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俊默默的也喝了一大口酒,平復了一下心情,才有些沉重的說:“爸的病情已經基本穩定了,至于以后的事情,說到底還是錢的事。有錢就有希望康復,沒錢就只能盡人事,祈禱病情不會突然惡化,能多活幾年了……
接下來的這些天,我都會去舅舅那里。一方面那邊有空的電腦可以用,另一方面拿了襯衫馬上就能拍照,也比較方便。但那畢竟是舅舅的辦公室,我不可能長期呆在那里賣貨。最麻煩的一點是,崇仁鎮沒有快遞,所以每天還需要來這邊市里發貨,所以我遲早還是要搬到越鄉市里來做的。
搬來這邊后,剛開始生意少的時候,網吧里的電腦或許可以臨時湊合一下。但之后生意做起來了,到時候肯定要自己租一個房子當工作室,然后還要配電腦和打印機。”
應杰聽了這話,想了一會兒,才緩緩回道:“快遞的事情好解決,你也不用每天來回跑。你把每天要發的快遞,全部拿一個大袋子包好,到時候直接讓小巴車從崇仁帶過來就行。我到時候跑一趟,抽空去車站接貨,然后直接送去快遞站就行。這樣一來,不但你人不用來回折騰跑一趟了,而且也節省了時間,同時車費也可以省好多。”
應俊眼前一亮:“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還是哥哥你經驗老道啊,我怎么就沒想到呢?而且到時候也不用你去跑,我可以直接和快遞談,讓快遞員去車站接貨就行。”
“哈哈,這就叫集思廣益嘛,你看這不就解決了嗎?什么租房子,電腦,打印機這些,都是花點錢就能解決的問題,現階段你不要去操這個心。你安心把你網上的生意做起來,到時候錢一到位,我立馬給你解決。”
兩人之后又邊吃邊談,這頓飯一直吃了一個多小時,這才有些醉醺醺的回了住處。
到家后,兩人聽房間里的父親還在熟睡,沒什么動靜。由于怕吵醒父親,應俊輕手輕腳的隨便沖了個澡,就直接在客廳打了個地鋪。
或許是這一天經歷的事情有些多,應俊明顯累了,也或許因為喝了酒,剛躺下沒多久,便呼呼的睡熟了。
……
可能由于前一天晚上睡得比較早,第二天才7點不到,應俊就睡醒了。美美的伸了一個懶腰,頓覺神清氣爽,應俊又不由感慨:“年輕就是好啊!”
看到屋里的應杰還在熟睡,應俊洗漱完就去外面吃早餐。
越鄉的小籠包名聲不響,但味道絕對一流。各省外地城市,開著“錢江小籠包”的小店,其實絕大多數其實都是越鄉人開的。
在越鄉,甚至有整村整村的人外出務工都是去做包子的。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豆腐小籠包,小籠包里面的陷是豆腐沫加肉沫混在一起,那是極鮮的。
比較可惜的是,這種小籠包基本只在越鄉本地才能吃到,外面的城市幾乎沒有。即使偶有幾家做豆腐小籠包,那味道和越鄉本地的也沒法比。
曾經的應俊后來長年定居在錢江市,這玩意兒自然是吃不到的,別提有多懷念這口了。
應俊來到早餐店,點了一屜豆腐小籠包,再來一碗湯包,這一頓早餐吃得那叫一個美滋滋。
在外面不管吃的多好,都不如家鄉那熟悉的味道啊……
吃完早飯后,應俊順手給應杰也打包了一份,慢悠悠的逛回了住處。一進門正好看見應杰也起來了,應俊把包子放下,和應杰交待一聲后,就準備要回崇仁鎮繼續自己的開店大業了。
而應杰這時卻突然攔下了應俊,塞了幾百塊錢到應俊手里,然后叮囑道:“既然準備要做生意,那就別太摳,別什么的都讓你舅舅出錢,該花的地方就要花。”
應俊本來不想要,但想想自己口袋里的幾十塊錢,而且應杰的話也有道理,便點點頭接過錢,然后應了一句:“我知道了。”
然后就頭也不回的出門了,多余的話也沒有必要說,親兄弟一切盡在不言中……
夏天的清晨溫度最是清爽,要是再晚一兩個小時,那這十幾公里的自行車騎過來,非得熱成狗。
來到襯衫廠,剛好差不多8點鐘,正好是上班時間,廠里人來人往的。應俊為了不惹人注意,故意在廠外等了十來分鐘,這才不急不忙的來到辦公樓。
辦公室大門敞開,葉海風也正好剛到不久。看到應俊這么早就來了,笑著招呼道:“這么早,沒想到你還挺著急啊?”
“賺錢的事情能不著急嘛。”應俊也笑著回道。
葉海風一邊從包里拿出一個數碼相機遞給應俊,一邊說道:“你先研究研究這個相機,我把手頭的事情處理一下,一會兒就陪你去倉庫。”
“好嘞,您忙您的,不用管我。”
應俊接過相機一看,牌子是佳能的,想來應該差不了。應俊對相機沒什么研究,也不怎么懂行,不過拍照技術還算可以。
曾經的應俊,剛開始可是自己一個人經營著整個淘寶店,各個環節都要靠自己來。有些事情即使不懂也得硬著頭皮上,拍照那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久而久之的自然也就熟練了。
這個年代數碼相機在清晰度上或許還比不上膠卷相機,但操作上卻是秒殺膠卷相機的。
一個新手,拿到一臺膠卷相機,要是沒人指導,搞不好就能把放膠卷的地方直接打開,然后整卷膠卷就報廢了。
更別說膠卷相機幾乎都沒有即時成像的,拍完照片后完全看不到剛才拍出來的效果具體如何。必須要拿回去洗出照片,等到第二天才知道昨天拍的照片具體效果怎么樣。
而最最重要的就是成本,膠卷是要錢的,洗照片更是要錢。最后你還得用掃描儀把洗出來的照片導入到電腦……
一定程度上說,搞電子商務用膠卷相機,那就是地獄難度,光拍照成本就上升好多倍。
應俊站起身,先拍了幾張遠景照片,又拍了幾張近景,看了下顯示屏上的效果。拍出來的效果有點差強人意,不過那是相對后世而言,現在這個年代,這樣的效果應付目前的狀況完全夠用了。
沒辦法,后世一個手機攝像頭都動輒幾千萬像素。現在一個數碼相機才幾百萬像素,自然怎么看都變扭的不行。
應俊這邊沒試多久,葉海風那邊就忙完了。于是,便帶著應俊下樓,往廠房角落的一個舊屋子走去。
葉海風一邊從隨身的包里拿出一個黑塑料袋包著東西遞給應俊,一邊叮囑道:“這里面是一條煙,帶會兒你拿給老王。這個倉庫只放廠里的尾貨,平時基本不會有人來,只要搞定了老王,那就一切OK。”
應俊接過塑料袋,打開一看,利群,20一包的那種。心中默默把這筆帳記上,準備以后找個機會還上。
兩人來到倉庫門口后,葉海風沒去右邊的倉庫,而是先走到左邊的一間小平房,敲了敲門。
房子里面傳來中氣十足的一聲:“誰啊?”
“我,葉海風。”葉海風不緊不慢的回道。
一陣腳步聲過后,門開了,出現一個頭發半白半黑的小老頭,露著一口老黃牙,笑著說道:“呦,是海風啊,這一大清早的,是要拿樣品?”
葉海風沖應俊招招手,應俊趕忙上前,笑著說道:“你好,王師傅,我叫應俊,是我要拿貨。”
葉海風指著應俊說道:“這個呢,是我的一個遠方外甥,年輕人,有想法有沖勁,想拿倉庫里的尾貨去網上賣。所以就只能來麻煩您老啦。”
老王打量了一下應俊,然后擺擺手,說:“這有什么麻煩不麻煩的,給誰拿不是拿。況且我就是管這個的,既然是你海風的親戚,不管要多少,都按底價算好了。”
葉海風繼續笑著說道:“你這里啊,平時十天半個月也不會來一個人。但網上賣東西啊,不一樣的,是先賣出去后拿貨,所以以后可能要每天都要來一趟,但每次拿的數量卻不多。”
說完這話后,葉海風沖應俊使個眼色,應俊心領神會,遞上手里利群煙。然后笑著拜托道:“王師傅,實在不好意思,以后要經常來麻煩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