,不然,就像很多黨人一樣,冤死獄中了。
所謂“八廚”是指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寓意他們有崇高的人格,能夠以財救人。
而“八及”是指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是能夠導人追宗者的高尚之人。
另外還有“八俊”“八顧”“三君”等都是當時品德高尚,不與宦官勢力同流合污的高尚之人。
但是這些人都在“第二次黨錮之禍”的時候遭遇了滅頂之災,不少有才干的人被下獄迫害致死,而幸存下來的人東躲西藏逐漸形成了一個以袁紹為中心的士人團體。
“黨錮之禍”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這些品德高尚,有十足才干的人被禁止出仕,不但如此,他們的朋友、親人、學生都受到了限制,這導致了“士人”階級對朝廷的不滿。
各位,難道你們忘了八年之前的永昌太守曹鸞的事情么?
曹大人忠君愛國,上書為我們“黨人”鳴冤,要求解除“黨錮”。
結果卻被皇帝陛下收捕處死,因此數年間,無人膽敢再提“解除黨錮”。
本初,你說吧,我們該怎么辦!八及之一的“劉表”說道。
各位,我如何不知此時是最好的時刻,黃巾之亂,宦官中出了叛徒,皇帝陛下對宦官的信任有所減少,但是,外戚何進卻趁此機會攫取了大權。
如今洛陽城內羽林衛和城外數萬駐軍都被其掌管,有當年梁冀的權勢。
我是怕貿然行動,反而引起了外戚的忌憚,導致外戚與宦官聯手,針對我們啊!
眾人都默然不語,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那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
此時,居然無一人再敢言語。
袁紹不緊不慢地說道:各位,“黨錮”之禍是時候到結束的時候了。
士人們必須重新出來掌握局勢。
是啊!對,早該這樣了,眾人們都一齊附和著袁紹所說的話。
我們眾人應當團結一致,制定共同的目標,推舉大家的領袖,借著這“黃巾之亂”的風,向皇帝陛下進言,徹底解除黨禁,任用士人參與平定叛亂。
不但如此,還要求削減宦官的權勢,積極響應各地刺史、太守對朝政的建議,趁著這次平定叛亂的機會,重新治理這個國家!
好!本初,說的好。
張藐接著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身份尊貴,不避風險,始終和我們黨人站在一起,不但如此,還出資為我們擋風遮雨,我看這個領袖,就應當由袁本初來擔當!
袁紹謙虛道:不敢不敢,本初年幼無知,不敢擔此大任。
張儉說道:本初兄,切莫推辭,天下黨人從此當以你為首,還望本初兄不要再推辭。
眾人也都一起附和,畢竟,如果不是袁紹積極為這些人提供庇佑,恐怕他們都難以活到現在。
見實在推辭不過,袁紹站了起來,飲下一杯酒,既然如此,袁紹承各位所托,必定承擔大任,一定要盡快解除“黨錮”還諸君一個清白之身!
好,眾人也紛紛舉起了眼前的酒杯,一飲而盡。
站在角落里的袁術,冷冷地看著袁紹,眼神中不由閃過一絲鄙夷的神色。
轉過頭,起身便下了樓。
尚書臺。
那就這樣決定了,太尉楊賜說道。
盧植率軍攻打巨鹿,那里是張角的主力,皇甫嵩率軍前往潁川迎戰黃巾波才部,朱俊率軍去南陽、汝南牽制南線黃巾軍南線主力。
司徒袁隗隨聲附和,其他人也沒有意見。
同時,尚書臺已經下發給各地刺史、太守、封國要求當地豪族全部參與平叛,并且按照最高“九卿“的官職予以封賞。
目前之計,也只能如此了,眾人面面相覷,國家衰敗如此,眾人都默然無語。
洛陽,皇甫嵩府邸。
皇甫大人,向陛下進言之事就全靠皇甫兄了。
皇甫嵩府邸,坐在皇甫嵩對面的正是最近在洛陽讀書人中聲望極高的袁紹。
袁紹深夜來訪,求的是皇甫嵩明日在任命儀式上能夠趁機向皇帝陛下進煙,解除黨錮。
本初兄,袁紹雖然目前并未擔任任何官職,卻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二代的佼佼者,因此,洛陽城內的那些達官顯貴們都有意與他結交。
皇甫嵩聽完袁紹的敘述,頓時也點中了他內心的想法。
“黨錮之禍”一向都是宦官所起,如本初所言,當今天下,正應當釋放黨錮,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才能平定叛亂,且叛亂平定之后,各地民不聊生,更加缺乏干練的官吏。
皇甫大人所言正是,請皇甫大人受我一拜。袁紹跪倒在地,除開自己內心的野心以外,自己也是真正的崇拜眼前的這位忠臣。
本初兄,我明日必定向皇上進言,取消“黨錮”!
袁紹立刻再拜,緊緊抓住皇甫嵩的手說道:皇甫大人,若能不畏生死,為我黨人等解除禁錮,他日,天下黨人,必將結草銜環以報君侯!
本初,舉手之勞,何必掛懷,方今朝堂之上,宦官竊據大權,朝廷百官生死,予取予奪,只有你們黨人,能夠不畏強權,據理力爭。皇甫嵩一介武夫,也未嘗不被你們的氣節所感染,某必然舍生忘死,為黨人求皇上這一次!
袁紹三拜說道:多謝皇甫大人。
時袁紹居洛陽,凡四方黨人俱往歸之,加禮賢下士,傾心折節,不辱他人,皆稱之為“袁君”
——《新漢書·袁本初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