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當媽
- 田園帶娃日常
- 一枚小梨花
- 4146字
- 2022-04-11 12:00:00
甚至能讓她現(xiàn)在緩緩的查看身體的狀況。
其實說是病了,但到底是心病的原因居多,心病難醫(yī),讓身體看上去也格外的每況愈下,現(xiàn)在原來的曲悠槿已經去了,身體不再受她情緒影響,多了許多活力。
加上“零九六”力量的慢慢流淌,她相信,只要給自己時間,很快就能調養(yǎng)好。
當力量流過肚腹,“零九六”心上猛的一跳,那里有兩道微弱的心跳聲通過她的力量傳輸?shù)剿木袷澜?,好像突然之間就多了什么聯(lián)系一樣。
那里有兩個寶寶。
曲悠槿不知道的是,她懷了一對雙胞胎。
力量輕輕拂過兩個小寶寶時,“零九六”的精神世界看到了那兩個小小的,已經有了各種小零件的兩個小家伙,不知道是不是察覺到了她的偷窺,兩個小家伙一個動動手一個踢踢腳,爭著和她打招呼一樣。
但力量都不大,同時“零九六”也發(fā)現(xiàn)了兩個孩子的情況。
他們很虛弱。
比她的身體情況還要嚴重許多。
孩子在母親體內時就全靠母親來供給養(yǎng)分,現(xiàn)在曲悠槿的身體被搓磨成這樣,孩子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之前曲悠槿死亡的時候,身體機能甚至停止了運轉,孩子差點就徹底死亡。
若不是“零九六”的突然來到,讓身體“活了”過來,加上后面她力量的慢慢儲蓄,孩子才有了養(yǎng)分供給。
但現(xiàn)在看到兩個孩子,“零九六”心里萬般思緒,目前她的狀況也并不好過,身體和精神雙重極度疲憊,力量也只有一絲絲在緩慢游走,若是給她時間,她再躺個幾個小時,也不是不能好轉。
但顯然此刻最重要的是兩個孩子,因為其中一個的心跳聲越發(fā)弱了。
她沒有任何猶豫,將剛剛才積攢的丟丟力量全部輸向孩子,甚至憋了口氣,不顧身體的沉重,加大了吸收周圍力量的速度。
這樣的結果,就導致她還沒來得及看看身體與孩子的情況,就因為再也無法承受而徹底昏迷。
昏過去的那一刻,“零九六”想著,自己若是還有再睜眼的機會,以后她就是曲悠槿,會好好帶大這兩個孩子。
……
冷颼颼的風吹在身上,撩起衣服,又刮過皮膚,帶來一陣酥麻。
曲悠槿醒來時,破洞的門板能看到外面還有些微光,但等她徹底爬起來再看時,外面又是黑壓壓一片。
一天一夜的時間,在她昏睡后,身體也沒有停止對周圍植物精氣的吸收,這讓曲悠槿醒來看清周圍后,就可以慢慢摸索著坐起來了。
當然,當務之急還是肚子里的兩個小家伙。
她精氣內視一圈,小家伙比起昨天她看時精神了許多,看著不再那么岌岌可危了。
但因為她好久沒有好好進食了,身體還是很虛弱,多少還是有些影響到小家伙。
看著外面的天色,這個時間,家家戶戶應該都在準備晚飯了。
循著記憶,曲悠槿在床頭翻了翻,將最后的兩塊碎銀和幾枚銅板攥在手心。
看著也就一兩左右的樣子。
家里除了這一點銀錢,為了治病,她早早就將能變賣的東西都賣了個干凈,畢竟那時候的曲悠槿覺得自己一個人生不帶來,便也想死不帶去。
家里更別說吃的了,連耗子路過都要擔心會不會反叫她打劫的程度。
撐著氣力,曲悠槿慢慢的出了門。
路上撿了根還算粗壯的枝丫,撐著她緩慢往前走。
謝陳的家屬于村子的邊緣地帶,背靠一座連綿的山峰,位于村口的西北角,這邊再往前居住的幾戶人家,多是外地遷來的。
加上這邊地少人多,家家距離不近。
曲悠槿嫁到這邊也才幾個月,和周圍的人家自然不熟,對村里的氛圍也不明白,這些沒有記憶,她便作罷。
反正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
好在她目標明確,循著人跡行走總算看到了院落。
永和村屬于說不上富貴,但也不至于貧困,雖然平時的勞作攢不了多少錢,但也能讓這里的人家吃個飽飯。
曲悠槿這趟出門,就是找點吃的。
家里實在沒有能入口的,挑水也得她有那個力氣再說,還是選擇最簡單的法子吧。
“扣扣?!?
右手撐久了有些酸,曲悠槿又換了左手來撐。
剛剛支好,面前小院里傳來一道疑惑的女聲,聲音穩(wěn)重響亮,該是個爽朗的嬸兒。
“誰?。坑惺裁词聝海俊?
她也沒直接來開門,隔著門與曲悠槿對話。
“嬸兒,我謝陳家的,有點事兒想麻煩嬸兒一下?!?
曲悠槿有些不好意思,但時不待我,臉皮也豁出去了。
許是她聲音聽著實在虛弱沒有威脅。
里面的嬸拉開了門。
“謝娘子,怎么了?”
何娘子有些詫異,面前這小媳婦她也是見過的,但倆人正兒八經對話卻是沒有過的。
不過她對曲悠槿的了解可多了去了。
村里這段時間的八卦,可都是這位剛剛嫁過來幾個月喪夫又身懷六甲的小媳婦了。
可沒人比她更慘了。
“是這樣的,嬸兒,前段時間我不是病了嘛,然后家里的東西都吃差不多了,這會兒時間也太晚了,便想來嬸兒家買頓飯,也不知道嬸兒方不方便?”
她生病這件事村里也是人盡皆知的,謝陳的事一傳來,她直接面色慘白,去了好幾次醫(yī)館,最近幾天大家沒看到人,都背地里猜測她是不是也去了。
倒是沒想到,今天她會登自己家的門,竟是為了買頓飯。
這鄉(xiāng)下的,哪有什么上門買飯的?
何娘子突然想到,也許是她病的太嚴重,連做飯的氣力都生不出,加上曲悠槿一直倚著手里的枝丫,夜晚的月色照的她更虛弱,便也讓人生出幾分同情。
“瞧你說的,一頓飯有什么買不買的,快進來,家里正好快開飯了,添一雙筷子的事兒?!?
何娘子上前攙扶住曲悠槿另一只手臂,幫著她使力進了自己家的小院。
坐下后,曲悠槿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說著:“是這樣的,嬸兒,我這身體現(xiàn)在虧的嚴重,便想吃點補的,想來個雞湯和蛋羹,再來點大米飯?!?
現(xiàn)在身體實在虛弱,她也不想虧著自己,手里有錢就只想關注當下。
話落,見何娘子有些面露難色,顯然是覺得她有些得寸進尺了。
又趕緊將下句補上,“這樣的嬸兒,我這里有一兩銀子,我不白吃你的,我付錢?!?
何娘子這才好轉些,又看曲悠槿真的虛弱,擺擺手,“哪用的到那么多,半兩銀就夠了?!?
鄉(xiāng)下人沒那么多想法,她要吃好的,那收點錢也無所謂,再說現(xiàn)在是曲悠槿有求于人,這到底是欠了個人情。
在這個兩文錢一枚雞蛋的世界,一只老母雞半兩銀確實便宜曲悠槿了。
不過曲悠槿還不大了解物價,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了。
何娘子招呼家里的小子去殺雞,洗洗手便去廚房給她忙活了。
米飯和蛋羹一起好的,可能是真的同情她,蛋羹滿滿一大碗,曲悠槿不敢吃快了,細嚼慢咽的吃完,雞湯也好了,沒放什么佐料,只放了些鹽,卻讓曲悠槿有種幸福到想落淚的感覺。
吃飽喝足后,何娘子還將她沒吃完的米飯和雞湯給她裝了碗叫她帶回家明天吃,讓曲悠槿不好意思的同時,強硬著態(tài)度,將一兩銀錢都塞給了何娘子。
回到家,看著家徒四壁的小院,曲悠槿在院里搬了條凳子,看著天上的月亮,邊思考邊緩慢的運轉起自創(chuàng)的法訣。
這是她在被關押的時候慢慢摸索出來的,畢竟天天被研究實在沒事干,暗地里就想辦法增強實力。
不過說是法訣,也不過是個吸收植物精氣和運轉的方法罷了。
是她參考了五行八卦改版來的,具體就是利用身邊的植物,輔助自己的修行也反哺植物,這個法訣最強的地方,就是可以自行運轉,只要曲悠槿可以吸收植物精氣,便永遠不會停止。
能運轉便意味著可以開辟自己的精氣世界,是一個像是隨身空間一樣的地界,不過也只能放些死物。
曲悠槿運轉了幾個周天后,便試著開辟精氣世界,背靠一座大山,山上的植物多不勝數(shù),簡直就是一座天然的精氣庫,還是取之不盡的那種。
精氣世界的開辟很順利,小小的一米左右的小空間,曲悠槿很開心,將一些很重要的東西,比如和謝陳的婚書家里的房契地契通通找了出來收拾好放置在自己的小空間。
忙完這些,曲悠槿躺在床上,扯了幾件謝陳的舊衣蓋著,摸著肚腹,感受著里面的回應,慢慢的在兩道小小的心跳聲中睡著。
吃飽喝足睡著,和暈過去再醒來時狀態(tài)完全天差地別。
第二天的曲悠槿,不說神采奕奕,至少也不至于需要扶著東西行走了。
身體在一夜的修養(yǎng)下,狀態(tài)又好了許多。
不過曲悠槿看看枯瘦的手臂,顏色是不正常的黃里摻白,皮膚表面還有細紋,就覺得自己還要好好養(yǎng)養(yǎng)才行。
將昨晚的米飯和雞湯簡單的熱了熱吃過后,曲悠槿翻了翻找出一個小背簍和柴刀,就鎖了門往后面的山上去了。
背靠這樣一座山,這才是曲悠槿敢肆無忌憚將所有錢都花掉的底氣。
擁有植物精氣的她,在這山中,像是回了家一樣。
不過剛剛重新開始吸收植物精氣,力量能使用的范圍也小,但溫飽曲悠槿覺得還是很好滿足的。
散開了自己的氣息,避開那些覺得無法對付的大型動物,曲悠槿往自己發(fā)現(xiàn)的目的地行去。
她打算挖幾株參下午去鎮(zhèn)上賣掉。
山上野生動物極多,村民們一般只在外面挖些野菜和常見藥材,再往里,就只有村里沒地靠打獵為生的人會去了,但也不敢太往里走,多是布置上陷阱,隔三差五的來收。
就導致山里的藥材長勢極其喜人,曲悠槿避開動物后,危險系數(shù)降低,挖的不亦樂乎。
挖參時又發(fā)現(xiàn)了些能吃的蘑菇,山里還有些曲悠槿沒見過的花草,她通通都挖了丟到自己的小空間里。
等有空的時候拿出來種上。
回程還繞到了幾顆山楂樹旁邊采了點山楂,她現(xiàn)在倒是過了想吃酸的的時間了,但架不住是水果啊。
回家后看著時間還早,曲悠槿換了套衣服,就背著背簍往村口行去。
現(xiàn)在秋收時節(jié),村里上午行走的人不多,幾個小孩子組成的團體,笑得嘰嘰喳喳。
曲悠槿運氣好,沒等多久,往鎮(zhèn)上去的牛車就來了。
牛車看距離收費,她們永和村不遠不近,只要了六文錢。
永安鎮(zhèn)是這附近十幾個村頭的連接樞紐,每天都有人來來往往,鎮(zhèn)上倒是不被戰(zhàn)火影響的樣子,依舊熱鬧。
牛車走的慢,路都是被壓實了的,倒也不晃,曲悠槿摸著肚子,在這一晃一晃下昏昏欲睡。
等車夫叫了到地兒了,睜眼時都是茫然。
隨著人群下了車,曲悠槿便慢慢在路上走。
她走的慢,怕被撞到。
進鎮(zhèn)不遠處,就是普通農民擺的小攤,賣些什么的都有,這邊也熱鬧,附近住的小孩子在街頭巷尾笑得咯咯作響。
曲悠槿走過去,將身上最后五文錢掏出。
“你們好,我想咨詢一下這個鎮(zhèn)上最好的醫(yī)館是哪家?說對了我手里的錢就是你們的了,可以嗎?”
就算是鎮(zhèn)上的小孩,兜里也不可能有錢,何況還是住在這一片小攤販街區(qū)的孩子。
果然見錢眼開了。
爭先恐后的將鎮(zhèn)上的醫(yī)館細細數(shù)來。
若是曲悠槿問的是別的,說不定還真答不上來,但醫(yī)館,不好意思,一年到頭總會有那么幾天。
“鎮(zhèn)上有三家醫(yī)館,最大的叫仁安醫(yī)館,在玉溪街那邊,他們家治的最好,但也最貴,口碑最好的叫善同堂,他家不貴,但要一段時間才能好,不過我們家里都喜歡去那里看病?!?
幾個小孩子說的都大同小異,曲悠槿將手里的錢一人一文的分了分。
按著想法,打算先去離自己近又口碑好的善同堂。
這家醫(yī)館看位置就大概明白格局,這一條路上都是些不大的小本買賣。
醫(yī)館還是很好找,畢竟拿著藥包人來人往的地方可太明顯了。
曲悠槿也不急,邊往里走邊四處觀望。
在和現(xiàn)代的醫(yī)院不同,穿著古代布衫的人,排著隊挨個的把脈,瞧著還挺有意思。
兩個打雜的學徒也忙的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