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明正典刑與把控輿論

冒辟疆抬頭看見崇禎后,很是一驚。

但他可不敢在崇禎面前,像在方以智面前那么說話,說什么不優待官紳的明季當亡之類的話。

冒辟疆現在只想活命,也就哀求著喊說:“陛下饒命啊!小生剛才只是一時氣話,真的只是一時氣話,還請您不要當真。”

“打死一條人命,還打傷一人,你現在給朕說,你剛才說他們是賤民只是一時氣話,你覺得朕會信嗎?”

崇禎質問道。

“這……”

冒辟疆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現在彷徨無措,內心驚恐不安。

“你一個生員就敢對百姓如此驕狂,可見我大明官紳們真是爛透了!‘愛民’二字早已被你們吞到狗肚子里去了!”

崇禎叱責后,就命道:“繼續審問!”

李若璉便因此繼續問著冒辟疆:“你是不是有喝令家奴捅死了一名叫曾小五的百姓,還有喝令家奴打折了一個名叫曾小六的人?”

冒辟疆不敢承認,他知道皇帝都表態了,自己若承認,肯定免不了被治罪,也就否認著說:“沒有,真的沒有!”

“非要我們將曾家的人帶來與你呈堂對質嗎,你別以為你不承認這件事就可以當作沒發生。清河第六農兵大隊有你是當天唯一過境之人的記錄。”

李若璉說著就把燒紅的烙鐵抵近了冒辟疆的胯部:“不說的話,就燒爛你玩女人的器物!”

冒辟疆只覺得下面熱烘烘的,一時緊張不已地說:“你們,你們這是刑訊逼供,是刑訊逼供!”

“對付你這樣的人,不用點刑訊逼供怎么行。”

崇禎回了一句。

王錄對此也沒有異議,因為在這個時代,很難調查取證,程序正義很難做到,只能先保證結果正義。

不然很多案子都會成為懸案。

看看歷史上有多少疑案就知道了。

李若璉直接將燒紅的烙鐵直接朝冒辟疆貼了上去。

“啊!”

冒辟疆頓時大叫起來,全是哆嗦如篩糠。

“說還是不說?”

李若璉在持烙鐵的鐵棍上加注著勁道,繼續問著冒辟疆。

冒辟疆咬牙點頭:“我說,我說!”

李若璉這才把烙鐵取回。

冷汗直冒的冒辟疆控制不住的涕泗橫流出來,道:“我是喝令家奴殺了曾小五,打了曾小六。”

冒辟疆是真的沒想到自己就因為這件小事給落得個子孫根不保的下場,他內心此時非常悔恨,因為他還沒對董小宛梳籠呢,如今那里就被燒了!

“動機?”

李若璉這時候問道。

“因為他們拒絕向我服役,我想給他們點顏色。”

冒辟疆回道。

李若璉又問道:“你可有役使百姓的官府傳票?”

冒辟疆搖頭:“沒有。”

“那你有什么資格役使附近百姓?”

李若璉問道。

冒辟疆突然大聲喝問著李若璉:“大家不都是這樣干嗎,你們錦衣衛難道不這樣嗎,抓幾個老百姓做幾頓飯,或搬運貨物,這不是常有的事?”

“你胡說!”

因崇禎在這里,李若璉大聲回駁了一句,道:“我們錦衣衛從不擾民!”

“讓他在供詞上簽字。殺害與打傷朕的屯墾軍,視人命如兒戲且不論,明顯將朕也沒瞧在眼里,著有司以大不敬之罪與殺人毆傷人罪,將其明正典刑!”

崇禎這時候淡淡地回了一句。

冒辟疆這里正因為李若璉否認錦衣衛也擾民而冷笑著,卻突然聽見崇禎要對他明正典刑,而猛地抬起了頭,看向正在離開的崇禎。

明正典刑的意思是公開處以極刑。

而不是公開判決的意思。

所以,冒辟疆此時也就基于求生的本能,而忙喊道:“陛下!小生是復社四公子之一,于江南諸生中名望甚重,陛下真要誅小生而得罪江南諸生,留下千古罵名嗎?!陛下,您還想不想要江南!”

崇禎站住了腳,轉身看向了冒辟疆。

跟隨崇禎一起來的王錄這時候冷聲問著冒辟疆:“你在要挾陛下?”

冒辟疆早就聽聞如今大明首輔是陛下特簡的一名叫王錄的青年,但最是神秘,從未向通政司遞過奏疏,也未在票擬上留下過自己的筆跡,甚至還從未見過除皇帝和吳王以及內閣諸大學士外的任何人,以致于無人知道其籍貫來歷。

但冒辟疆現在倒沒心思了解王錄,因王錄問自己,也就回道:“小生不敢!小生只是想讓陛下明白一些,別一味聽奸臣蠱惑,而做出自掘根基的事。陛下是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陛下這樣做,就不怕天下士子皆站到流寇或建虜一邊去嗎,哪怕是太祖當年,那么鐵腕,也得用讀書人,難道陛下就覺得自己可以不用靠讀書人?”

“讀書人并不都會為了你冒辟疆去罵陛下,乃至背叛陛下,至于那些因為你冒辟疆而要跟陛下作對的讀書人,要么蠢笨至極要么壞的至極,用也無益。你挺把自己當回事的。”

王錄笑著回道。

“姓王的!你怎么這樣,你別忘了,你自己也是文臣,為何不替讀書人說話!”

冒辟疆激動地叱問著王錄。

王錄沒有理會冒辟疆。

崇禎這時候也懶得再理會冒辟疆,他前世已經被士大夫坑了,這一世哪里肯在相信冒辟疆,何況,他知道自己這一世的使命就是拯救天下黎民于水火,而不是保住大明宗廟基業那么簡單。

只是崇禎對冒辟疆口中的“復社”與“復社四公子”倒是比較感興趣,也就詢問起王錄來。

王錄回道:“這是江南文人們自立的一個社團,目的是匡正朝綱,救國救民,但因為成員復雜,結構松散,也沒有什么明確的救國綱領,一直以來于朝堂上也只是沉溺于黨爭,于民間則好于空談。”

“那對朝廷的威脅大嗎?”

崇禎問道。

王錄笑道:“威脅倒是不大,但若不善加引導,會對拯救天下百姓的事業造成麻煩。他們最大的優勢在于對輿論的把控,最愛做的是內斗。但其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有君子亦有小人。”

“輿論的把控。”

朱高熾自言自語地念了一句,沉思片刻后道:“想必是因為祖父開創社學制度兩百多年后,導致天下人讀書人多如過江之鯽,以致于民間識文斷字者甚多,而好立社議政講學者也跟著增多。”

王錄點頭道:“胖子分析的沒錯,如今的明朝,與你們當年做皇帝時不同,宗族型關系開始在向社會型關系演變,以致于開始出現各種文社這樣的社會性團體。”

朱高熾聽后道:“真是不到民間不知社稷內部之變!”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咱也算是想明白了,這社稷也是在變化的,靠咱立的祖訓和圣人書治國不夠,朱由檢,你得多去了解自己的社稷內部是何情況。”

朱元璋這時候也對朱由檢囑咐起來。

“孫輩謹記!”

朱由檢回了一句,又道:“這次若不是南遷,孫輩還真不知道官紳竟已經對百姓驕狂到了這個地步,也不知道他們竟開始結社結盟。”

“天下讀書人增多,尤其是江南這地方,幾乎一個縣讀書舉業的都有幾千人,最要緊的就是防止這些讀書人利用輿論來煽動民眾,給朝廷推行相關政令制造麻煩,畢竟百姓多不具備明辨事理的能力。總之,輿論把控這塊,朝廷如果不去占領,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去占領。”

王錄這時候說起了宣傳方面的事。

“這倒是個要緊的事。”

朱高熾點頭回了一句,道:“關鍵是怎么動員?”

“任命善于創作戲劇、話本的士大夫創作利于天下興盛的相關作品,以故事的形式讓天下百姓知道外虜的可惡,流寇的破壞。”

“另外,創辦在能使天下百姓看懂的報刊,不像《邸報》那樣只登載消息,要在登載消息的同時,登載相關議論性文章和說明性通告,使百姓明白朝廷相關政策的用意,引導風氣。”

“還有,設置獎掖項目,對為天下興盛有積極引導作用的優秀作品和創作者予以相關獎掖,進而使天下文人不必為‘權色財氣’而只游于權貴之門,為其喉舌,而依舊為朝廷謀事,為社稷安寧盡心。”

王錄補充道。

接下來,崇禎便下旨設立宣文院,且任命禮部尚書劉理順兼任宣文院正卿,負責天下文宣之事,同時令內閣與九卿薦舉能為天下文宣事的官員。

王錄倒是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便是阮大鋮。

他記得這阮大鋮在歷史上很善于寫戲劇劇本。

當然王錄知道阮大鋮是個沒什么信念的人,最會見風使舵,歷史上因此先投東林,后又投閹黨,左右逢源。

不過,王錄有意尋幾個這個時代儒家信念沒那么強的文人抨擊一些束縛國民的思想,故而也就打算用用阮大鋮這種沒什么信念的人。

王錄還特地讓自己聘用的幕僚把自己推薦阮大鋮為宣文院少卿的消息散播了出去。

很快,阮大鋮的好友馬士英就先在淮安知道了阮大鋮被王錄薦舉的事。

馬士英得知后頗為興奮,但也很不明白,心道:“首輔怎么知道他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白山市| 玉林市| 柘荣县| 仁怀市| 宿松县| 汝州市| 邯郸市| 胶南市| 乌审旗| 靖安县| 南郑县| 汝南县| 洪洞县| 鄂托克前旗| 阳高县| 阿拉善左旗| 汝阳县| 亳州市| 印江| 喀什市| 阿尔山市| 正安县| 聊城市| 抚远县| 奉节县| 吉水县| 登封市| 洞口县| 黄梅县| 长岛县| 宣汉县| 彭山县| 玉林市| 沭阳县| 洪洞县| 慈溪市| 连山| 西充县| 兰州市|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