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唐朝人吃方便面是什么感受?可憐天下父母心
- 開眼界要從初唐抓起
- 后山下的小胖子
- 4301字
- 2022-01-26 17:53:03
隨著日頭漸漸爬高,天氣也越來越熱。在路上經過和秦大牛的交談,楊慶裝出一副天然呆萌的樣子,旁敲側擊的各種打聽,總算搞清楚了這是哪里,又是大唐的啥時候。
原來現在是武德九年七月初二,當今圣天子乃是開國皇帝李淵。
剛才聽到這里,楊慶還是心里驚訝了一把,因為他依稀記得玄武門之變就是武德九年的事,具體啥時候記不得了,但是想來應該不久。
玄武門之后,李世民還做了兩個月太子來著。
而秦家村則是位于靈州城不遠的一個小村莊,村里大概有百來戶人家,秦大牛是村里的獵戶,早年還是當過斥候的人物。
等到了村上,秦大牛父子背著獵物和背包,沒有絲毫異色,但是楊慶早已累的氣喘吁吁。小半個時辰的路在這兩父子看來根本不遠,但是在如今楊慶一個10歲現代娃娃的身體看來就太遠了。
路上秦大牛還非要讓秦二蛋背了楊慶一段路,看著秦大牛一米八九的大個,二蛋才十幾歲就已經一米七的樣子,楊慶也沒多客氣,反正心里暗暗下了決心,等我賺到錢了一定報答他們的援助之恩。
進了村子,迎面而來的不是人世間的煙火氣,而是一股子屎尿的味道。這一點屬實是楊慶沒有想到,各種穿越小說也沒講啊,但是看了村里的環境,待進了秦大牛家里,楊慶似乎懂了。
他可以指著楊信發誓,他以前去鄉村見過最窮的人家恐怕也比秦大牛家好。破舊的兩間土屋,房頂上茅草和些許瓦混雜在一起,還有幾只雞鴨。
而秦大牛家據說還是村里稍微不錯的人家,秦大牛一家五口人,上面是秦大牛五十多的老母親,然后就是秦大牛和他老婆秦張氏兩口子。其實秦大牛現在只有一個兒子了,老大早年得病死了,現在就剩下個二蛋。
看著面前滿滿一碗糙米飯,上面還有一塊肥豬肉和一個雞蛋楊慶無語了。
一則楊慶雖然從小過的是窮日子,但問題是現代人再苦也不可能吃到這種糙米飯啊,食堂再差好歹白米飯和饅頭是有的,免費的白菜湯也是夠的。
至于那塊肥豬肉和雞蛋,其實還有點小插曲。秦大牛雖然上山打了獵物回來,但是這些都是要拿去賣錢的。肥豬肉是秦大牛逼著秦張氏去買的。
為什么是逼著?秦張氏不理解丈夫帶了個奇奇怪怪的小娃娃來,還要花錢給他買肉吃,家里已經很窮了,半大個小子每天還要吃那么多,老娘還病著,這個家已經很困難了。
但是秦張氏沒辦法,畢竟這個年代男人做主是天經地義,她也不知道后世那個男女平等的幸福時代。秦大牛拿打來的獵物去換來了肥豬肉,又從雞窩里摸出了兩個雞蛋。
說實話,楊慶真的吃不下去。一方面是這黑黢黃斑混雜糙米飯拌豬肉,沒有任何調料。他還看見秦大牛掏出了一個黢黑的布包,掏出一個黃黑色的塊狀物,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摳了一點加進飯里,又直接從鍋里舀了一點顏色不明的涮鍋水加進去。
但是更多的是秦大牛家貧困到擊穿楊慶底線的環境。
從小就缺乏疼愛的他在學校受盡同學欺負,在外面打零工受盡無良老板欺負,對偶爾來自極少數陌生好心人的關心特別珍重。也是老院長從小就對他耳提面命,做人要懂得感恩,記好不記仇。
還有,看著秦大娘滿臉的皺紋,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五十來歲的人的臉。楊慶不由得的想起來一下學校里那些保養的極好的女教授還有孤兒院附近不遠處的廣場每天跳廣場舞的大媽。
秦大牛殷勤的樣子,秦二蛋時不時的咽了咽口水,看著他碗里的滿滿的糙米飯,楊慶想起了之前在孤兒院過年的時候,弟弟妹妹看著桌上的雞鴨魚肉吞口水的樣子。
這泥馬差別太大了吧,自己看著豐盛的雞鴨魚肉吞口水和秦二蛋看著這種還有米殼子加了不知道什么玩意兒的糙米飯吞口水一個樣。
楊慶很難接受啊!
總之一句話,楊慶從小接受到的教育讓他無法心安理得的吃下去,可是不吃的話,又怎么對得起秦大牛一家的心意。
“這個,大牛叔,你剛才掏出來加的是什么調料啊?”
楊慶擺出了一副天然呆的樣子,好奇地看著秦大牛。
看著楊慶小萌臉,秦大牛呵呵地笑道:
“那是額之前在軍營里立功,隊正分給我的鹽呢。很精貴的,額怕你吃醋布吃不習慣。特地給你加了點精鹽呢。”
現代人楊慶很茫然地搖了搖頭,他看的清楚,那是像是不知道哪兒撿的石塊的玩意兒,是鹽?
醋布又是啥玩意兒?楊慶又好奇的問道。
“呵呵呵呵,小郎君先吃飯吧,待會再看看,許是小郎君世家大族,怕是不知道額們這下等人用的。看著白白嫩嫩的小胳膊,不知道是何等的大族才能養出來喲。”秦大娘滿臉慈祥地看著楊慶,見眾人不動筷子,笑呵呵地催了。
有了,楊慶想到了,現代人不理解古人的階級觀念,他也實在是不能接受這樣好到離譜的待遇,站了起來,把碗推到秦大娘面前:
“阿奶,我不是什么貴人,您是長輩,您吃。”
秦大娘當然不干,秦大牛看著也心疼,老娘一輩子沒吃過啥好的,之前家里為了老大能賣的都賣了,就吃的更差了。當下給楊慶吃肉,就只給了老娘一個雞蛋,也是想好好照顧楊慶不能得罪。
雖然莊稼人淳樸,但也不是傻的,畢竟被生活逼成這個樣子了,心中也還抱了少許期待。各種情感糾纏之下,秦大牛也沒說出啥話來。
突然,楊慶去從包包里翻出了五包方便面,楊慶轉過頭來對著秦大牛說道:“阿奶,秦大叔,不如你們嘗嘗我這個。這是我師父從外面帶回來的方便面,味道很不錯的。”
楊慶拿過方便面,又把那碗糙米飯端到一旁遞給蹲著的秦二蛋。
看著手足無措的秦家人,小臉一副堅定的說到:“阿奶,秦大叔,嬸子,你們試試我這個,既然我來打擾你們,就不要那么客氣嘛,來試試我的,不然我都沒臉待下去了。”
說完不等他們回話,楊慶一副主人家的模樣,讓秦張氏幫他弄了點熱水,將五包方便面煮在一起。煮了一小會兒,楊慶把調料包撕開放進去,混雜熱氣香味兒撲面而來,秦二蛋擠在一旁,后面秦大牛和秦阿奶也好奇的看了過來。
慶哥兒,這是啥啊,(╯▽╰)好香~~啊,額從來沒聞過那么香的味道,額鼻子都要掉了。
秦二蛋拉著楊慶,一臉陶醉的問到,旁邊秦大牛他們也是一臉的迷醉。
楊慶笑了笑,這叫方便面,忙的時候沒空做飯吃的。
你們應該沒吃過吧,來試試。然后盛了四碗面,先遞給了秦阿奶,然后給了其他人,最后給自己盛了最后一點招呼幾人坐下,儼然一副主人家的樣子倒是一點也不生分。
秦二蛋看了看秦大牛,見老爹點頭便慌忙吃了起來,才吃了一口就哇哇大叫,好好吃啊,這是啥味道。
秦大牛也開始吃了起來,但是秦阿奶和秦張氏卻沒怎么吃,雖然也是驚呼好吃,但是吃了一點就放了下來看著秦二蛋,那個樣子不言而喻。
三個人都剩了不少,秦大牛讓老娘趕緊吃,卻又把自己的和秦張氏的碗給秦二蛋。兩口子一臉滿足卻又很堅定的說吃不慣這玩意兒,讓秦二蛋別浪費了。
楊慶看著這一幕,眼眶不禁紅了。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他,從來沒有過被父母疼愛的感覺。父慈母愛,在他看來是多么遙不可及的事情。
反而是因為身體健康,小小年紀就在孤兒院承擔起了照顧別人的事情,二十幾歲的人生歷程多是關心別人和被人欺負,被關心的時候屈指可數。
雖然有個老院長無私關心他,但是老院長終究要照顧那么多人,孤兒院一攤子事情,而且也不知道楊慶在外面的經歷。
看著楊慶啪嗒啪嗒的流眼淚,秦張氏倒是慌了。莫非這小郎君舍不得這么好吃的方面面,也不知道這方面面是啥,名字奇奇怪怪但是味道卻那么好吃,莫不是傳說中神仙吃的。
對著秦家人的詢問,楊慶連忙解釋,說是太久沒見師父了,也不知道他怎么樣了。師父不會做飯,在家都是楊慶負責做飯的,所以吃飯的時候就想起師父了。
聽的這話,秦張氏倒笑起來了:呵呵,慶哥兒可真會說笑。你這小小年紀能做的甚飯。你們兩師徒吃啥。
聽到這里,二蛋倒是嚷了起來,這些剛才楊慶和他們回來的時候就已經講過了。
楊慶把現代用的電飯煲電磁爐這些通通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詞句講了起來,什么會發熱的鍋,可以自燃的爐子,然后各種物資可以從師父的一種叫快遞柜的神奇柜子里拿出來,想要什么只需要對著柜子說云神仙東神仙急急如律令就可以了。
這些話聽起來如果是現代人肯定覺得漏洞百出,但是配合著楊慶現代衣著和小娃娃外表卻不俗的談吐,秦大牛和秦二蛋聽起來那就是光怪陸離一團神奇不由得不信了。
剛才翻包包的時候楊慶數了一下,當時楊慶只買了兩大包方便面,一共就10小包,現在只剩下一半了。這些可是他打算去掙這一萬貫的本錢。
吃完了飯,楊慶不禁感慨萬千,他們把碗都舔的干干凈凈。沒有一粒飯掉了出去,楊慶對古代低下的生產力水平認識又深了一層。
秦大牛是壯年大漢,又是獵戶,家里也有十來畝田,尚且過的如此,不知其他人又如何?剛才回來的時候楊慶粗略觀察了一下四周,對于差的下限不斷被拉低。
待收拾好后,秦大牛要出去干活了。因為很久沒有下雨了,田里已經干的不成樣子了,所以秦大牛需要去給田里澆水,這也是剛才為什么秦大牛沒有把自己那碗面讓給秦二蛋的原因。他需要多吃一點,才有力氣去澆水。
這也是楊慶剛才尤為感動的原因,因為在這個時候人們一般都是喝稀粥的,除非要干活才會多吃一點,而且秦大牛還給他弄了豬肉和雞蛋。
想到這里,楊慶提出要跟著秦大牛出去看看,秦大牛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他想要仔細觀察一下村里,然后想想自己的一萬貫該怎么掙。
還有那個“改變他們的命運”到底什么意思?
他們指得誰,秦家人?
但是楊信好不容易從五維世界來到三維世界,又費盡心思挑了楊慶穿越回唐朝。
就為了區區一點錢和幾個古人?
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還給了一個月的時間限制,換言之,一個月后楊信必然會聯系他。
同時,楊慶也明白這是對他的第一個考驗。既然能找到他楊慶,未必就不能找到第二個可以穿越的人。
那可是五維生物啊,雖然不知道他那個世界為啥也有紅朝,為啥他還有個跟楊慶這個國家一樣習俗的名字。
而且通過楊信表現出的一系列神奇之處,這本事不是神仙也勝似神仙了。
一邊跟著秦大牛走,楊慶一邊東看看右瞧瞧,有一搭沒一搭的同秦大牛說話,心里默默想著怎么掙一萬貫。
回想以前看過的架空歷史小說,其實有很多是不靠譜的。
首先要排除的就是鐵鍋和騎兵三寶。鐵鍋這玩意兒,西漢就有出土,最早南北朝就有記載炒雞蛋。關鍵是這玩意兒在鐵器極為缺少的古代根本沒有大規模發展的基礎,不然為啥偏偏是鹽鐵專營呢?鐵鍋普及那都是宋朝以后的事了。
再說說騎兵三寶,這玩意兒楊慶曾經認真的去查過,國內曾經出土過魏晉時期的鐵馬掌,再根據這一發現去考證,出土地區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就有馬蹄鐵雛形。所以這玩意兒大概率也不靠譜,而且想掙錢賣這個也不合適。
不對,想到這里楊慶陡然醒悟,他的出現別人一查就是憑空出現,沒有任何官面身份他根本沒有做生意的可能。
同時,也沒有做生意的時間和本錢。最關鍵的是這里是靈州啊,靠近邊境了,邊境幾乎就可以等于戰亂和貧窮了。
那么到底通過什么法子可以在短時間內搞到一萬貫呢?
糖?鹽?酒?
問題是搞這些他也不會啊,楊慶雖然是理科生,但是又沒有親身去做過,雖然大概知道酒是蒸餾來的,糖和鹽都涉及到過濾知識。問題是搞這些都需要成本和工具,楊慶想了想自己的動手能力再看了看周邊。
楊慶快絕望了!!!
唐穿新手村村長程咬金你在哪里啊,你不是最喜歡喝酒賺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