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風而去,越過九州而行,從梁州越過萬物,越過這個國家的縱橫,來到了國度的東方,也是這個國度的中心——泰安城。這里是皇權的象征,也是經濟發展的重心。燕國的帝都也曾是虞朝的皇城,少有經歷動亂,除非滅國之戰,其他的很少會驚擾一個國家的都城。
皇城之內,金銀不過是尋常的磚瓦,玉石更是用來為文武百官鋪路。如此奢華的皇宮,不由得讓公孫明震顫。文武百官左右依照品級高低排序,皇帝南宮川高座皇位,俯瞰九州,藐視八荒,說不上魁梧的身材有些偏瘦,倒是青年模樣,仔細一看倒是與公孫明有些相似之處,雖然沒有什么歲月留下的傷痕,但也讓人感到一種不可言語的威嚴,令人汗毛佇立。
“信陵伯公孫明,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南宮川允了他平身,仔細打量一番之后,只是帶著一絲戲謔的意思問了一句,如此年輕的信陵侯,不知是否有了妻室啊。若是沒有的話,不如朕為你賜婚啊?
霎時間引得哄堂大笑,都紛紛打趣這位新委命的信陵伯。
面對這種問題,雖然知道這是皇帝惡意的刁難,但又能說些什么呢,畢竟自己是臣。只能用自己的微笑掩蓋住尷尬。
“朕看你眉間額首實在非同尋常,你氣宇軒昂,雄姿英發,實在是少年奇才,其實說來也正常,梁州人杰地靈,就盛產你這樣的人,朕眼里你可是文武雙全啊,文能勝卻子建,武可擒龍拿虎,可否讓諸位目睹一次你的亮點?”
面對圣上的疑問,公孫明在經過自己的思考之中,只能選擇了自己的蠻力。“陛下,臣無經天緯地之才,更無擒龍拿虎之技,不過臣愿獻丑一次為陛下表演項羽舉鼎,當年項羽舉得鼎,臣也能舉得。不過臣有一問不知,敢問陛下,天下十三州各有其鼎,不知那座鼎是為最重。”
皇帝思索片刻,似乎話里有話的說著“禹王當年鑄九鼎,就是根據不同地區來鑄造,其中各有差異,不過禹王已然仙逝,這世上應是無人知道九鼎的輕重,不過依朕的判斷,最重者應是雍州鼎,龍文赤鼎。愛卿若不還是算了,像你這種英才,若隨了當年的秦武王贏蕩,那后世便是一片笑聲,還是名聲和姓名重要啊,別沖動。”
公孫明又何嘗聽不懂他的暗示,不過是嘲諷現在的公孫明不歸資格,還不足以撼動九鼎,也不足以撼動這天下。但年少的氣焰注定讓人在猶豫不定的時候隨了自己的性子而去做事,好強好面子的公孫明不會在意皇帝的嘲諷,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算是蚍蜉撼樹。
“陛下的好意臣心領了,可是臣意已決,不會言而無信,既要舉鼎,那便舉給陛下看。”
言罷,公孫明徑直走向大殿之外,而大殿之外正是屹立八座古鼎。至于為何是八座,因為有一座荊州還在南虞的凌氏天下手中。其中在右排第一座便是代表著雍州的龍文赤鼎。公孫明在其身側轉了兩圈,仔細端詳了一下這座古鼎。他再向大殿內望去,正巧這時文武百官追隨王皇帝的身后涌出大殿,畢竟舉鼎之事千年難遇一次,不論成與不成,都可算是一位目睹著,或許是一位天才的崛起,或許是一個自不量力的人的出丑。
公孫明褪去上衣,露出強健的肌肉,豐滿的身材。張開雙臂,用自己已經青筋暴起的雙臂抱住了鼎身,雙手托住底,在第一次用力之下,成功的撼動了兩個鼎足。略微放下,準備換口氣。但就在這時有人就表露出唏噓之色,認為信陵伯公孫明不過是虛張聲勢,讓人看他的笑話罷了,但是僅僅是撼動兩個鼎足就已經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了。皇帝南宮川用眼神和住了說風涼話的大臣。
公孫明換氣完畢,剛才是試探一下龍文赤鼎大概的重量,這次開始真正的抬起來了。公孫明再次重復上次的動作,這次的公孫明面部已經漲紅了,大喝一聲之后又發出一股強大的力氣,成功的將龍文赤鼎高高舉起。皇帝南宮川看到此一幕之后,立刻為公孫明鼓掌“信陵伯真乃神人啊,日后可以與霸王比肩,成就你的宏圖霸業啊。傳我令,加封公孫明為信陵侯,食梁州食邑兩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