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思想的高地我們不去敵人就會去
- 開眼界要從初唐抓起
- 后山下的小胖子
- 2162字
- 2022-04-02 01:01:00
關于錦衣衛(wèi)的設定,其實遠遠非一支強軍那么簡單。想建強軍還不容易,直接收羅工匠,花大力氣瞄準火藥和鋼鐵研究就行了。
但楊慶要的可不是曇花一現(xiàn)的強大,他要的是楊慶死了之后剩下的一百多年大唐還能夠穩(wěn)步增長開拓全球,這可就麻煩了。
所以,錦衣衛(wèi)更多是要作為一個軍隊種子,從這里訓練出軍官然后擴散,再加上忠烈祠。
大家都是唐軍,憑什么錦衣衛(wèi)有忠烈祠?十二衛(wèi)看了不眼饞?
同時,忠烈祠也不僅僅只是個祭祀的地方,忠烈祠說的可是逍遙子回來之后要主持禱告的,換言之忠烈祠是道家的。
同時,楊慶也不能經(jīng)常呆在忠烈祠,那是不是得有一個常務祭司,是不是下面還得建分祠。道教可是大唐的國教,大唐拜的可是昊天上帝,李二有事沒事也是要去拜昊天上帝的。
錦衣衛(wèi)里建忠烈祠,后面十二衛(wèi)乃至大唐全軍建忠烈祠。這是不是有點兒教領導軍的味道。
錦衣衛(wèi)本質(zhì)上還是軍官種子,楊慶遲早還要建軍事學院的。
至于朝堂就不必說了,楊慶遲早要爬上高位的。
所以,楊慶要做的就是教政軍學……后面你懂的。
在幾個衛(wèi)安排下訓練計劃后,楊慶并不是沒管了,內(nèi)侍的訓練他是親自抓的,開玩笑,內(nèi)侍可是指導員,思想工作不親自抓那是要天打雷劈的。
“以后國這個字,就這樣寫……”
在求索院一側一個寬大的院子里,楊慶弄了個露天教室在教準指導員們簡化字。
《孔乙己》諷刺了很多,其中一點就是中國古代紛繁復雜的寫法,一個茴字四種寫法,一個國字竟有四十多種寫法,“囯”“圀”“囻”“囶”……
有一個小插曲應該提及,也就是“口”中有“武”和“八方”的“國”字。
這兩個字都是出后女帝陛下統(tǒng)治時期,咱們這位女帝一生好像是跟漢字杠上了,樂于造字。
其中最讓大家熟知的便是日月當空的“曌”字。
那這兩個“國”字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個叫尋如意的官員給女帝上了一份奏折,聲稱“國”字中有“或”字,為惑亂天象之意,非常不吉利。
于是就建議“口”中的“或”改為“武”字,以此鎮(zhèn)壓之。
女帝聽了以后覺得很有道理,而且把“國”字中的“或”字改為“武”字且是自己的姓,正合她的心意,一聲令下全天下照此執(zhí)行。
哪知這個新字剛用了一個月,又有人說:這“武”字在“口”中,這同“囚”字何異?
該字極為不祥,這一句話好像點醒了女帝,她覺得所言極是。
于是又一次召誥天下“國”中“武”字改為“八方”變?yōu)椤皣蟆弊帧?
女帝認為這“八方”有威震八方之意,且能向外無限拓展,與“武”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總之,女帝堪稱倉頡第二,為一個字而反反復復,也是醉了。
唐代的寫法雖然沒有那么多,但是依然是極為不利于學識推廣的。
世家為了思想統(tǒng)治、學術統(tǒng)治或者政治目的編造篡改書籍文字的現(xiàn)象特別嚴重,比如老子的《德道經(jīng)》后來就變成了《道德經(jīng)》。
特么的,文字這么重要的,皇帝造字也就算了,隨便張三李四就可以改文字,簡直是喪心病狂。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皇權對思想工作的認知不足,從而重視不夠。
有一說一,韃清是這方面做的最好的。
思想工作做的好,就代表掌握了話語權,然后才有資格說誰是好的誰是壞的。
但是,皇權對思想工作重視不夠,不代表世家們不重視。
所以,楊慶并沒有一上來就推廣簡化字。
先內(nèi)部小范圍推廣,等到李德謇把印刷術和造紙術研究出來之后,再慢慢跟世家奪權。
不得不說,李靖這個大兒子真的是喜歡奇技淫巧。他這個常務副院使做的非常好,楊慶只是提供研究方向,具體工作和求索院管理都是李德謇在負責。
不僅如此,楊慶還塞了好多二代進去,像尉遲寶琳、柴哲威都在里面負責相應的工作。之前的馬鞍,在楊慶的提示下,尉遲寶琳就自主的發(fā)現(xiàn)了各種馬術運動的不同,發(fā)明了高橋馬鞍,又在此基礎上分出了障礙鞍、騎乘鞍等。
楊慶正在給內(nèi)侍們教著簡化字,突然,一個尖銳悠長的聲音傳來:“圣人到。”
啊,李二來了?
一群人趕緊飛叉叉地跑出去,楊慶跑到院中只見李二拉著李承乾一臉笑容地走了進來。
“陛下,您來了,怎么也不說一聲啊。”
還沒等李二開口,楊慶先抱怨上了。之前李二說好的給他找了解突厥情況和懂突厥語的人,他倒是答應的很好,可是這一連幾天了都沒得到消息。
“哈哈哈哈,臭小子,朕去別的地方,人家都說是有失遠迎,你倒還怪朕不早點說?”
楊慶不滿地看著他,沒有說話,眼神幽怨地仿佛要滴出水了。
李二有點兒臉紅,他知道楊慶在想什么,前幾日因為南方一些事太忙了,這事兒隨口吩咐下去了就沒理了。
不過也主要是楊慶的要求太高了,了解突厥的情況,人家突厥吃什么穿什么草長的怎樣都要清楚,還要會突厥語的,一時間張阿難手下的人還真沒收集到多少。
“咳咳咳,臭小子,你要的人朕已經(jīng)找到了……哼”
楊慶這才轉怨為喜,“哎喲,陛下,小臣是擔憂有失遠迎,恐怠慢了陛下。您這一來啊,求索院是蓬蓽生輝,光彩照人,人杰地靈……”
“閉嘴吧你。”李二直接捂住了楊慶喋喋不休的嘴巴,然后直接走到了講臺上,拿起那本簡化字就看。
是的,李二是得到了簡化字的消息,才專程在朝會結束之后來求索院看的。
“簡化字合集”,李二輕輕地念了出來。
翻開第一頁,是一些常用字,有國、家、中、華……
第二頁開始,居然就是《精忠報國》的劇情了,不過李二對《精忠報國》的劇情是爛熟于心的,快速的翻了幾頁他明顯看得出是更加完善豐富的劇情。
抬起頭,詢問的目光望向了楊慶。
楊慶默默點了點頭,朝書房方向望了一眼,示意李二屋內(nèi)說話。
李二見狀,給了李承乾、張阿難等一個眼神就徑直朝書房走了。
“老王,你來繼續(xù)教大家。”
匆匆丟下一句話,楊慶也快步地跟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