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一

張皓

受朋友之托,要寫一下《做強大而不強勢的父母》的序言。打開書開始閱讀的過程,有點像進入一個新的風景區,去感知、去了解、去發現。我想說,閱讀這本書是一個不斷產生認同和深刻共鳴的過程。我首先遇到的是一個有關價值觀和教育目標的問題。

“價值觀和教育目標的問題有時并不容易回答。但作為父母,我們不得不思考這個話題,因為這是值得的。我們需要知道,對于我或我們而言,什么是重要的。這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向和立足點。不論是給孩子設立邊界、禁令,還是鼓勵、要求他們,其依據都來自我們的價值觀和教育觀。甚至可以說,在回答價值觀與教育目標等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思考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我為什么該要、想要或愿意要孩子?”這里所表述的價值觀或許不僅僅是所謂人類基本的價值取向,比如正直、善良、尊重、勤奮等等。當然,在當今社會中,價值觀的教育迫在眉睫。在我們的教育和生活中,因為價值觀的混亂而產生的問題比比皆是,甚至一些人類文明的基本紅線都已受到挑戰。比如,關于尊重生命、關于尊重誠實勞動、關于堅韌和耐性、關于金錢和性等等。除此之外,本書所指的價值觀還包括了關于教育的價值觀。簡單地說,就是除了善惡是非等道德觀念,還包括了怎樣進行教育以及進行怎樣的教育等深刻的問題。因為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我有大量的機會和家長們探討家庭教育的問題,我發現家長們往往過于關注某個自己不滿意的現象,比如孩子成績不好、產生網癮等,他們很想從你手里要到一服靈丹妙藥,給孩子服用下去,問題從此就能消失。我時常拿一棵樹來做比喻,我們現在發現樹葉長得不好,葉子黃了或者長蟲了。我們迫切希望樹葉變好,但卻對樹枝、樹干、樹根、土壤等都不感興趣。不尋求問題的根本原因而只希望有一片漂亮的葉子,這怎么可能?價值觀的問題就是解決教育源頭的問題,值得人們花大力氣去討論。

當然,在書中,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到她推崇的親子關系是權威型教育的關系。這就是一個有關樹干甚至樹根的問題。或許因為作者生活在赫爾巴特的故鄉。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與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乃至之后近百年的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則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是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他提出的五大原則就是教育應當遵循的基本價值觀:1.內心自由,個人意志與判斷的關系,指一個人有正確的思想或對真善美有明確的認識。2.完善,多方面意志(強度、多樣性和集中)的相互關系。3.仁慈,個人意志與他人思想之間的關系,即絕對的善,要求無私為他人謀福利。4.正義,即守法,要求避免不同意志之間的沖突,并按照人們自愿達成的協議解決沖突。5.公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同時,赫爾巴特被看作傳統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主張教師或家長在學生面前要保持權威態度,教育內容、教育時間、教育評價等要由教師或家長決定。我在這里之所以特別提出赫爾巴特的教育觀,實際上是針對當下的家長不作為、家長地位模糊不清、家長有義務沒權利等問題。有些教育觀片面強調和孩子做朋友,而忽略了家長首先是家長。家長是孩子的管理者、教育者、保護者、陪伴者、供養者。

本書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如何與孩子對話,如何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具體問題,為廣大家長提供了可以直接學習、參考的具體教材,也是心理咨詢師學習的極好材料。

這里有兩個問題提出來供大家思考。第一個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東方文化宏觀抽象,西方文化具體可操作。簡單舉例,關于智慧的解讀,西方心理學用智力維度來解釋,甚至最后用智力商數來精確描述,并且做出了超常、低常等狀態的曲線圖。東方哲人解釋智慧很抽象,讓人去“悟”,比如寂天菩薩所謂智慧就是“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實際上是指引人們尋找規律,按照規律去行事。在這樣的哲學觀念影響下,我們對待孩子的問題很可能就是一個做法——“教育就等于說”。我們把那些顛撲不破的真理不厭其煩地反復講,以至于孩子們都能講出很多大道理,但對于眼前遇到的困惑卻茫然無措。還有人在長大成人之后有感而發,我現在終于知道我爸媽講的是什么意思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講這一段的意思絕不是說我們的道理可以不講了,恰恰相反,在今天要做好父母,在道德認知能力上還得加強。因為孩子們獲得資訊的途徑增加了,家長教會孩子明辨是非、甄別真理的任務就更為棘手了,需要認真對待。對待具體問題的時候,如果能夠把東方的抽象的道理和西方的可操作的程序、手段相結合,那就如虎添翼。

第二個問題,在高校心理學院工作多年,我發現在一些心理學院的學生身上出現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把復雜的教育問題簡單化、程序化、表面化。比如,一個小孩一做作業就哭,媽媽罵也罵了、打也打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請教了心理學院的學生,學生推薦了代幣制方法,也就是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他獎勵小紅花,積累足夠的小紅花就可以兌換喜歡的東西。媽媽嘗試了,還是沒有效果。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有方法沒有問題”的案例。學生們學習了很多方法,但是不會分析教育現象,抓不到問題實質。這個案例中,小朋友做作業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問題?他的感受是什么?他想要怎么做?我們一切都不了解,以至于所有的方法都失靈了。

在《做強大而不強勢的父母》一書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作者對教育問題的深入分析和對具體問題的有效解決,它是廣大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同學可借鑒的珍貴資料,更是父母們學習做好家長的珍貴寶典。

2021年8月22日

張皓

○ 四川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中國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临沭县| 松阳县| 泸定县| 临高县| 德阳市| 措美县| 绥德县| 新化县| 保靖县| 正蓝旗| 贵阳市| 乡宁县| 遵义市| 吉林省| 琼海市| 洱源县| 逊克县| 木里| 益阳市| 平南县| 胶南市| 桃江县| 北川| 门源| 莫力| 阿鲁科尔沁旗| 昌江| 梅河口市| 兴仁县| 深泽县| 阿荣旗| 利川市| 电白县| 孝昌县| 濮阳县| 花垣县| 凤山县| 拜城县| 思茅市| 宁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