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夠了,我喝不了那么多,也給你自己留點。”
當林子軒給自己倒的水量已經超過了一半時,安妮忍不住的提醒他,水已經足夠多了。
“你嘗嘗看,要是你覺的好喝,我再給你帶。”
林子軒聽了安妮的提醒后,依舊多倒了點,直到安妮的水杯快滿出來了,才停了下來。然后期待著安妮給自己回應。
在林子軒的注視下,安妮沒有辦法只能淺嘗了些,入口時有些微苦,但當水順著咽喉來到肚子里時,整個人感覺涼快了不少,用簡單一點的話就是口已經沒那么渴了。
“這涼茶還真不錯,比外面賣的那些飲料解渴多了,還健康。阿姨真厲害,有著手藝都可以去開店了。”
安妮嘗過一些后,忍不住又喝了一口,比起剛入口的微苦,現在倒是有點一絲絲的微甜了。
“你喜歡就好,我媽就喜歡別人夸她東西做的好,你這么喜歡喝她泡的茶,也一定跟她很聊的來。”林子軒看安妮喝的那么開心,滿意的笑了。
其實他自己也沒想到,現在他都能和安妮同和一杯茶了,記得開學時剛看到安妮,心里雖然高興,但是卻連話都不敢跟安妮說。
一是沒有什么說話的理由,二是他有些難過安妮沒有認出來自己,自己的樣子是和小時候有很大不同,但名字是一樣的,總該會有一點印象。
不過后來當他看到夏明朗的熱情勁后,慢慢的也想明白了,以前怎么樣并不要緊,重要的是當下和將來,只要結局是圓滿的,怎么樣都行。
喜歡一個人就是要像夏明朗那樣,矜持是沒有用的,要不然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談感情和學習知識是一個道理,需要時不時的拿出來琢磨琢磨,一個寒假的時間,讓林子軒對待安妮的態度就好像開了掛一樣,可畏是吳下阿蒙,不可同日而語。
林子軒的話越說越偏離男女同學之間的界限,這讓安妮不得不想辦法,把話給圓回來,以免給他傳遞一些不好的信息。
“我看你這個作業和老師要求我們買的不太一樣,這是你自己又另外去書店買的吧!
真厲害,你都已經全年級前十名了,還這么努力,你讓我們這些排名靠后的人可怎么辦呀!”安妮假裝往林子軒的課桌上看了一眼,羨慕的說道。
在安妮看來同學之間談學習才是比較靠譜的做法,其它事就沒有那個必要去談了。
“老師要求我們做的是基礎題,那些題對我來說比較簡單,要想拿高分還是要做一些難題才行。”
林子軒就安妮提出的問題盡可能詳細的解釋道,他不想讓安妮以為自己在敷衍她,而是在很認真的回答她的問題。
“我看你做事挺有章法的,不會現在就已經想好要考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了吧!”
安妮隨意的翻了翻林子軒的課本,里面的字雖然不多,但該有的東西一點也不少,而自己有時候為了偷懶,總會能少寫就寫。
大概這就是為什么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趕不上他的原因吧!首先兩個人之間的動力就不一樣,產生的結果自然也不會不一樣了。
“很早之前我就想好了,以后要從事關于金融方面的工作這是我努力的方向。你呢,安妮,你有沒有想過以后要做什么。”
既然都聊到這了,林子軒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更深入了解安妮的這個機會,能對說一點就多說一點,積少成多總是有些好處的。
“其實,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總覺得考大學,選專業是離我挺遙遠的一件事,就這樣過著過著,沒想到都到高二了,還有一年多一點我自己也要高考了。”
安妮略帶困惑的對林子軒說道,她是真沒有他那么多雄心壯志,只想要簡簡單單生活下去就行了,也不指望自己將來賺什么大錢,多么的出人頭地。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其實就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如果你不去想,什么都不會發生。只有去想去做了,才能收到成效。
我覺的你給人的感覺挺適合做一位人民教師的,醫生也是,就是太累了,以后會很辛苦。不過我這都是一個小建議,將來到底要怎么走,還是得看你自己怎么選。”
林子軒看著安妮疑惑的臉,莫名覺的有些想笑,這么認真,倒是少見。
“要真的讓我選,我其實更喜歡到鄉下當一個農民,過陶淵明那帶月荷鋤歸的悠閑生活。”
安妮只要一想到以后可以在綠色的環境中生活就十分高興,可是要讓她做一個都市白領,一種無形的緊張感就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她腦海中。
她把林子軒當成朋友,才會對他講心里的真話,而不是隨便說些什么糊弄過去。
“大家都是想往大城市走,你倒是相反。”
林子軒對安妮的話并不引以為意,只把它當成一個玩笑話來聽,因為這和他所接觸過的理念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他其實并不了解真正的安妮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校的學習氛圍依舊十分的濃厚,尤其是對馬上高三的學子們來說,每天的課程都是安排的滿滿的,作業也是一大堆一大堆,要是中間有一段時間突然懈怠了一小會,之后再想補回來可就是一件難事了。
和之前相對較輕松的學習氛圍,安妮對這種高速運轉的方式極為的不適應,就連老師上課,也不敢再浪費一分鐘時間,恨不得把書上的東西都塞進學生的腦子里,恨不得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
一開始這種緊張的學習方式對安妮是有些許成效,但是時間一長,對安妮的弊端也就很快的顯現出來。
目光呆滯,和只會服從命令的機器人并無多少分別,每天睜開眼用最短的時間洗漱完成后,知道晚上閉眼休息,長達十多個小時都在學習。
沒有時間讓安妮浪費,因為所有的學生都在拼命努力,要是不夠努力,做的作業不夠,考試的排名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雖然說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但是在高中就是有可能一不留神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講實話,要不是安妮身邊還有夏明朗時不時的跟她講幾個笑話,安妮其實很難以相信自己每天的生活會是一個什么樣子的。
詩織在的時候,安妮只知道她是一個對自己很重要的朋友,詩織不在了,安妮才意識到詩織不單單是朋友,她對自己的人生起到了引導,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因為詩織她不用考慮以后要考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因為詩織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只要能和詩織一直生活在一起那她就是開心的。
現在詩織不在了,安妮甚至都不知道每天上學有什么意義了。學習是為了將來有更好的生活,能讓自己變的獨立自主,可是一個人有什么意思。
即使想要的一切都有了,身邊的人都不見了,那又有什么用呢?
每天安妮上學都會到詩織班上去瞧一眼,看看詩織有沒有回來,她其實可以有更了當的辦法,那就是直接去問詩織的班主任,詩織到底有沒有轉學,到底會不會回來。
可是安妮不敢,她害怕詩織真的不告而別了,那她就真的不知道要怎樣面對這一切了。
用學習來麻痹自己并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安妮的天性是自由的,把她困在小小的作業當中,就像是用籠子關住了在天空飛翔的鳥兒,會讓鳥兒和安妮都不開心。
查理對安妮說,不能過度的依賴一個人,那樣會讓自己變的很累,所做的事情也會慢慢偏離自己原本的軌道。
只是查理不知道的是,安妮原本的生活本來就沒有什么軌道,她沒有為自己打算的父母,也沒有疼愛她的家人。
她已經習慣有什么東西只和詩織商量著來,有詩織在她身邊她才能變的安心,詩織消失的這段時間,安妮傷心過,也難受過,但最終她還是希望詩織可以回來,和以前一樣,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一起吃路邊攤,一起在體育課上聊天,談論自己最近發生的有趣的事。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就是毫無預兆的事,詩織的消失就是這一種情況,沒人知道她去哪里了,也沒人知道她會不會回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安妮甚至有一天晚上做夢,夢到了詩織一家人被外星人帶走,而她正無力的在它們身后追趕,叫喊,卻一點用也沒有。
這種感覺讓安妮重新回到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那就是剛從外婆身邊回到父母身邊的那一段時間。
安妮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徐爸爸、徐媽媽不喜歡自己,不能和弟弟爭吵打鬧,要是把弟弟徐宏海給惹哭了,那倒霉的一定會是自己。
每次和弟弟有了矛盾,媽媽總是會毫無底線的偏向弟弟,即便安妮沒有做錯,那也是一種錯。
認識詩織和查理后,安妮覺的自己倒霉的前半生肯定會就此結束的,沒想到,上天還是對自己不夠厚道,連一個能說的上話的朋友都愿意留給自己,硬要自己孤孤單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