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比耶區
- 紅黑大陸
- 烏吾五
- 4066字
- 2022-03-21 19:43:01
回到駐地吃完飯,李言看到工作群里通知今天晚上部門開會。
李言上去開會時。發現主座上坐著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穿著隨意,頭發茂密。
一副眼鏡架在黑紅的臉膛上,他正在對著桌上的電腦用粗壯的手指指指點點,蘇運乘正躬著腰站在他旁邊,一手扶著椅背,一手撐在桌上,也低頭看著電腦上,兩人正在討論著什么。
不遠的椅子上何加帆正悠哉哉地看著他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也不知道這幾天看到哪里了。
只是每天早上出門和回來錄數據打照面的比耶區的王東看到李言上來,挑挑眉毛笑了下,算是打了個招呼。
章家騰剛從會議室旁邊的房間里出來,依然是一幅剛睡起來的樣子,長到耳朵的頭發一部分向左盤起,另一部分默契地向右盤起。
兩股頭發勢力在頭部頂端交匯,形成一個倒的龍卷風模型。
他大大的眼睛茫然無神地轉動著,兩手還無意識地摳著肚子。
待眼珠轉過來發現何加帆在看書,于是章家騰把椅子放在何加帆旁邊,用頭靠在何加帆的肩上,慵懶地問:“小哥哥在看什么書?”
何加帆不抬頭,用手抓了抓那一頭龍卷風,回:“少兒不宜。”
章家騰很哀怨:“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谷星拿著筆記本和筆出來,湊到蘇運乘們旁邊看,兩人沒搭理他繼續聊著,谷星看了會兒沒意思就找位置坐下了。
待眾人坐定,在看電腦的男人開口了:”我這次剛從國內休假回來,也去采購辦轉了一圈。今天叫大家一起開會,就是想聽聽這段時間,各個店有什么情況需要反應。
哦,對了,你是李言是吧。你來的時候我正在國內呢,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鞋部在安哥拉的銷售總監,也兼任咱們駐地的大管家,我叫周中平,以后店里家里有什么事,你找我就行。“
在周中平休假期間,接替他工作的蘇運乘笑著說:”人家在這兒有何加帆呢!“
何加帆面無表情地撓撓頭,李言不好意思地抿嘴笑。
蘇運乘接著說:“雨季快到了,幾個店面的木托盤都得加緊盤查一下,看有沒有需要更換的,以免到時候給貨物造成損失。
另外最近西非人到了一批貨,款式還挺新的,不知道他們是在哪里下的單,何加帆你有空來比耶區看看。”
接著大家又各自七七八八地反應了一下店里和市場的情況。
開完會要接著錄數據,錄完的早回去窩屋里了。電腦前又只剩下李言和何加帆。
李言說:“原來周中平才是咱們鞋部最大的官啊,我還一直以為是蘇運乘呢?!?
何加帆冷冷地說:“反正兩人就跟孿生兄弟一樣,干什么都一起。”
李言看何加帆這態度,感覺剛才周中平說的“有事就找他”估計也就那么一說,又不好直接問,怕隔墻有耳,決定先暗暗記下,以后再詳細問一下。
錄完數據,李言伸個懶腰,準備回去洗漱了。
何加帆說:“明天我帶你去比耶區轉轉吧,鞋部的店面你都去轉轉,心里有個數?!?
回到屋里,看到魯大姐繼續每天的大戰祖馬泡泡龍。房間里熱熱騰騰地充斥著“乒”、“乓”,“棒極了”的游戲聲。
聽聞李言回到屋,魯大姐頭也不回地說:“冰柜里有今天新進的飲料,你想喝就自己拿?!?
因為怕有黑工偷家里做飯的材料,所以裝食材的冰柜是放在她們倆的屋里。
魯大姐的工作都在家里,平時并不出去,只有周末或者公司有活動的時候才跟著大家一起出去玩。
有時她就托何加帆或其他部門的同事給她批發成箱的飲料放在冰柜里。
晚上駐地的同事們想喝冰飲了就來找她,單價和外面黑人倒娘賣的一樣,她倒倒手賺點零花錢。
還沒到雨季,旱季時候的安哥拉連夜晚都是悶熱的,再加上李言們的屋子里在一樓,不怎么透風,所以屋里從回來到睡前都一刻不歇地開著空調的最低度。
房間里有空調挺涼快的,李言本身也就不愛喝飲料,所以道了謝爬回床上,拿著電腦插上網卡,隨意瀏覽起網頁來。
魯大姐一局打罷,等待下一局開始之余,摘下老花鏡揉揉眼睛,在屋里活動起老腰來。
邊扭邊問:“你們鞋部的周中平回來了你看見了?”
李言“嗯”了一聲,突然想起何加帆剛才那個冷冷的態度,靈機一轉,試探著問魯大姐:“咱們平時生活要是有什么需求需要改善,是不是就找周中平啊,今天聽他說他就是這邊的負責人呢?!?
魯大姐翻了個白眼,“哼”了一聲,冷笑著說:“找他?你想什么呢?躲他還差不多。
上面有什么好事他跑第一個先受著,有什么壞事就撒給大家分擔。
你真有事找上他,也得掂量掂量這事兒與他有沒有好處。沒好處他才懶得操心弄呢。
反正咱們在這邊好好干,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公司,平平安安地掙幾年錢就回去了,你還想著在這里長呆呀。
你看天天和你在一起的那個何加帆,能力不錯吧。小伙子就是冷冰冰的,領導來了都不知道給個笑臉的,不像小蘇,周中平一回來人就粘上了,又是匯報工作又是好吃好喝招待著?!?
李言無言地聽著,對鞋部的這些人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魯大姐啰啰唆唆地抱怨一通,眼看自己的泡泡龍開始了,又趕緊戴上眼鏡投入大戰。
第二天到了店里,和何塞交代了一下,就叫上馬里奧開車去比耶區了。
比耶區就在駐地附近。如果卡拉姆巴市場算是城鄉結合部,那比耶市場就是個熱鬧的鄉村大集市了。
雖然地方偏遠,但是比耶區的市場和卡拉姆巴市場差不多,隨處可見兩到三層的磚房,在這里銷售的鞋類主要是巴西拖,也就是人字夾腳塑料拖鞋或涼鞋,一般都是仿巴西havaianas、Ipanema或者Melissa的款式。
巴西原版的一雙塑料拖鞋價格在安哥拉都是1000多寬扎起步,而來自中國晉江生產復制的也不過在100-300寬扎之間,外表幾乎一樣,腳感也基本類似。
而且中國的強大復制能力在防制的基礎上花樣,式樣推陳出新,甚至比原版的花樣還要更加創新。
只要市場上的客戶有喜歡的樣式,不用樣品拍個照也能快速地復制得有模有樣。
所以這個市場里中國人賣的巴西拖占碾壓式的優勢。
比耶區因為頻繁停電,所以每家店鋪外面都有一個轟轟作響的發電機。不過市場里的喧囂連發電機的轟鳴聲也能蓋住。
這里的路,應該不能算是馬路,是泥地被長年累月地踩踏后板結成的平地。
因為經常有重型集裝箱車開進來卸貨,所以路被壓得崎嶇不平,毫無章法,除了不長草,和國內農村的山路沒什么區別。
這里就像森林雨后的草地,人們各自為生,結營成寨,一個門庭若市,摩肩擦踵的市場就這么自行地頑強發展起來。
馬里奧叼著根牙簽,目不斜視地握著方向盤,找尋路上可以通過的地方。
盡管這樣,李言坐在車上,頭還是好幾次都碰到車壁,有幾次車里的人都在顛簸中屁股離開了座位。
李言轉頭看著在車輛起伏中搖晃著身體的何加帆,三人好像在一起面無表情地跳著舞。不由覺得好笑。
馬里奧聽到李言的笑聲,不解地看著后視鏡:“Mr Li?”
李言擺擺手:“沒什么,就是這條路太抖了。”
馬里奧聳聳肩:“我們的政府就是這樣,從來沒有聽說過修路這一說。你別看我們國家出產石油,但是老百姓們的生活水平還是很低,有錢人和老百姓的差距太大了?!?
最后嘆口氣:“這就是安哥拉。”
雖然馬里奧每天滿嘴跑火車,到處喋喋不休,上到國家下到平民沒有他不操心的。但是這一通話里也透露出羅安達老百姓的辛酸心聲。
沒多久,車就來到比耶區一店。還沒到跟前,眾人一眼就看到店門口正在抬頭望天的章家騰。
他今天的發型呈鳥巢纏繞狀,在熙來攘往的黑人中不發一語,傲然獨立,顯得遺世而獨立。
何加帆下了車:“大師在觀天象么,今日局勢如何?”
章家騰緩緩低下頭,目光在三人面前掃了掃:“吾觀天象,比耶區明星有燦,紫氣東來,想必貴客到來,果然如此。”
馬里奧張著嘴,滿臉寫著迷惑。
何加帆笑著搗了章家騰一拳:“大白天的有什么星星,不要在這里妖言惑眾了。”
正巧一個倒娘媽媽拎著個鞋樣品出來,朝章家騰嘰里哇啦地要著折扣,章家騰橫眉冷眼:“等一下再說。”
然后揮揮手叫李言他們進店。
這里是比耶區的一店,也是前店后倉庫的形式,不過這三個店的倉庫就在店面后面。
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倉庫隔成前后兩個部分,不像卡拉姆巴的倉庫要不在樓上要不在樓下。
辦公室就在倉庫和前面大廳的交界處。
比耶區的另外兩個店,二店是王東在管,三店是蘇運乘在代管。比耶區的三個店銷售的款式都差不多,種類比較單一,管理和銷售起來也比較簡單一些,所以蘇運乘的那個店大部分時候是開車的大馬里奧在管理。
大馬里奧不僅是比耶區的司機,還是三店店長。
看著那個為葡萄漲價500寬扎就大驚小怪,現在已經和店里幾個身材姣好的銷售小妹高談闊論、打成一片的小馬里奧,李言心里涌起了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聽說何加帆來了,王東一個人在二店里呆得無聊,也來一店和他們聊天。
王東說:“Mr He,什么時候有機會也去你們卡拉姆巴區轉轉,總聽越南面好吃,越南妹好看,一年也沒幾次機會過去?!?
何加帆譏笑著說:“你就好好呆在這里賣巴西拖吧,比耶區的棒也不錯,吃的時候想象是越南妹妹烤出來的就行。”
王東假模假樣地嘆口氣:“唉,我天天在店里為幾十寬扎和倒娘媽媽們吵得心力交瘁,活活老了好幾歲,再這么下去,我這小身板怕是見不到比耶區的美好明天了?!?
章家騰翻了個白眼:“我就從來不和倒娘們吵架,她們問我要折扣,我就說等一下,然后回辦公室坐著,她們在外面等一會兒沒意思就自己走了。”
何加帆翹起大拇指:“你這是以不變應萬變,再厲害的倒娘們都拿你沒辦法。蘇經理應該在全羅安達推廣你的銷售策略?!?
章家騰抿著嘴,露出兩個酒窩:“蘇大經理志在鴻鵠,平時是要和周總監一起共商鞋部未來大計的,豈是我輩可比的?”
幾人加槍帶棒,明褒暗貶地調侃了那兩人一通。
不一會兒,何加帆拍拍大腿:“不和你們瞎侃了,該去逛市場了,逛完還得趕回去吃越南面呢?!?
王東夸張地長嘆一聲。
何加帆帶著李言出來,正巧遇到幾個西非人,這里說的西非人是中國人給來自非洲其他國家如剛果、贊比亞、納米比亞等國家的人的統稱。
和安哥拉情況相反,他們都是男人在市場上做生意,女人在家操持家務。
西非人的商品基本上也是從中國進貨,有兄弟和合作伙伴在義烏等地采購,然后發貨過來,流程和中國公司的差不多。
但是因為他們是外國人,沒有中國人在自己國家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在中國他們一般都只能在檔口下單,很難繞開檔口,自己找到合適的工廠去做。
因為多了檔口抽層這一環節,所以西非人的價格肯定不如在工廠里下單劃算。所以為了利潤平衡,他們也不主要做鞋,在義烏什么都采購點一起發過來。
不過在款式方面大家都彼此有借鑒和參考的地方,所以何加帆每次來比耶區也會去幾個相熟的西非人店里看看,聊聊天。
因為比耶區和李言的關聯不大,何加帆帶她四處轉了轉,就回到一店,叫上馬里奧回卡拉姆巴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