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初秋在西紅柿棚里套種上了紫蘇,她盤算等過完麥收,就出去學做煎餅和燒餅。那時女兒也放暑假在家,不用上學,還可以和弟弟玩。可她又不知道上哪兒去學。
有一天初秋從電視廣告里看到本市的一所技術培訓學校的招生廣告,在那兒設有糕點班和面食班,她看后為之心動,記下了那所學校的電話號碼。她叫王福來騎摩托車帶她到鎮上的公用電話處,撥通了那所學校的電話。
這是初秋從小到大第一次打電話,她激動的手有點發抖,內心突突的跳得厲害。她向對方詢問了一些糕點班和面點班的學習情況,握電話的手已經抖的不行,因為她太緊張了。
直到對方邀請初秋到技術培訓學校去參觀,她這才答應著如釋重負地放下了電話。
初秋要王福來陪同她到那所技術培訓學校去看看。
到達那里的服務大廳時,服務人員上前熱情的接待了他倆,領他倆參觀了培訓現場,并告訴他倆一些關于學習糕點班和面點班的情況,包括吃飯住宿等等。令她遺憾的是從服務人員口中得知這兩個班好像都不教怎么做煎餅和燒餅,不過她還是覺得只要是做吃的就行,總有適合加紫蘇的吧!
最后初秋選擇了糕點班,和福來商量后決定先報上名,等這期學員培訓結束,下期就來學習。
告別技術培訓學校的服務人員,鄭初秋興奮的和王福來踏上了回家的路。
技術培訓學校離鄭初秋家只有四十公里遠,吃住在學校,每個星期六下午回家。
雖然去學習一個月,可孩子是母親的牽掛,鄭初秋更是如此,從小兩個孩子一天也沒離開過她,她有點不舍,她想為家安一個電話,也好知道孩子們在家的生活情況。
不巧的是,鎮上安電話的人告訴她村里的穿線管已經穿滿,電話線接不進來。鄭初秋對王福來說:“那怎么辦呢?村里安電話那會兒,我們用不著它,現在用著了,卻安不上了。”
王福來說:“那也沒有辦法,早安我們也舍不得那部分錢呀!”
“哎,”初秋嘆了一口氣,“要不咱也去買一塊手機,就是太貴了。現在有很多人買上了手機,拿著手機出門可方便了。”
福來聽后忙說:“那也行,咱明天就去手機店看一看。”
鄭初秋答應著朝福來點了點頭。
第二天,吃過早飯,他倆一起趕到了鎮上的手機店,手機店的老板給他倆介紹了幾款手機,最后他倆相中了一塊八百塊錢的手機,在這個手機店里這已經是很便宜的了。
他倆詢問了這塊手機的一些使用方法,最后鄭初秋一狠心掏錢買了下來。要知道,她報的糕點技術培訓班學費才八百元錢。
技術培訓學校很快開學,鄭初秋帶好學費和生活費,戀戀不舍的告別了王福來和兩個孩子來到學校。
老師是一位看上去四十出頭又非常文雅的中年婦女,她扎著馬尾辮,戴了一頂白色的帽子,穿著一身技術培訓學校的白色校服。她滿臉微笑著給每一位新到的學員發放了一身服裝和一個筆記本,然后教學員們做糕點的理論,并讓學員們親自動手和面做了起來,用烤箱烤出了一爐爐香噴噴的糕點。
聞著糕點甜絲絲的香味,鄭初秋感覺渾身都有勁。
中午下了班,初秋給王福來打了一個電話,詢問了一下兩個孩子在家的事情,并告訴他自己在學校的學習情況。
第二天在忙碌中很快過去。
傍晚時分,鄭初秋又去給王福來打電話,她撥了號等了很長時間也沒打通,只好失望的離開,晚上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她不知道兩個孩子睡了沒有,王福來在家能不能照顧好他倆,后來她想的困了慢慢就睡了。
幾天過去了,鄭初秋每天往家里打給福來的電話都沒有接通。她盼望著星期六的到來能快點回家。
晚上,初秋跟學員們出去逛街的時候,看見了一件紅色小汽車玩具,她想到鄰居的兒子有很多汽車玩具,自己卻從來都舍不得給兩個孩子買,這次出門,自己不在孩子身邊,一定給兩個孩子買一件回去,這樣福來也好哄孩子玩。想到這些她掏錢給孩子買了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