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選(插圖本)(全集)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注
- 4596字
- 2022-03-02 11:03:58
盧照鄰
盧照鄰(637?—680?),字升之,幽州范陽(縣名,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一帶)人。曾任鄧王(李元裕)府典簽,后調新都尉,因染風疾(風痹癥,一說即麻風)辭官。住太白山中,服丹中毒,手足殘廢。后居陽翟具茨山(今河南禹縣北),自號幽憂子。曾作《五悲文》、《釋疾文》自述所苦。終于不堪疾病的折磨,自投潁水而死。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幽憂子集》,詩存九十馀首。
“四杰”的詩,五言律體(這是當時主要的詩體)較多。他們有心矯正六朝詩中浮艷的傾向,但仍不能擺脫這種影響。盧照鄰詩常有憂苦憤激之詞,流露不平之氣,有時用《離騷》體來表達。盧、駱都嘗試作長篇歌行,鋪張敘寫,參用賦法,但不平板。(這種歌行的形式唐以前也有過,例如齊陸厥的《京兆歌》和梁簡文帝的《從軍行》。這種形式又用于賦,如庾信的《對燭賦》、《春賦》、《鏡賦》等幾乎通篇是五七言相間的詩。)盧的《長安古意》和駱的《帝京篇》都是膾炙人口的長詩,對當時的歌行有一定影響。
長安古意[1]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2]。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3]。游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4]。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云外直[5]。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6]?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7]。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8]。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9]。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10]。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11]。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沒金堤[12]。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13]。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14]。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15]。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16]。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17]。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18]。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19]。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20]。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21]。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22]。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23]。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24]。
[1] 本篇托古詠今,寫漢代長安上層社會某幾種人物驕橫奢淫的生活和窮居著書的文士相對照。“古意”二字表示這是擬古之作。漢魏六朝以長安、洛陽這類名都為背景,以豪家貴族、公子王孫、倡優、俠客這類人的生活為題材的作品是不少的,本篇確也有所吸取,特別是和左思《詠史》(“濟濟京城內”)頗有類似之處。但作者刺時的用意還是不難看出。本篇內容一大特點是突出統治階級當權者的矛盾斗爭,這很可能是為了影射唐高宗時代大臣互相傾軋的事。
[2] 這四句說長安路上車水馬龍往來于豪貴人家。“狹斜”,小巷。“七香車”,用七種香木制成的車。“玉輦”,一般指皇帝所乘的車,這里泛指貴人的車。“主第”,公主家。
[3] 這四句說從早到晚華美的車輛往來不絕,和晴暖春天的朝日、晚霞、花樹、啼鳥合成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寶蓋”,即華蓋,車上所豎的傘狀車篷。蓋的支柱雕成龍形,龍口好像銜著車蓋。“流蘇”,一種裝飾品,在彩繡的球形物上綴有下垂的絲縷。車蓋上的立鳳嘴端掛著流蘇。“游絲”,蟲類吐出的絲,飄揚于空中,叫做游絲。
[4] 這四句寫漢宮樓閣的壯麗(因上文寫到花,帶出“游蜂戲蝶”,就便借蜂蝶的眼寫那些一般人所不能看到的宮內景色)。“千門”,指宮門。“復道”,連接樓閣的架高的通道,因為不止一層,所以叫復道。“交窗”,即《古詩》所寫的“交疏結綺窗”,就是花格子窗。“合歡”,一種圖案花紋,格子連成合歡(俗稱夜合花)圖案。“雙闕”,漢未央宮有東闕、北闕。“甍(音萌)”,屋脊。“垂鳳翼”,漢建章宮圓闕上有金鳳。
[5] “梁家”,東漢順帝時外戚梁冀在洛陽大造第宅,樓閣周通。這里借指長安的豪貴之家。“金莖”,即建章宮內銅柱,漢武帝所立,高二十丈,上有仙人掌、承露盤。“中天”、“云外”形容高。這兩句說豪家貴族有樓閣高聳,可比漢宮的銅柱。
[6] 這兩句承“梁家”句,寫樓前有個男子望見樓上的一個女子而生愛慕,自嘆雖能相望而不得相知,并設想縱使能在陌上相逢也未必便能相識。“樓前”,就是“梁家畫閣”之前。“詎”,豈。
[7] “借問”,向人打聽。“吹簫向紫煙”,是借傳說中的仙女,指樓中的那個女子。傳說春秋時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從丈夫蕭史學吹簫作鳳鳴。秦穆公筑鳳臺給他們夫婦居住,后來他倆都成仙飛去。“紫煙”,指云。“向紫煙”,即指飛升。“芳年”,少年。這四句說打聽得那位像仙人秦弄玉似的女子是一位舞女,但愿能像比目魚、鴛鴦鳥似的和她一同生活。這都是那“樓前相望”人心中的話。
[8] 這四句寫那位舞女的心思,她也在羨慕鴛鴦、比目,渴望有個稱心的配偶。“君不見”的“君”字系泛指。“生憎”,最厭惡。“帳額”,帳檐。“孤鸞”,象征獨居。“雙燕”,象征獲得愛情和自由的幸福生活。這正是這位被人像籠鳥養著玩的舞女所不能希望得到的權利。
[9] 這四句寫那舞女的居處和妝飾。“翠被”,用翠鳥羽織成的被。“郁金香”,一種名貴的香,傳說出大秦國(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羅幃”句,說帳子和被用郁金香薰過。“蟬鬢”,一種發式,即將兩鬢梳得像蟬翼,也像縹緲的云片。“鴉黃”,嫩黃色。六朝和唐代女子在額上涂黃為飾,叫作“額黃”(李商隱《無題》):“八字宮眉捧額黃”);又叫“鴉黃”(虞世南《應詔嘲司花女(袁寶兒)》詩:“學畫鴉黃半未成”)。這種涂黃的動作叫作“約黃”。這里說“初月上鴉黃”就是額黃畫作初月形,即梁簡文帝蕭綱《美女篇》所謂“約黃能效月”。李賢墓壁畫,女子額上點黃色,正作小小初月形。
[10] 這四句寫貴家的歌童舞女,作為主人的隨從,寶馬香車,窮極奢麗(《后漢書·梁冀傳》寫梁冀夫婦游覽時,“多從倡伎,鳴鐘吹管,酣謳競路”,就是這種情況)。“鐵連錢”,青色有圓錢樣的斑紋。“娼婦”,這里即指上文所說“鴉黃粉白”的那一群豪貴之家的歌舞女,和下文的娼家稍異。“屈膝”,又作“屈戌”,用于屏風、窗、門、櫥柜門等物的一種金屬零件,以兩金屬片相鉤連,可以轉折。今名鉸鏈或闔頁。“盤龍”,即屈膝上的雕紋。“娼婦”句是“鴉黃”二句的補筆。“車中出”已經讓讀者聯想到車門,這里就將車門上的屈膝描寫一筆,使人想見車子的華美奢侈。
以上三十二句寫長安車馬、宮闕、第宅的繁華富麗,中間插敘了貴家舞女們的生活。
[11] “御史”,掌彈劾的官。“廷尉”,掌刑法的官。“烏夜啼”、“雀欲棲”是有關御史和廷尉的典故。《漢書·朱博傳》說長安御史府中柏樹上有烏鴉棲宿,數以千計。《史記·汲鄭列傳》說翟公為廷尉,罷官后門可羅雀。這兩句表示時間已到暮夜,同時表示執法官門庭冷落,無人過問,和下文所寫那些違法犯禁的俠客之流肆無忌憚,宿娼尋樂,對照起來,可見御史、廷尉實際上不能執行他們的任務。
[12] “朱城”,宮城。“”,車帷。“金堤”,喻堅固的石堤。這兩句也是寫日暮時朱城只隱隱可辨,金堤上車子遙遙隱沒在夜色中。
[13] 這四句說那些豪縱任俠的子弟邀結俠客共宿娼家。“挾彈飛鷹”,指王孫公子尚武好獵的豪縱生活。《后漢書·袁術傳》:“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杜陵”,漢宣帝的陵墓,在長安東南。“探丸”、“借客”,指殺吏和助人報仇等蔑視法律的任俠行為。《漢書·尹賞傳》載,長安少年有專門刺殺官吏,為人報仇的組織。每次行動前設赤白黑三種彈丸,使各人摸取,拿到赤丸的去殺武吏,拿到黑丸的去殺文吏,拿到白丸的為行動中死去的同伙辦喪。又《漢書·朱云傳》說,朱云“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借客”就是助人。“渭橋”,橫跨渭水的一座橋,在長安西北。“芙蓉劍”,春秋時越國所鑄的好劍。傳說秦客薛燭善相劍,曾評越王出示的“純鉤”說,“如芙蓉始生于湖”(見《吳越春秋》)。這里泛指寶劍。“桃李蹊”,桃李樹下的小徑。以“桃李蹊”指娼家的住處,一則因為桃李可喻美色;二則用《漢書·李廣蘇建傳贊》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諺語,暗示那也是人來人往,別有一種熱鬧的地方。
[14] “囀”,宛轉歌唱。“氛氳”,指香氣濃郁。
[15] “北堂”,指娼家內部。“南陌”,指娼家門外。“人如月”,形容娼女貌美。“騎似云”,形容馬多,也就是客多。
[16] “北里”,長安妓女聚居之處,即平康里。“五劇”,《爾雅·釋宮》“劇旁”注:“今南陽冠軍樂鄉,數道交錯,俗呼之五劇鄉。”路交錯叫做“劇”。“三條”,三面相通的路。班固《西都賦》:“披三條之廣路。”“三市”,每天的三次集市。左思《魏都賦》:“廓三市而開廛。”這兩句說北里附近有市場和許多街衢相通連。
[17] “佳氣紅塵”,寫車馬雜沓的熱鬧氣氛。
[18] “金吾”,即“執金吾”,官名,統率禁軍,負巡防京師的責任。這里泛指禁軍的軍官們。“屠蘇”,酒名。“翡翠”,形容酒的顏色。“鸚鵡杯”,用鸚鵡螺(形狀略似鸚鵡的一種海螺)加工制成的酒杯。這兩句說大批禁軍軍官來娼家飲酒。金吾宿娼當然是放棄職守,違反紀律的行為。
[19] “襦”,短衣。《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羅襦襟解,微聞薌(香)澤。”這里用其中一二字面,描寫同樣的情況。“燕歌趙舞”,戰國時燕、趙二國歌舞發達,并以“多佳人”著稱。
以上二十句以娼家為中心,寫王孫公子、俠客、軍官等人物荒淫逸樂的夜生活。
[20] 這四句說在上文所寫的人物之外另有一種豪華人物,就是掌握文武大權的最高官僚。他們彼此傾軋,互不相容。“轉日回天”,形容權力之大。“天”“日”有時用來比君主;“轉日回天”在這里可以解釋為操縱皇帝。“灌夫”,是一個勇猛任俠、好使酒罵座的將軍,漢武帝時被丞相田蚡陷害,族誅。田蚡殺了灌夫又打擊庇護灌夫的竇嬰。竇、田先后掌權,結果是竇嬰與田蚡斗爭失敗,論罪被殺。“判”,同“拚”。“蕭相”,指蕭望之。蕭望之在宣帝朝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元帝時為前將軍,曾自謂“備位將相”。結果他被中書令宦者石顯陷害,自殺。一說指蕭何,但蕭何雖曾因觸怒漢高祖下過獄,并未有不見容于同朝權臣的事。
[21] “青虬(音求)”,龍類。屈原曾想象用它來駕車(見屈原《涉江》)。這里借指駿馬。“紫燕”,駿馬名。這句說坐在車上駕快馬在春風中飛馳,極言其得意之狀。
[22] “五公”,指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五個漢代著名的權貴(見《文選》班固《西都賦》李善注)。
[23] 這四句說隨著時間飛逝,世事轉眼改變,那些豪華的人和物都已煙消灰滅。
以上十二句寫權臣傾軋,得意者驕橫一時。作者突出地揭露權臣傾軋的現象,在所舉的實例中,雖然不曾明白議論誰是誰非,語氣中還是有所同情或諷刺。
[24] “揚子”,指揚雄,曾閉門著《太玄》、《法言》。作者以揚雄代表仕宦不得意而終能以文學垂名的人,意在自況。“南山”,即終南山。“桂花”,這里以桂花的香氣比揚雄的文名。
末四句以窮居著書的揚雄和上文所寫各種豪華人物作對照,結束全篇。這顯然受到左思《詠史》(“濟濟京城內”)一詩的影響。左思也是以揚雄和金(日)、張(湯)、許(廣漢)、史(高)等權貴對照而更強調揚雄的聲名,道:“寂寂揚子宅,門無卿相輿。……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區。”這樣的結尾,對作者一類人來說,只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而對于當時的權貴的批判,卻未免軟弱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