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如何,如今黃飛的修為,心境都是順其自然,也沒什么心思改變劇情。出于對郭襄的愛護,出言規(guī)勸一番,至于聽不聽那就是郭襄自己的事情了。
黃飛該做的已經(jīng)做了,他也沒心思去絕情谷湊熱鬧,還是回襄陽吧,野外實在不是人呆的。
短短兩個月過去,大家都回到了襄陽,期間還和金輪教了手,除了黃藥師能跟他平手以外,周伯通、一燈大師,都成了手下敗將。
如果單打獨斗,黃藥師可以抗手金輪,但是誰都奈何不得誰。如果當(dāng)時不是三個人聯(lián)手,估計金輪全身而退,而不是直接被制服。
最終郭襄似乎還是如原著一般被金輪法王利用她的善良和經(jīng)驗稀少給算計,從而給擄走,即使有個黃飛提醒,結(jié)局還是一樣的。
當(dāng)黃飛聽到他們的遭遇,感覺他們的命運就是這樣,已經(jīng)被既定好的一樣,找著既定的中終點前進,即使有一些意外。
按照道理來說,黃藥師應(yīng)該早早就能夠進入先天,達到當(dāng)年王重陽的境界才對。因為黃飛做創(chuàng)造出來的聚靈陣,對于練功有很強的輔助作用。
靈氣更是能夠洗練身體,更加靠近天道自然。所謂先天就是將后天進入身體的雜質(zhì),通過洗練排出體外,從而進入無垢境界,使得身體更容易跟天地自然溝通。
武者所謂天地自然溝通,只是溝通天地之氣,從某些特定的穴道進入身體,通過經(jīng)脈流轉(zhuǎn),變成符合自身的內(nèi)氣。而不是通過食用五谷產(chǎn)生的后天之氣精華,來精煉自身。
所謂的天地之氣,就應(yīng)該是靈氣了。這些都是黃飛的主動推斷,也跟黃藥師討論過。只可惜老黃至今都沒找到訣竅,也許是功法的原因,或者更有可能是精神的緣故。
所以黃藥師一直不斷的閉關(guān)和出關(guān)找人比武論道。他本身的身體內(nèi)氣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極限,一直閉關(guān)苦修意義已經(jīng)不大了。
如果黃藥師有先天,基本就沒金輪法王什么事了。冥冥之中的力量讓正派和反派們達成一種力量的平衡。
黃蓉憂心不已,只是蒙古大軍壓境,大敵當(dāng)前,她和郭靖也只能以大事為重,守好襄陽才是關(guān)鍵。
黃飛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的觀看古代的戰(zhàn)爭,并沒有什么整齊的軍容之類的。亂糟糟的,也沒有什么統(tǒng)一的服飾,大部分士兵都只是一身布衣,手里拿著一根削尖的木棍而已。
原來看到電視之中那些排列整齊的軍陣,是不存在,不過有一些穿著皮甲的人,不斷在軍陣之中來回穿梭叱喝,勉強能夠看出是軍隊。
看慣了國慶閱兵展現(xiàn)出來的行走方陣,黃飛才知道,這些人能夠勉強跟隨大眾來到城下就不錯了。
看他們的列陣,連大學(xué)時候的學(xué)生軍訓(xùn)方陣都不如,如果單獨一小部分拿出來,說他們是土匪都能夠信服。
不過古代打仗,拼的就是一部分精銳對沖,哪方精銳能贏,基本勝利的就是哪一方,因為只要精銳崩潰,一群非精銳的前排士兵就會跟著崩潰。
然后就會逃跑,跟著就會被傳染后排士兵,也跟著逃跑,后面的人不清楚前面的情況,看到前面的有人往后逃跑,也要跟著跑,不然很容易被自己人踩死。
往往古代幾萬人交戰(zhàn),很可能就死傷幾百個,常有的事,可能大部分還是自己人踩死的。
除非是攻城戰(zhàn),士兵們最怕的就是攻城戰(zhàn)。一說攻城士氣基本就會低落幾分,只能靠人多勢眾來強行提升,所以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人要是不夠多,你可能自己攻城的過程就會被自己的傷亡而產(chǎn)生軍隊嘩變,五倍才敢攻城,可見攻城成本之高,不是任何一個指揮官能承受的。
特別是襄陽城這種南宋數(shù)一數(shù)二的軍事雄城,蒙古多年強攻也沒打下襄陽,更是知道這個骨頭有多難啃。
經(jīng)過多年的交戰(zhàn),雙方也是清楚,襄陽有呂文德鎮(zhèn)守軍中,更是有郭靖統(tǒng)合南宋江湖人士,更是有丐幫作為耳目。二人配合密切,想攻下來幾乎不太可能。
唯一的辦法就是離間,郭襄的出現(xiàn)就是一個很好契機。郭靖老實說并沒有朝庭認證的軍中身份,他只是助守義士,也就說一個平民百姓而已。
況且他的成長經(jīng)歷,以及過往的事跡,朝庭能夠容忍他在襄陽助守已經(jīng)不錯了,在加上南宋重文輕武,更是忌憚呂文德一旦收服郭靖,勢力膨脹難以遏制。
想想郭靖是什么出身,從小出聲在蒙古,與蒙古王族一起長大,據(jù)說還跟一個繼承人結(jié)成兄弟(安達),還幫主蒙古滅了金國,甚至還被鐵木真親自封為金刀駙馬。
這樣的人放在防御北方的軍事重鎮(zhèn),朝庭誰能夠放心?而且他與呂文德配合默契,多次挫敗蒙古進攻,只要南宋官員腦子不殘,基本不可能給郭靖進入軍中的權(quán)力。
即使郭靖一片丹心,如果他沒展露軍事才華還好,偏偏你還繼承的是岳飛的兵法,這么能干的武人,什么能提拔呢。
打了敗仗還好,要是立了驚天大功,什么辦?再來一次”莫須有“?估計到時候南宋士子門都要開門迎接蒙古大軍了。
無論朝庭文人還是當(dāng)年皇帝,都不太可能重用郭靖,哪怕他每次都立功,就權(quán)當(dāng)他只是一個江湖義士而已。
話說蒙古這邊,蒙哥得知國師金輪將郭靖的女兒帶回來之后,就采取了手下的建議,建立了一個高臺,將郭襄綁在高臺之上,讓襄陽所有守軍都能夠看見。
然后開始喊話郭靖,勸他投降。
蒙古方面自然知道郭靖不太可能投降,這么只是為了離間郭靖和呂文德,更打擊襄陽守軍的士氣。
以江湖人的眼光看來這么做確實卑鄙,但是兩軍交戰(zhàn),無所不用其極。自從孫子兵法道出:”兵者,詭道也!“之后,戰(zhàn)爭就沒有卑鄙一說。
戰(zhàn)場之上,陰謀陽謀,只要成功了,那么主將都將是一代名將,從來沒有人說哪一個名將使用卑鄙手段贏得了戰(zhàn)爭的。
黃飛也有些憤怒,本來他想著打生打死,到最后都是華夏兒女,他一個過客,對于這些事的看待還是很順其自然的。
只是當(dāng)身邊的人遭受到如此待遇,他也是怒火中燒。難怪佛不殺生,但也有怒目金剛。你沒觸動我的利益,我自然是佛,但是你要是動了我的蛋糕,那就讓你看看怒目金剛,這個是要吃人的。
郭靖也是硬氣,當(dāng)場就表示了當(dāng)沒有這個女兒,還鼓勵郭襄不要害怕,勇敢犧牲,搞得這邊變成了哀兵,士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