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這種SSR級別的大拿自然不能屈尊做自己的學生,房遺愛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目前的防疫工作顯然才是最重要的事,房遺愛絞盡腦汁又提供了幾條建設性的意見,然后看醫棚里咳嗽的人實在太多,還拿出了幾瓶急支糖漿應急。
孫思邈哪曾見過見效如此之快的中成藥,也不怕有毒,抱著急支糖漿的瓶子就灌了一口,然后便陷入了瘋癲般的品藥狀態...
房遺愛沒有繼續打擾,后代的哪怕是一些基礎知識對于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人才來說,也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有時候強行的灌輸并沒有什么意義,這扇門,得讓他們自己走進去。
北山技工學院,很快又增加了一處新車間。
過氧化氫的水溶液,也就是俗稱的雙氧水的加工制造緊鑼密鼓的開工了,還有氫氧化鈉、次氯酸鈉等化學品的溶液,先前無聊時候的化學實驗都已經出產了成品,現在無非就是轉入最低級的工業化生產而已。
一瓶瓶的消毒液裝配完成便緊急送到孫思邈那,標準化的塑料瓶暫時還不能拿出來,用的自家玻璃廠生產的次級玻璃瓶。
至于口罩,房遺愛不搗鼓這個,訂單還是下給了上官婉,后世口罩的材料還不好弄,就先用柔軟一些的布料替代,先送到房遺愛這進行整體消毒之后便往下分發,多一層防護,至少對病菌能有一定的抵擋作用。
房遺愛在北海縣全身心的投入到賑災和防疫的義務工作中,而遠在千里之外的都城長安,那二斤土豆幾經輾轉也終于來到了李世民的案桌前。
“房相快快請起,深夜著急見朕,怕又是因那河北道的蝗災吧?”
甘露殿,李世民坐在龍椅上單手揉著太陽穴,面色極為疲憊,周身的案牘堆砌了滿滿一桌。兩名內侍宦官的身子在微不可查的搖著擺子,就連呼吸聲都在盡量壓抑著。
蝗災過境齊州才剛剛幾天,遠在長安的李世民就收到了消息,定然是快馬加鞭日行八百里的急報,這等可怕的消息傳來,他這位天下之主許是剛剛發了脾氣。
“臣深夜入殿,乃是另有他事,臣覺得,此事之重,猶甚于那山東蝗災。”
“哦?速速道來。”
李世民坐直了身子,擺手讓身邊的兩名宦官退下。
房玄齡自渭北投靠自己,李世民對這位忠貞的股肱之臣自然甚是了解,何事之重能甚于蝗災?難道真如太醫院的人預測的那般,要來瘟疫了?
“皇上請看此物。”房玄齡將手中緊緊攥著的兩斤土豆呈了上去。
李世民不解的捏起袋中一枚土豆,問道:“這是何物?上面有泥,似是土中之物?”
“回皇上的話,此物名曰土豆,是一種新糧食。”
“產量如何?”李世民立刻抓住了重點。
“臣不敢妄言,此物乃是犬子遺愛在北海老家發現,其后建立了專門的田地試種,并于十余日前收獲,只是這產量著實駭人,臣雖信得過那傳信的管事,但是還是覺得太過于駭人,此事若成真,那這土豆便是拯救我大唐無一匹敵的第一大祥瑞啊!”
一向穩重的房玄齡哪怕是在心中提前揣摩了許久,真正談及土豆的產量,依然有些語無倫次,說了半天也沒說出來。
“房相速速道來,這土豆的產量為畝產幾何?”
“書信上說,畝產足足六十余石啊!皇上!”
“什么?!”
李世民立刻癱坐在龍椅上。
畝產六十余石的糧食,這怎么可能?
若是旁人來報,說出這等狂言,定當治他個欺君之罪,可是下面跪著的是一向謹言慎行的房相...
“當真?”
“依老臣判斷,此事應該不假,況且臣那管事也已經預料到臣會不信,在信中直言可用全家性命擔保,該是板上釘釘了。”
房玄齡將管家寄來的書信呈給李世民。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細細的逐字逐句的讀完那封信,好半晌都沒有再說話,精明的雙目之中光彩連連。
房玄齡沒有多言,雙手下垂靜默在一旁。
在剛看到那封書信的時候,他的境況并不比眼前的這位大唐皇帝好多少。
“好!好一個土豆!房相你有功啊!遺愛有功啊!”
“速速派人徹查,將此物從發現到種植再到收獲的所有細節,統統匯報給朕!若此物當真畝產六十石,不,哪怕畝產三十石,我準你房家一家兩爵!倘若最后是一場空歡喜...“
李世民沒有說下去。
房玄齡自是知道后果,甚至在過來面圣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一切。
成,房家先不說,天下萬千黎民百姓就有救了!敗...
萬不可敗啊!
房相走了,甘露殿恢復了先前的悄無聲息。
過了一陣,只聽得大殿里焦躁的腳步聲響起,一陣緊致一陣又變成了踱步,許久未停,殿外候著的內侍們連互相交換眼神都不敢了,大氣不敢出,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惱了殿內的主人。
一溜宮燈由遠及近,眼看到為首那人,宮門前的黃衣內侍悄悄松了一口氣,滿臉堆笑迎了上去。
“恭迎皇后娘娘!”
燈火圍恭中,一位宮裝麗人輕搖袍袖,內侍忙起身側立在一旁。
“陛下還未就寢?”
“回娘娘的話,剛才邢國公深夜面圣,之后,陛下便一直將自己關在殿內不許奴家伺候,許是接到了什么要緊事。”
麗人揮退了眾人,殿內的李世民便說話了,“外面可是觀音婢?”
宮裝麗人聞言走進殿內,見李世民的臉上并無沉悶之色,終了還是問道:“這般深夜了,二郎還在為齊州的蝗災憂心?”
李世民扶過麗人,目光卻視向別處,似是詢問又似是自語,“觀音婢,你說這世間當真有畝產六十石的糧食?”
“什么六十石的糧食?”麗人蹙眉。
“方才房相來報,說是其子遺愛在齊州發現了一種可以畝產六十石的糧食。”
皇后聞言,愛憐的摸著李世民的臉,笑道:“二郎怕是累著了,妾身這就讓人去溫一碗蓮子羹,二郎服了好早生安歇罷,賑糧既已經發出,想來應該不會出什么紕漏。”
李世民笑道:“你以為朕在發夢?觀音婢且來看。”
也不嫌臟鄙,李世民拿起案臺上一顆土豆,如明珠般小心的托在掌中。
“這便是那畝產六十石的祥瑞了,遺愛已在齊州試種,不但產量極高,便是荒鄙之地也可種植,若是入了地窖,還可儲存一年之久,實乃大大的祥瑞之物!”
皇后看著那枚土豆,聽著李世民近似蠱惑的介紹,喃喃道:“真有這樣的糧食?齊州?齊州不正是此次蝗災泛濫之地么?”
“正是。”李世民背負雙手,一國之主的氣勢霸氣側漏,“世人皆言,此次蝗災乃上天懲罰朕失德,故降天怒于朕身,哼!那土豆一物的出世,又是何意?獎勵朕么?”
“六十石啊!此物一出,我大唐一年就不再缺糧,兩年之后便可兵強馬壯,彼時開疆擴土豈不如囊中取物?這天下的所有土地,必將全然劃入我大唐的版圖!”
“陛下威武!”皇后跪倒在地。
李世民大笑著扶起自己的觀音婢,“夜已深,明日還要早朝,早些安寢才是正理,得了祥瑞,朕終于可以安心睡一覺了。”
夫妻二人親我無間的走出殿門,一名黃衣內侍急急跑來上報,邢國公房玄齡再次求見。
李二立刻轉身回到御座之上,心中忐忑。
房相去而復回,難道是土豆高產的消息不實?特來提前請罪不成?
房玄齡一路小跑的進了殿。
“糧種怎么了?”李世民搶先發問。
“糧種?”房玄齡疑惑,“糧種沒問題,老臣深夜面圣,是為了那蝗災之事。”
李世民心中惱怒,居然接連兩次都猜錯了。
“蝗災之事,朕收的奏折已經夠多了,朕疲了,此事明日早朝再說。”說著,李世民就要起身離殿。
房玄齡連忙說道:“皇上,那蝗蟲也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