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判若兩人
- 三國:我考古我自己
- 龍嗷嗷
- 2085字
- 2022-04-19 14:54:00
“是我。”那位叫做勾固的《春秋》教師略有些不安地說道:“太傅,怎么了?”
“把那些干支計時,改成數字的年月日,以后公告上也不要用干支表示時間。”楚陽說道
“可是……”
“改,馬上改。我不是要禁止干支計時,而是不能用在這種場合。這些公告,目的就是要盡量讓每個人都能看明白。干支這些學問,只需要專業的人懂得就行了。”楚陽道。
“學干支歷也不是很難啊。”勾固不解地說道。
“你會了當然不難,可是對學生們來說,這樣太麻煩了。這些東西,讓需要的人掌握就行了。
沒必要每個人都學。”楚陽理直氣壯地為自己不想學干支計時法找著借口。
對于習慣了數字計時的楚陽來說,看著一串“丁丑辰申”那種頭疼的感覺,是不需要描述的。
他不是要淘汰這種深奧的歷法,而是不希望把這些比較專業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到處應用。
這種增加信息獲取難度的行為,并不值得鼓勵。
“那好吧。”
勾固無奈地拿著石膏做的粉筆去修改。
現在的課時安排,是一天兩節課。
或者說,學生們一天的時間,將分配給兩個老師。
至于一節課幾十分鐘那種好事,學生們就不要想了。一位老師教授的課程,沒有兩個時辰下不來。
現在是什么社會環境?
外面到處還在打仗,無數人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即使暫且安全的平民,一天也只能吃兩頓。
楚陽給學生們提供一日三餐,用高薪為他們聘請來老師,可不是讓他們來享福的。
雖然相對于那些在饑餓、生死間掙扎的人們,這些需要進行高強度學習的學生,已經算是在享福了。
四種必修課,都是安排在每天上午教學。
下午的時間都屬于選修課。
那些編號為“甲一”到“癸九”的教室,都是用鐵筋或者竹筋混凝土作為大梁和柱子修建的,每一間都非常寬大。
房間里面只簡單地抹了一層水泥,上面用石灰刷了白。
這種房屋,在現在來說,已經可以算得上是非常高級的了。
當然,和那些斥巨資修建的館閣樓臺、豪紳莊院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多。
除了這些單層的磚瓦房屋,楚陽的計劃里也有一部分兩三層的小樓,將用作教師、學生的宿舍。
或者其他不需要那么寬大功能的用途,多少能節約點土地,也能讓校園的景觀多一些層次感。
雖然不會特意追求,楚陽還是希望學校能盡量美觀一點。
楚陽走到“甲一”教室門外,里面是那十幾個還未學會正字的學生,正在一名老師的帶領下學著《漢語》。
“甲二”教室里,郭奉孝正為八十多位學生傳授著《歷史》。
這些學生大多數比郭奉孝年紀還大,不過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郭奉孝,站在學生面前的時候,已經充滿了自信,與被其他老師輕視時的小心謹慎判若兩人。
“不錯。”楚陽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回到自己的校長辦公室,拿出一沓紙,開始奮筆疾書:《大漢復興聯合會宣言》。
曹操滿懷疑惑地跟著王斌踏入了武庫。
雖然外面還很熱,但武庫里面空曠陰冷,讓突然承受氣溫變化的曹操,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舅父,我們來這里做什么?”曹操皺眉問道。
王斌躬身道:“主公,我們來這里看大漢的寶物。”
“可是我漢室三寶?”曹操來了些興致。
其實武庫里面算不上寒冷,曹操適應了驟然變化的體感溫度以后,反而覺得這里面更加涼爽舒適。
“正是。”王斌道。
曹操是早就聽過“漢室三寶”的大名的,只是因為年紀小,又總是在權臣的陰影下瑟瑟發抖。
所以并沒有要求檢查過這些寶物,這還是第一次主動有人帶他來查看。
長安的武庫在遷都以后,于原址上重新設置,就位于未央宮東邊,隔著大街的對面就是長樂宮。
曹操穿過了三重庫房,這些庫房都是空空蕩蕩,光線陰暗,只在各處角落里,放著一些兵器和盔甲,隱約散發著一股霉味。
第四間庫房小了很多,但里面也同樣陰暗而空曠。
一個穿著深衣,帶著高冠的身影,正背對著庫門,站在最里面的一排木架前面。
“楊司空,讓你久等了。”王斌拱手道。
那個身影轉過身來,原來正是司空楊彪。
“臣參見主公。”楊彪行禮道。
“楊卿免禮。”曹操擺手道。
“主公,現在由楊司空為你講解三寶,你可要用心聽好。”王斌囑咐道。
武庫丞在為獻帝打開大門以后就離開了,現在整個武庫里只有獻帝、王斌和楊彪三人。
“楊卿請講吧。”曹操點點頭道。
木架上稀稀落落地放著十余件物品,大多用器具匣匱裝著,從外表也看不出究竟來。
楊彪從木架上,先取先了一個不大的木匣,小心翼翼地打開,對曹操道:“這第一件,是孔圣木屐。”
曹操定睛看去,里面果真裝著一雙木屐。
這木屐的鞋面是用麻做的,此時已經腐壞大半,只一雙磨損嚴重的木頭鞋底還保持著大致完整。
要說它有什么特別之處,只能說比一般的木屐更大一些,起碼有一尺多長。
“看來孔圣確實身姿雄偉。”曹操心里略有些失望,不過并沒有表現出來。
“孔圣教化天下,為萬世立道德禮義,儒家學說更是人君治天下之重器。如今主公睹物思人,更應該緬懷先圣。
反省己身,奮發圖強才是。”楊彪一連串的大道理當頭砸下。
“……是,楊卿說的甚是。”曹操只能連連點頭道。
接著楊彪把裝木屐的盒子關上,放回了原處。
第二件寶物,是一柄架在劍托上的青銅劍。
這柄劍造型簡樸,雖然進行了精心的保養,但也能看出質量屬實一般,連現在的三十煉鋼劍都遠遠不如。
“這是先祖斬蛇劍。主公得見此劍,當思先祖起于微末,創業唯艱,江山社稷來之不易,斷不可于主公手中輕易葬送。”楊彪面色嚴肅,語帶唏噓地說道。
“是。”曹操繼續點頭。
在,可以看出是一個老年男性的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