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大陸的高考試卷是由兩部分組成的,3600分的基礎題和3600分的附加題。當然了,如果目標不是進入新世界,只做基礎題就足夠通過高考了。
因為附加題所考的范圍,就是普通大學才開始教授的知識點。
但是,包括第一道院在內的那幾所特殊大學不一樣。作為培育進入新世界的后備力量,他們的要求自然十分的高,要知道,起初,新世界可是只對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開放的。
這也是嚴遠一定要考第一道院的理由。同時相對于其他幾所學校,第一道院更適合嚴遠。
同時,也不僅僅這就是特殊的院校才會關注高考的附加題德豐,即便不是以這幾所大學為目標的考生,做附加題也大有裨益的。附加題得分越高,在后面復試中優勢便越大,畢竟附加題已經是大學所需的知識點了。天才在哪里都受歡迎。
休息完畢,嚴遠開始繼續做題。為了防止考生好高騖遠,考生必須先將3600分兒的基礎題做完,提交后試卷才會顯示附加題的題目。
前面的基礎題自然是難不到嚴遠的。不過,龐大的題量,繁雜的知識點,也著實讓嚴遠付出了不小的精力。第一天的時間全用盡才將十套卷子全部寫完并提交。
14小時的高強度做卷,也讓嚴遠精力憔悴十分疲憊,匆匆的扒了兩口飯,便倒頭就睡,一覺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打個哈欠伸個懶腰,嚴遠睡得十分舒坦。起床后嚴遠隨意的扒兩口飯,讓自己不至于產生饑餓感,便開始繼續考試。
除開歷史的九門課程分別是:五行理論學、功法理論學、煉體理論學、大道基礎理論學、人體結構學、能量理論學、能量應用學、陣法理論學、陣法應用學。
在這九門課程中,嚴遠也不是哪項都深研過的,其實一大半的課程嚴遠都并不算了解。不過嚴遠有著明確的目標,所以他在此前的十年中,他已經認真的攻讀了特定的三門課程。陣法理論學、陣法應用學和人體結構學。而在能量理論學和能量應用學嚴遠破有天賦??上б驗槿狈耐緩胶徒虒?,這兩門課嚴遠只學了些皮毛,多少應該能那個幾十上百分。
思路清晰,附加題首先寫人體結構學,這門兒課程記背多過理解,相對而言要簡單些。
做附加題的過程就遠不如昨天做基礎題那般勢如破竹了。時不時的卡殼,讓嚴遠清晰明白自己并不優秀。而有一些細枝末節的考點,也讓嚴遠發現自己的記憶還遠沒到過目不忘的地步。
兩個小時后,嚴遠將記憶清晰的題目都寫完后便不多做糾結,拿出陣法原理學來。
陣法原理學的試卷就和人體結構學相差甚遠了。書本上對同一套陣法,在不同的章節中,不同學說的大師解讀都完全不同,甚至有時還前后矛盾。因此,這門課也是嚴遠花費時間最多的課程。
好在考試并不要求實戰,依舊只是卷面考試而已,這樣也就不需要去考慮其他學說的影響了,連坐幾題后,嚴遠發現出題人似乎有意在甄別考生所傾向的學說,前幾題給出的示例都是在解讀方面有很大爭議的陣法,大致掃了一眼試卷后面的題,嚴遠決定以‘歸一’學說為根基進行答題,雖然這并不是嚴遠最青睞的學說,可卻是嚴遠最能理解的學說,有些別扭,但事實如此,嚴遠也不知道為什么。
嚴遠跌跌撞撞的寫了一個下午,足足做了3000分的題,可惜嚴遠也不敢保證準確率。
休息了一會兒,吃過晚飯,嚴遠回頭重新審視人體結構學。換過腦子后的嚴遠寫起題來又變得得心應手了。還找到了自己之前寫下的幾處愚蠢的錯誤。
晚上11點,停筆睡覺。
第二天早上六點,嚴遠從床上爬了起來。八成是因為心中有事,思考著沒有解答出的難題,導致嚴遠昨晚并沒有睡好,早晨起來腦子還是嗡嗡的。
磨刀不砍柴工,吃過早飯后嚴遠靜坐了半個小時,直待自己思緒正常,才開始最后一天的考試。
先掃了一眼陣法原理,發現對于沒做的題目還是沒有什么思路,于是便將陣法原理放在一邊,拿出自己最擅長的陣法應用學來。
把陣法應用學放到第三天早上考,是嚴遠早就定下了策略,目的就是給最后一天自己樹立信心,當然要是出了意外那也沒有辦法咯。
好在陣法應用學的開頭幾題,并沒有超過嚴遠的知識范疇。就在嚴遠看完題的那一刻,他都覺得今年的陣法應用題出的簡單了。三個小時時間,嚴遠就一口氣做了2000多分的題。剩下的題涉及到了陣法在復雜的系統和大型設備的應用中了,這是嚴遠沒有學到的知識。所以嚴遠果斷放棄,吃飯休息。
吃完午飯后,嚴遠精力并沒有恢復太多,不過時間不多了,而且有把握的科目都搞定了,嚴遠也就不準備繼續休息恢復精力了,直接將能量原理和能量應用拿過來一塊兒做,相互對照著,看看是否能夠有更多的思路和啟發。
寫了一個多小時,嚴遠又將五行理論的試卷也拿了過來。果然,這三門課的基礎知識相互涵蓋,甚至頭幾題都相差不大。
三門課各寫了百十來分的題后。也到了最后時刻。考試最后還剩三個小時,高考就要結束了。
疲憊的嚴遠隨意的吃了些東西,讓自己沒有那么饑餓和困頓,便又將人體結構學和政法原理拿了出來。后三個小時能做多少做多少。
當~當~當~。
“高考結束,請各位考生立刻停止作答,將考卷放歸原處,考場將于兩分鐘后關閉,請各位考生做好準備,文具可以留下,也可帶走?!?
隨著頭頂的聲音響起,嚴遠放下筆,整理好試卷。
看著眼前已經寫滿答案的試卷,嚴遠信心十足,第一道院,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