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進來
- 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
- 水的一塌糊涂
- 4626字
- 2022-03-02 21:40:33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驟然響起。
霍去病大步走入房間。
朝著贏云天雙手抱拳。
“主公。有一學子名劉越石,求見主公。”
“好。讓他進來。”大秦西部邊境。
一名相貌堂堂的青衫文士,很快站在了贏云天的面前。
“劉琨,劉越石,拜見主公。”
劉琨直接單膝下跪,拱手作揖。
“起來吧。”
贏云天淡淡的道。
劉琨隨即站起身。
“霍去病。”
“在。”
“你與劉琨帶三十名游繳,從今天開始負責跟那些戎族部落打交道,你們要摸清這些戎人的喜好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態和急需的物品,以及每一個部落的遷徙路線,這些事,都得在三個月之內完成。”
三個月。
就是土豆從栽種到收獲的時間。
三個月后。
贏云天手中的物資就將充沛起來,經濟戰也就會在此時打響。
而且,他也是做了兩手準備的。
讓霍去病跟著劉琨,先熟悉戎族人的情況。
如果經濟戰沒能把這些戎族人控制起來,贏云天就以霍去病為將,直接采用武力鎮壓。
“諾。”
霍去病,劉琨一起抱拳后,就立刻退了下去。
“張真人,勞煩你去找一下張太岳,監督各地秦吏的事情交給云長就行了,我這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要交給張太岳。”
贏云天又看向一旁正抱著一個酒葫蘆狂飲的張真人,下令道。
“好咧。”
張真人笑了笑,將手中的酒葫蘆一扔,縱身一躍,直接翻墻而出。
贏云天將身邊的家臣全部派了出去后。
他又突然朝著立在門口的蒙武道:“蒙將軍,能否幫孤一個忙?”
“殿下請講。”
蒙古雙手抱拳,不卑不亢的道。
贏云天這些天的表現,已經讓他看不懂了。
雖說,贏云天的私臣都是人才,但耐不住贏云天老是出騷操作啊。
又殺秦吏,又免稅的。
但蒙武又覺得贏云天殺伐果斷,不像是昏庸之人。
最后,蒙武只能放棄思考,安安心心的當一個侍衛了。
反正他和2000騎兵的錢糧都是由朝廷直接撥款,贏云天在封地上無論怎么搞,對他的影響都不大。
所以當贏云天找上他時,他也只是以尋常武將的姿態應對之。
“蒙將軍可否為孤收集一些竹子,破繩頭,藤蔓?”
“可以。殿下想要多少?”
“越多越好。”
“諾。”
蒙武隨即點起200名銳士離開了。
蒙武本來只有護衛之責,按理來說只需負責贏云天的安全就行了,但幫贏云天一個小忙也是可以的。
于是,當張太岳回到贏云天身邊時,蒙武已經收集了數千斤的竹子和破繩頭了。
緊接著,在贏云天的授意下,由張太岳親自主持,大秦的第2個造紙作坊,就出現在了縣城附近的小溪旁。
一張張潔白如雪的紙張,猶如不要錢一般的,從造紙作坊中生產而出。
贏云天封地上的所有秦吏,有一個算一個,每人都能能領半斤宣紙。
而這件事,也很快傳遍整個隴西郡。
進而傳遍全國。
全國都轟動了。
...........
咸陽城。
皇宮中。
正在召見方士的始皇帝急急忙忙的回到了自己的寢宮,然后攤開了一張潔白的宣紙,手掌撫摸著紙張的表面,眼睛瞪得溜圓。
“李斯,這宣紙,真能夠用來書寫嗎?。”
“千真萬確。”
李斯頗為激動,道:“陛下,此物必將大利于天下。”
李斯從第一眼就看出了宣紙的價值。
要知道,此時大秦傳遞文字,主要靠的還是竹簡。
竹簡極為笨重,一份竹簡能記載的內容有限,稍為字數多點的文學作品就得靠車來拉。
這也是為什么大秦的讀書人這么少的原因。
要想學知識,實在是太麻煩了。
更別說在蒙恬沒有發明毛筆前,那些竹簡上的文字都是用刀刻的。
而除了傳承文學典籍,李斯處理公文時,每天也得處理三十斤重的竹簡。
始皇帝更夸張,每天處理的竹簡是李斯的兩倍,整整60斤。
所以,無論始皇帝和李斯,都能明白一張輕薄如禪翼,能傳播文字的書寫工具絕對大利于民,大利于社稷。
“此物真是云兒所造?”
始皇帝難以置信般的問道。
“據隴西郡郡守所言,此物確實是從三公子的封地上流傳出來的,不過此物還很稀少,每一個月最多流傳出千張罷了,在咸陽城,一張宣紙已等價絲帛。且有價無市。”
“不過在三公子的封地上,每一個秦吏每月卻都能夠領半斤的宣紙。”
李斯的心情頗為復雜。
他是真沒想到,贏云天竟然能搞出這么大動靜。
這憑這宣紙,無數知識分子都將趨之若鶩。
贏云天殺一點秦吏怎么了?
那怕是那封地上的秦吏全被他殺光了,那些讀書人也會削尖腦袋往里鉆的。
開玩笑,過去為了學些知識,必須得準備大量的竹簡。
現在只要有了這充足的宣紙,一本論語耗費得了幾張?
諸子百家的學說都將靠著這宣紙,迅速的傳播于天下。
這樣的誘惑,諸子百家的弟子誰能扛得住?。
過去,李斯還以為贏云天殺秦吏太過魯莽,不計后果。
現在看來,魯莽個屁呀。
贏云天有造紙術在手,根本不虛好吧。
“好。”
“云兒真是天縱奇才。”
“不愧是朕的兒子。”
“哈哈哈哈~。”
始皇帝不由的大笑。
之前他還以為贏云天不堪大任。
現在他才發現,原來贏云天早就有后手了。
這宣紙一出,不僅能吸納天下人才,同時,還能夠搜刮大量財富。
贏云天之前免的稅,全都能加倍的賺回來。
始皇帝驟然發現。
原來贏云天早就把一切都算透了。
自己這個兒子,實在不簡單。
“陛下,這宣紙利國利民,而朝廷也急需宣紙,或許可讓三公子交出宣紙的制造方法。”
作為內臣的趙髙突然站出來說道。
他也是剛剛才得知消息。
此時,他的心情很糟糕。
原本以為贏云天已經不是威脅了。
誰知道贏云天竟還有這樣的后手。
瞬間就翻盤了。
趙髙只覺得贏云天實在不容小覷。
而提出逼贏云天交出造紙方法,他也是故意為之。
“不,這造紙之術是云兒自己摸索出來的,而且其每月只出千張,想必這造紙之術肯定很復雜。”
“朕豈能與之討要?”
始皇帝看到宣紙每個月只能出千張,自然以為造紙工藝復雜。
他想到贏云天費盡心思弄出這造紙術他本就一分力氣沒出,若還直接討要,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他可是千古一帝始皇帝。
轉過頭去求兒子。
拉不下這臉。
“陛下,就算不索取造紙的方法,但朝廷也該與三公子接洽,并達成協議,三公子每月出的紙張,朝廷可按市場價全部收取。”
宣紙每個月只出千張,在李斯看來這點紙張朝廷用都不夠,而且一出現就會被搶光。
于是,李斯覺得還是該由朝廷出面跟贏云天達成協議,以后每月出的紙張全部供給大秦朝廷。
“嗯,確實該如此。”
始皇帝點了點頭。
每月千張的紙,朝廷自己完全就能夠吞下。
好東西,確實得先讓朝廷用。
“李斯,此事就由你來負責。”
“諾。”大秦膠東郡。
許多儒生正圍坐成一圈。
在他們之間,一張潔白的紙張正式鋪開。
有一儒生動筆,直接在那紙張上書寫。
很快寫出了一排小字。
“好字。”
“好紙啊。”
那名儒生看著那字,雙眼發光。
“這紙不浸墨,而且寬大便于書寫,比絲帛好用。雖然價格也不便宜,但據說在大秦三公子的封地上的秦吏每月都能免費領取宣紙。”
“這,這簡直暴餮天物啊。”
一名儒生捶足頓胸。
“就是,此等神物該用來著書立傳,記錄圣人之言,豈能交給那些秦吏處理區區的公文?。”
一名老儒生老淚縱橫。
“我等應該進諫,宣紙此物應該惠及天下,豈能握于一人之手?。”
“沒錯。”
“聯名進諫。我第一個簽字。”
.......
眾多儒生都很激動。
宣紙的出現,讓儒家之人發現了儒教經義迅速傳播于天下的可能,但讓儒生們感到憤怒的事,這造紙之術,并未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聯名上奏,進諫。
死諫。
只要能得到造紙術,儒生們愿意付出任何代價。
殺身成仁,舍身取義。
傳播儒家經義,是大仁,大義。
真正的儒生,為此是不惜身的。
然而,在這些氣勢洶洶的儒生之間,一名容貌清秀似女子,身形纖細的青年不著痕跡的輕蔑一笑。
張良跟普通儒生可不同。
他心中顧念的,是已被滅的han國。
而且他在儒家中,亦只不過是一后進之秀,還沒有多少話語權。
干脆也就不參與討論。
不過看著儒生們為了造紙術而著急上火,張良心中則多少有些不屑。
光是進諫就能把造紙術給拿回來,真當始皇帝是庸碌之君么?
在始皇帝面前,死諫能有用?。
不過那秦國的三公子,倒還挺有意思的。
張良眼中閃過一縷精光。
若非他此時身在膠東,距離大秦西部邊境十分遙遠,他還真想去見見這個造紙術的發明者。
他已經對贏云天,生出了不少的興趣。
............
西部邊境。
贏云天翻看著文件,眉頭微微蹙起。
“戎族被打壓到這種程度了嗎?”
贏云天有些意外。
他原本還想著要以經濟控制戎族,或許得用些手段。
但在看到劉琨送來的密信后,他頓時發現,這戎族實在是太過于凄慘了。
慘到什么程度?
鹽,茶,青銅器,都極為稀缺。
必須得跟秦人換。
而價格也極其不公道。
五頭羊一口釜。
鹽,茶專買。
買給秦人都是正常價格,賣給戎人起碼翻5倍。
你不買還不行。
戎族人牛羊肉不缺,但缺維生素的來源,也沒法提煉食鹽。
茶鹽,對戎族人來說都是必須的。
除了物資緊缺,動不動的秦國還要征苦役,每年還要找這些部落收重稅。
把戎族部落整的一個個都窮的要死,戎族人比秦國百姓都遠遠不如。
而且這么多年下來,戎族部落早就已經逆來順受了。
反正他們敢反抗就會被屠殺。
就這樣還用經濟手段?
直接壓過去就行了。
贏云天立刻讓張太岳將買紙賺取的財富換來大量的茶葉和鹽。
接著,贏云天將茶葉和鹽都交給劉琨,讓其逼那些戎族人簽訂賣身契。
只要簽賣身契,今年那些部落都不用交稅了,但也必須得幫贏云天干活。
當然也可以不簽,還得繼續交重稅,服重役,一樣得幫贏云天干活。
然后。
贏云天封地上的6個戎族部落都簽字了,這些部落里的人大多都不識字,所以直接按手印。
有些戎族人也知道簽了賣身契意味著當奴隸,但他們現在的處境跟奴隸也沒多大區別。
而且茶跟鹽都被贏云天控制著。
他們不簽又能怎么辦?
面對劉琨的威逼利誘。
這幫家伙瞬間就躺了。
然后,劉琨開始清點戎族人的人口,一下子清點出了24000多人。
并開始劃分區域讓這些戎族人去開墾,而這些戎族人的羊和馬匹,則全被贏云天征收了。
羊能提供羊毛羊奶。
那就集中起來,讓戎族人統一放牧。
馬匹,贏云天則全部交給了霍去病。
為以后組建騎兵做準備。
而這個過程中。
贏云天穩坐于治所。
造紙貿易和整個封地的內政事務,他全部交給了張太岳。
關于戎族人的事務,則全部交給劉琨。
收集造紙材料的事交給了蒙武。
贏云天每天除了喝酒,喝茶,吃飯,睡覺,就是三處巡查。
但就是他這種甩手掌柜般的執政方式,整個封地內卻很快出現了欣欣向榮的狀態。
不過在這一天,贏云天卻接到有大秦御史來到他封地的消息。
“御史在何處啊?”
“應該已經到了。”
傳話的縣令喜也有些納悶。
按照路程來看。
御史應該5天前就已經到了。
“這貨不會是在路上遇到土匪了吧?”
贏云天不由得扯了下嘴。
在封建時代,土匪這種生物是始終存在的。
畢竟深山老林中很難追捕。
土匪雄踞于深山中,要想將之剿滅,本身就很不容易。
不過張蒼身為大秦御史,總不可能連一個衛士都不帶就來西部邊境吧。
一般的土匪遇到官軍的話,都會很懂事的躲避。
贏云天覺得大秦的御史也不太可能出事。
所以,他也就不管這貨的死活了。
然而。
贏云天不知道的是。
就在距離整個縣城稍遠,一處由戎族人臨時湊在一起的村莊中。
張蒼正躲在一帳篷包里,悠哉哉的喝著羊奶茶。
這個村莊的村長正眉開眼笑的在旁邊伺候著。
“御史大人,我們什么時候去找三公子。”
在張蒼身邊,身前同樣擺著奶茶,披甲持銳的大秦銳士卻眉頭緊蹙的問道。
“不急不急,咱們再等幾天,上面不也沒有限我們時日么?”
張蒼笑了笑,眼中精光閃爍。
他才來這里沒多久,卻發現這里的所見所聞跟大秦的其他地方完全不同。
農田中到處都是繁忙的農人。
但并沒有任何秦吏在強迫農人勞作。
每過三天才會有秦吏按例巡邏,也只是確定有一半的農田種的是新糧。
而農人的臉上則都有笑顏。
人人臉色也都飽滿紅潤,明顯能吃飽穿暖。
除了秦人之外,就連戎族人也都興高采烈的為奴為仆。
心甘情愿的給贏云天開荒放牧。
氣相。
贏云天才來封地不過兩個月。
就發現這封地上的氣相已與其他地方有大大的不同。
因為秦法的嚴苛,關中以西的其他地方都是一種死氣騰騰的樣子。
只有贏云天這里。
竟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景像。
張蒼隱隱約約感覺到,贏云天的封地就好像一株幼苗,正在茁壯成長著。
說不定,要不了多久,這株幼苗就會成長為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