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三幕 別有用心
- 萬物皆春
- 沈筵
- 1348字
- 2022-03-03 09:37:04
公公一喜,果然說完這番話還是有明顯效果。只要長公主肯說出實情,就足以證明是相師在說謊,那么不利的局面又會落到相師這邊。因為長公主走后陛下還活著,就說明最后一個見陛下的相師一定有問題。
長公主繼續說道:“自本宮進入養心殿起,皇兄就一直在自言自語,講的大抵是關于王兄和大將軍的事情。皇兄對招安叛軍的條件不甚滿意,很憤怒的指責王兄。割讓江北十二州始終不是明智之舉,王兄貴為皇室,為何要將我大好河山拱手讓人?”
藩王一時語塞,撇了撇嘴卻沒有說什么。
“說到將軍,皇兄則顯得有些不耐煩。每次張口閉口都是要錢,他哪里來的錢給到軍政,要錢也應該找相師,找戶部才是。”
將軍一臉窘迫,但也并未開口。
“說完這些,皇兄才開口詢問我,面對如今的形勢應該如何做才能盤活全局。本宮也深知眼下形勢危急,所以在深思熟慮之后,給到陛下治國六議。一則:遷都南京。南京留有完備的朝政體系,可在短時間里恢復國家體系運轉,將損失降到最低。二則:停征礦稅。西北之地連年賦稅,十征一繳。加之民風彪悍,叛軍即成,已有星火燎原之勢。不若停征礦稅,施恩于民。三則:自持防務。由各地總督全權主持軍防,自理地方事務,撤回監軍道。四則:對外貿易。開通市舶司,啟用港口貿易,出口絲織、瓷器,大力購置火器。五則:征兵練軍。現役軍隊戰力參差不齊,急需新鮮血液補足,加強訓練。六則:招安叛軍。叛軍聲勢浩大,師出無名,以招代剿更符合如今局勢。”
“現如今北方一片狼藉,叛軍一路北上,直指京城。京城乃國門所在,形勢岌岌可危。而叛軍多為平民,不懂朝政、經濟,短時間內難以建立起一套朝政體系,也難以維持地方事務正常運轉。即便攻下京城,打著‘為民做主’旗號的叛軍,面對滿城的平民百姓也難有所作為。況且北方外族勢力虎踞山海關,同樣對關內虎視眈眈。一紙調令讓已招安的叛軍拱衛邊塞,使其揮師北上,征討外族。我方占據長江天險,隔岸觀火,休養生息。只需靜等兩方魚死網破,我們再揮師北上收復江北,未必不能東山再起。”長公主侃侃而談。
殿內響起一陣清脆的掌聲。
“好!好一出水泊梁山。”相師一陣鼓掌,形單影只。
“我想諸位也明白了長公主與陛下是因何事而起爭執。”
“大刀闊斧,是為鋌而走險。”公公也搖了搖頭。
“皇妹見微知著,格局宏大,王兄我自愧不如。不過以上幾點,想來陛下一條也不會答應。”藩王嘆了一口氣,表現得極其惋惜。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豈有未戰先怯的道理。’這是陛下的原話。也正因如此,本宮與陛下才有了幾句口角之爭。”長公主道。
眾人眼前一亮,連連贊嘆陛下可謂是將國家的風骨氣節展現得淋漓盡致。
“既然長公主已經把話都說明了,想來大家都已經知道誰才是那個迫害陛下的真兇。”公公面露寒光,雙眼死死的盯著相師。
“首輔大人,我看你一定是想謀權篡位,才做出了弒君這樣喪心病狂之舉。以往架空皇權,發號施令卻還要過我司禮監這一關。如今你刺殺了陛下,皇權便成了無主之物,好一個步步為營。事發之時就提前布控四周,以防叛亂。再栽贓嫁禍于老奴我,想讓我來做這個替罪羊,最后再順理成章的借機除掉我。您這如意算盤打得可真響啊!”
“公公不再聽聽我的解釋?”相師說道。
“還有何好解釋的?證據確鑿。諸位,如今一切真相大白。我們趕緊拿下首輔,還陛下一個公正!”公公惡狠狠的道。
無人回應,無動于衷。
公公一瞬間預感到有些許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