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岙是溫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不大,四周青山環(huán)繞,山也不高。麗岙鎮(zhèn)就在青山的懷抱里。三年前我來到這里,意氣風(fēng)發(fā),開始我新的生活。
我是一名老師,常常站在學(xué)校的二樓走廊向遠(yuǎn)處望,遠(yuǎn)處是幾座清秀的山,不胖也不瘦,恰到好處。晴天的時候山的清秀,秀的你一片清爽。煙雨蒙蒙時,山間霧氣繚繞,有時讓你不禁暇想,山里是不是真的住著神仙。近處是一片田野,麥苗返青時節(jié),滿眼都是綠色,有時還能看見幾個莊稼人點綴在其間。我的右面是一戶人家,木柵欄里圍著三間草屋,院里還有四五棵柳樹。夕陽西下的時候,草屋就升起裊裊的炊煙,一條小黃狗在家門前歡快的跑來跑去。冬天在麗岙很少下雪,可今年麗岙這個小鎮(zhèn)的山上竟然下了雪,鎮(zhèn)上卻陽光溫暖,也真是奇景,你真摸不清麗岙的脾性啊!
出了學(xué)校的門,向左走,是一片居民區(qū),這里的房子古色古香。白墻,黑瓦,青磚,還有飛檐。典型的江南特色。長長的、窄窄的小巷讓你自然想著是否會真的碰上一個打著油紙傘,像丁香一樣的姑娘。
走過小巷,突然就到了馬路上,奇怪的是在小巷里卻安靜的很。馬路不寬,街也不長,卻停著亂七八糟的小汽車,車子過處便一陣塵土飛揚。街兩旁都是些小商鋪,貨物也是雜七雜八的堆著。仿佛一下就到了另一個世界。不過如果你注意的話,在兩三千米不長的街上,你會發(fā)現(xiàn)在這些不起眼的商鋪之間有很多的有個性的咖啡屋,這些咖啡屋是那些年輕時在歐洲打工的本地人賺足了錢,年老后落葉歸根回到家鄉(xiāng)開的。他們不僅帶回了錢,也帶回一種生活方式。“老榕樹”“畫啡”“19座”聽名字你就想進(jìn)去坐一坐,一杯卡布基諾,一個人,就可以在那發(fā)呆一下午。也可以叫幾個人坐在咖啡屋二樓的陽臺上曬太陽,品著咖啡或茶,隨便的胡扯一下午。
麗岙的茶堂公交站,一到下午,馬路的兩邊就各有一桌打撲克的人,四個人打牌,卻有一群人在看,他們好像都很清閑。不過繁華的都市因為有他們在,仿佛又可愛的多了。
近年,麗岙也開始建二三十層的樓了,聽說幾千畝的肯恩大學(xué)也正在建,一片片的居民區(qū)都在拆遷,現(xiàn)代都市的文明開始向這里傾斜,老百姓的日子也更加方便。
可惜我要離開這里了,離開我朝夕相處的學(xué)生們,他們今年就要高考,若干年后,當(dāng)我再次回來的時候,那三間草屋,那條小黃狗,那難見的雪山,還有那些有個性的咖啡屋,還有那一群圍著看打牌的人,還有那些似懂非懂、淘氣的學(xué)生………你們是否都還在?
我知道美好的東西總會逝去,天下也不會沒有不散的宴席,我也知道我們要向前看,可今夜我的眼里為什么還滿是淚水?
麗岙,我會記得你,像記住我的名字。麗岙,再見了!
我的麗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