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字文長,義陽人。
他作戰勇猛,鎮守漢中十余年,堪稱獨當一方之良將。
劉備逝世后,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曾在陽溪大破費瑤和郭淮。
他提出子午谷奇謀,意欲襲取關中,與諸葛亮會師潼關。
只不過,諸葛亮用兵謹慎,將此計否決。
“大哥,天大的機會,我這就領軍馬沖殺進去?!睆堬w挺起長矛,眼中燃起嗜血的光芒。
蘇毅看著魏延揚刀立馬守在城門口,心道,有魏延領軍幫忙,城門不戰而開,我也就不用費盡心思謀劃究竟該如何破城。
“三弟勿動,休要驚擾百姓。”劉備抬手制止道。
下一瞬間,又有一支軍馬從城內沖出,領頭將領大喝道:
“魏延安敢造反,可識得我大將文聘?”
魏延冷笑一聲,“哼,大將文聘?前來送死罷了!”
話落,魏延挺槍躍馬,朝文聘廝殺過去。
兩方軍士在城下混戰,喊殺聲震耳欲聾。
與此同時,趁著城門大開,襄陽城內的許多百姓偷偷跑了出來,徑直朝劉備的方向而去。
戰場上刀劍無眼,跑出來的部分百姓不慎遭受到不小的傷害。
襄陽百姓如此舉動,蘇毅倒是也能理解。
劉琮年幼懦弱,蔡瑁屠殺平民,這怎能讓襄陽的百姓信任他們?
“本欲保民,反害百姓,我寧死不愿入襄陽?!?
劉備長嘆一聲,當即調轉馬頭。
聽到這,蘇毅心頭暗嘆道,看來這場大逃亡,終究還是免不了。
不是蘇毅不愿再去勸劉備,而是他知道,劉備已然打定主意,多說已是無益。
“主公,速棄襄陽,江陵乃荊州要地,我等可先轉走江陵,取江陵為家。”諸葛亮略一思索,沉聲說道。
“好!我們走!”
劉備最后扭頭看了一眼襄陽城,隨后躍馬揚鞭,疾馳而走。
軍士與百姓跟在其后。
浩浩蕩蕩的隊伍再次啟程,從襄陽城下掉頭,轉道江陵。
由于襄陽百姓的加入,隊伍又變得龐大了一分。
蘇毅騎在馬上,看著尚在殺敵的魏延,心中不由暗道:這一次,劉皇叔可是把你坑了。
……
……
黃昏時分。
襄陽官道。
一片郁郁蔥蔥的密林出現在道路南側。
“主公,前面就是劉荊州之墓?!敝T葛亮指著密林,朝劉備開口說道。
劉備微微一愣,隨即翻身下馬,“帶我過去,我要親自祭拜我兄?!?
頃刻。
劉表之墓前。
劉備伏地而拜。
蘇毅與諸葛亮、徐庶、關羽、張飛、趙云等人站立兩側,皆默然不語。
“弟無德無才,辜負兄之重托,罪在備一身,與百姓無關,望兄長在天之靈,垂救荊襄之民!”
說到一半,劉備望著墓碑上“荊州刺史劉表之墓”這八個字,不禁掩面痛哭。
一旁圍觀的許多百姓,見劉備痛哭流涕,不由紛紛淚下。
“兄長,你若是活著,該有多好。你我一同抗擊曹軍,百姓也不會受今日之苦?!眲渖跏潜?,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那樣,不停的掉了下來。
諸葛亮只是深深地注視著劉備,臉上露出濃濃的不忍。
蘇毅看著劉備痛哭,看著百姓落淚,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劉備這一哭,是為死去的劉表傷心,是為自己的處境感傷,是為萬千百姓扶老攜幼、拖家帶口,帶著鍋碗瓢盆跟隨自己逃命而黯然神傷。
蘇毅在想,大半生流離失所,假如這一悲慘景象在自己身上上演,自己還究竟能不能扛得?。?
“劉皇叔,我們愿意跟著你。”
“我們心甘情愿追隨劉皇叔!”
百姓爆發出陣陣吶喊。
劉備面露動容之色,他站起身,環視著百姓,慨然道:“好!好!好!我們一起走!”
就在這時,一匹快馬自遠方奔來。
馬上騎士飛速下馬,急聲說道:
“稟主公,曹操大軍已進駐樊城,正在使人收拾船筏,即日就會渡江趕來?!?
聽到這個消息,蘇毅心頭一驚,曹操的大軍速度好快。
這才過去多長時間,樊城竟然也被占了。
“大哥,今攜帶百姓二十余萬,日行十余里,這般速度何時才能到得了江陵?倘若曹兵追來,我等該如何迎敵?”張飛來到劉備身旁,面色急切,粗聲說道。
“主公,江陵乃是荊州要地,地處險峻,城池堅固,錢糧充裕,足以拒守。不過,江陵路遠,現下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敝T葛亮面帶憂色,沉聲說道。
一眾將官紛紛開口:
“是?。≡摦斎绱??!?
“為今之計只有暫棄百姓?!?
去往江陵之路,同行軍民二十萬之眾,其中不乏老弱病殘之人,他們行動遲緩,根本走不快。
另外,還有大小車數千輛,裝載著百姓的糧草、物資。
即便如此,挑擔背包者仍舊不計其數。
正是因此,前進的速度最多也就一日十余里。
江陵路途遙遠,按照這個速度,著實堪憂。
眾人紛紛勸諫劉備放棄,只有蘇毅默然不語。
劉備不禁看向蘇毅,開口問道:“懷恒,你為何不像其他人這般,勸我舍棄百姓先行離開?”
蘇毅沒有思考,脫口而出:
“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主動歸附,我們豈能棄之于不顧?”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蘇毅知道,就算他開口相勸,讓劉備率領輕騎先走,劉備也斷然不會答應。
索性,就干脆順著劉備說好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說得好!”劉備眼睛一亮,精神大振:“若想成就大業,必須以取得天下人心為本。”
接著,劉備高聲呼喊道:
“今日百姓追隨于我,我愿與百姓同生共死,也決不拋棄!”
周圍的百姓聽到劉備這么說,臉上莫不露出傷感之色。
人群傳出陣陣高呼聲:
“我等雖死,亦愿追隨皇叔!”
見到此等情景,諸葛亮等諸人也就停止相勸。
其實,劉備攜帶百姓逃亡并不能說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一來,以民為本、仁愛百姓是劉備用來指導自己行為的最基本的思想特征。
如果違背這一點,劉備心中的信念就會轟然破碎。
而一個人如果失去信念,終將難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