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還是有眀事理的
- 明末亂世,我成了大順皇孫
- 下一站向右
- 2142字
- 2022-02-21 18:55:43
“啊……”
馬順驚奇是老李頭竟然是一心想見的亳侯。
章曠吃驚的是在這種情形下見到了大順軍北路統帥。看他們親昵的神態,不是兒子,也是重要子侄。
這不僅是雙重暴擊。對章曠來說這是轟炸,這是核攻擊,當然這不是章曠的想法。文人的自尊心讓他氣血翻涌,喉頭一甜腦袋一蒙“哄”的暈了過去。
大家趕快七手八腳把明使章曠送回大營。
今天是個什么日子啊!
原本就是去相個親,以前世的心態,拗不過家長或親戚的勸說就出席一下,吃個飯或者喝個茶聊一下。禮貌一點留個微信,以后可能永遠不聯系。
沒想到啊沒想到,自己小坐了一會,終身大事沒了。
還得給解釋兩個兄弟韋三“胖子”的詰問。
一直想勸說亳侯忍辱負重,為了民族大義,聯明抗清。可是找到亳侯了,想聯合的明使讓自己氣暈了。
好亂啊,好煩啊。馬順認認真真反思自己,這得修正計劃啊。
這是在送暈倒的明使回營的路上,老李頭呃現在是老爹了,給詳細講了崇禎七年興安州車廂峽之圍中李順為質,然后失蹤,蹤跡皆無。馬順也對照講到自己以前的事一點也想不起來,等自己能記憶的時候,已經開始在關中流浪。
當然也講到自己之所以叫馬順,一隨義父姓馬。二呢是自己流浪時貼身小褂繡有一個“順”,小褂呢是蜀錦,看起來價值不菲,看來是父母希望自己順利順利,所以就叫了馬順。
老爹噌一下又蹦有跳的,這是你奶繡的,你奶繡的。一下不見人影了。
馬順被領到內寨的一座大帳前,看來這里就是核心老營。大帳之前,豎著一桿迎風招展的大旗,上書一個斗大的“李”字,兩排高大的親兵身披重甲,手持長刀威武的站在賬前。
進的帳來,很是寬敞,只見兩排座椅,上首一個案幾,老爹坐在案幾后面笑。看來這就是中軍大帳啊!此時此景下,馬順也學古人對著老爹彎下腰拱了拱手。
“孫子耶,孫子!”
屏風后面奶奶轉了出來。
“奶奶!”
“今天才是真正的認祖歸宗,你知道嗎,你那個小褂是我給你裁剪的,也是我一針一線繡的順字,還在嗎?”
“在的,在的,在義父老家,我已經叫人取了”。
老爹接口道:“已經不重要了,現在你已經是我兒子,李順!”
“哈哈哈哈哈哈”已經掩飾不住的哈哈大笑。
“孫子,你知道為什么在這讓你認祖歸宗嗎?”馬順現在已經是李順了,趕快正了正身形,認真聽。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這認祖歸宗就是說你是十萬兒郎的主心骨,前陣我說大事你們男人做主,現在你要做起主來,做起十萬兒郎的主。”
“是,是,是”李順一下感到自己的責任。以前可能幾百,幾千的人要自己負責,雖然自己胸懷天下,但是現在一下子做幾十萬人的主,自己的擔子不小。
“在哪,在哪,哈哈哈哈,聽說咋孫子找到了”。
人未到,聲先達。帳外一個身著鎧甲,膀大腰圓,滿臉絡腮胡的大漢帶著隨從龍行虎步跨了進來。
“這是你三爺,高一功。”李過趕忙站起來,看來在北路軍中高一功不光輩分大,受到李過的尊敬是實實在在的。
“三爺!”“像,真像,這活脫脫‘闖王’翻版啊!”
這個“三爺”高一功噼里啪啦不給李順說話的機會:“你知道你為啥叫李順不,是闖王親自取得,你丟了,最傷心的是闖王!后來建國叫大順,肯定是惦念你,可笑那些個文官還擬了好多個國名,一開始你爺已經想好了。你爺太慘了,該死的張狗子,袁瘸子這些人,咋能叫闖王單獨外出呢?這些殺千刀的?”
“行了,行了。今天高興的日子。不是不讓你提那些掃興的話嗎?”
“是,姐”。高一功向高皇后拱手道。
然后就是擺酒慶團圓。李順拒絕了搬到核心老營,理由肯定是訓練親衛啊,學堂講課啊,當說到就近照顧莊稼。就沒人堅持了。
明使章曠還是走了。李順估計這個時候他求見李過,還是能見到的。文人骨子里的清高,傲氣就不適合做使臣。
在這個國破天下興亡的關鍵時刻,不是應該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嗎?罵幾句這點挫折都經受不住。
李順在學堂外堵到了吳花。兩人沿著田埂慢慢的走著。吳果形影不離的跟在后面。這姐弟,還真是無花果。弟弟是姐姐的忠實護衛。
為了打破尷尬,李順先開口:“你們姐弟這名字,還真特別——”
“我爹取得,說北方不常見,讓別人一聽就知道我們是南方孩子。”還真是落落大方,吳花也不扭捏。
“我聽說你認祖歸根了,現在是李順了,恭喜啊。”
“李順馬順都是我,跟是誰的兒子沒關系。我找你是想說奶奶指婚的事——”
“我爹當初把我放到老營就有意讓奶奶給安排婚配,所以全憑奶奶做主。”
“你說你們是南方的,我聽你口音是關中的腔調啊?”
吳果強著答道:“奶奶沒給你說嘛,我爹是關中涇陽的,我們從小在福州長大。”
“呃,我還第一次知道。你們這是——”
“我們還沒回過家,我爹已經回去了,聽說有大姨娘,不方便。”吳果到也老實。
李順能想到,看來是外室所生,不方便帶回家鄉。至少或者要得到家族認可,才能歸家。
李順不知道怎么往下說。
說自己有女朋友,你不要等我了。可自己沒有女朋友啊,哪怕形式上這些兄弟姐妹都已經認可大師姐是自己的媳婦。至少現在沒有婚約啊!
吳花全憑奶奶做主,而奶奶又是葫蘆僧斷糊涂案。
李順也不知如何是好。
堵牧游來了。
這位輕車簡騎的湖廣巡撫算是晚明不多見的幾位明事理的人之一。
堵牧游不愧是南明官員中最具戰略眼光的政治家,他深知明朝官軍雖多,將領和士卒都已腐敗至極,要支撐抗清大業唯一的辦法就是依仗農民軍。
他到今天才來,也是和湖廣總督何騰蛟的政治齷齪有關。這些政治投機者把聯合農民軍當成權宜之計,內心里往往對農民軍深懷敵意。
郎有情,妾有意。很快大順北路農民軍改編為“忠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