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三 錦衣衛指導員的誕生
- 開眼界要從初唐抓起
- 后山下的小胖子
- 2115字
- 2022-04-17 00:03:14
在給李二灌輸了底層士兵的重要性之后,李二私下迅速開展了一系列的小型勞軍行動,尤其是針對麗競門和玄甲軍,這兩支隊伍可以說是他的眼睛耳朵和貼身匕首。
楊慶這邊,也沒有閑著,繼續強化著對指導員的訓練。
“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別人就會去占領。這是我們今天這的課程也是最后一堂課的主題,大家記一下。”
照例開始今天的第一課,楊慶已經把《封神榜》講完了,同時簡體字也講的差不多了,現在該總結總結了。
今兒上課,楊慶就把這句經典名言寫在了黑板上。
沒錯,這段時間求索院又搞出了不少“黑科技”,楊慶也獎勵提拔了好一批工匠,在求索院內部設立了一份獎懲升遷制度,也是通過精神、物質的雙重激勵,工匠們給他搞出了不少好東西。
不過之所以這個黑科技是打引號的,那只是因為搞出來的都只是后世一些機械層面或者非常基礎的玩意兒,缺點還非常大。比如,研究火藥就因為不穩定死了好幾個人。
但是,在這一點上楊慶充分發揚了唐代落后的奴隸制度精神,他給求索院購入了大批異族奴隸,然后天才般地結合后世韃清和帝國主義分子在某些制度上的優點,創造了唐代的包衣制度。
讓求索院的主簿啊,少丞啊,工匠管事啊簡拔奴隸內部的一些表現好的聰明的人,收作包衣,至于后面,你懂的。
總之一句話,死了幾個異族而已,灑灑水了。甚至于楊慶知道死了奴隸這件事,都是他特意問的。
畢竟,研究火藥不出事不正常。
話說回來,這段時間給準指導員們講故事,楊慶也不是光講故事。
故事的內心是楊慶魔改了前世各種電影電視劇小說等以后,揉進去忠孝節義和建功立業的核心。
他要把這批準指導員派出去,影響錦衣衛,然后錦衣衛作為軍官種子再影響大唐的軍隊。
等到軍隊都受他的思想影響了,李二這邊也通過幾次談話埋下了擴張的引子。
再加上歷史上大唐本來就非常富有擴張性,噢,嚴格來說楊慶不是要給他們增強擴張性。
而是給底層人增強自主權利,挖皇權的根基。
開玩笑,作為接班人出身的楊慶,對皇權的唯一認同就是,中國太大了,大到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核心來凝聚廣袤的國土。
這一點看現代的地域黑就知道了。
回到課堂,楊慶正在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例給眾人講解時,一個侍衛領著一個內侍急匆匆地跑過來。
“小侯爺,小侯爺,圣人待會要在兵部召開軍議,傳話讓您過去呢。”
聽到這話,楊慶神色一喜,柴紹回來有幾天了,這段時間李二一直在忙著跟世家扯皮,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一直沒見動靜,今兒終于要開干了嗎?
“什么時候?我還沒講完課呢?”
內侍臉上一愣,啥情況,圣人要軍議難道你不趕緊過去等著嗎?
楊慶也愣了,你這通知開會難道光有個會議地點,時間呢?
兩人王八對綠豆,大眼對小眼瞪了半天,內侍才期期艾艾地開口:“小侯爺,您得趕緊過去等著開軍議啊。”
楊慶見他這表情才反應過來,敢情是讓我過去等著啊。
頗有點兒意興闌珊地揮了揮手:“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參加軍議也就是旁聽,遲一點沒什么。我上完課就過來。”
讓老王把懵逼的小黃門送走,楊慶繼續他的講課。
因為要參加軍議,楊慶也加快了速度,趕緊把這個例子給大家剖析清楚之后就開始總結了。
“諸位,經過這么多天的相處,我相信你們已經了解了,你們現在是在參與一個怎樣重要的事件。告訴我,你們相信錦衣衛會成為未來的天下第一強軍嗎?”
“我們相信!”
回答楊慶的是一道整齊劃一的聲音,盡管有一些尖利,但是已經頗具幾分豪氣了。
經過楊慶這么久的教導,把高力士,鄭和,張敏,魏忠賢等眾多后世名氣甚大的太監拿出來當榜樣,把十常侍事件背后皇權和世家爭權奪利剖析清楚。
這群內侍心中已經樹立起了內侍一樣可以輔助皇權,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心態,再加上楊慶這些天跟他們同吃同住。
具體點說,這群內侍走路現在已經是挺胸收腹頭抬高了。
“很好,我相信你們將是我大唐的鄭和,張敏……來人,把東西帶上來。”
話音一落,早有準備的王德才令人帶了幾個箱子過來,箱子里是一份份資料。
錦衣衛兵源所在的幾個衛,通通都是出身長安周邊的幾個縣的。
標準的關中子弟,大唐的基本盤。
楊慶找李二要來了這些兵所在的一些村的相關資料,他準備效仿后世電視上看到的點對點貧困戶幫扶,讓這些內侍一人負責兩個村,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去了解這些兵的家庭情況。
他們家里有多少人,生活水平如何,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怎樣?
等到錦衣衛名單出來以后,他們可以迅速認識士兵們,了解他們的情況。
把資料親手發放到每一個人手中,楊慶回到講臺上。
“七天內,我要你們每個人了解清楚自己負責的村的情況,具體要求資料上面都寫了。當然,我希望你們能做到更多。”
“能!”
又是一陣齊聲聲的回答,他們的眼神充滿了堅定。
楊慶看到這里,他毫不懷疑這群內侍這七天會吃住在村里,走訪每一家每一戶。
老實說,七天著實緊了一些,這可是整整五個衛,不過沒辦法,楊慶也不知道具體哪些人會選拔上來,只能挑一些村子去走訪了。
“報告”,一個身形頗有些修長的內侍舉手了。
楊慶看過去,是劉真,一個很聰明的內侍。
“說”……
“小侯爺,這七天晚上我們可以不回宿舍嗎?”
“你想住在村里?”
“是的,七天太緊了,學生想多調查多了解一些。”
楊慶點點頭,“你們呢?”
所有人都站起來了,沒有說話,但是意思表現的很明顯。
“很好,你們的態度讓我很滿意。七天后交一份調查報告來,我會交給陛下親自審閱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