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船出城以后,多納爾在甲板上扶著欄桿,看了周圍很久。
因為奧德莉河提供的充足水源,兩邊的植被都還算茂密,遠離霧灣之后,有些地方甚至已經變成了森林,一過去都只能看見前面幾排的樹木。
不過盡管如此,這附近也不會有任何危險。因為他們現在還在霧灣周圍十公里內。附近的河上甚至都還能看到零零散散的一點船只。
那些個海盜啊怪物啊,就算真的要對這些人動手,也絕對不會挑這種地方。
據多納爾從書上學來的航海知識估計,就目前這個風力來說,大概要一直等到明天,船只離開霧灣五十公里外,周圍的那些船只都通過支流去往其他的河道,或者停在沿途的小村小鎮上之后,他們才會進入迷霧沼澤。
到了那一片沒什么船只經過的區域,他們才有可能遇到危險,比如碰到沼澤中的蜥蜴人或者狂蛙人部落。
當然那都是之后的事。并且這兩種智慧種族中,蜥蜴人不會講通用語,但是會龍語,而且在食物還算充足的時候,就還算講理。
并且,多納爾認為這幫極度崇拜巨龍的家伙,在看到他這樣一個有紅瞳和虛體龍鱗的龍脈術士的時候,應該會多保持幾分敬意或者恐懼的。
而狂蛙人,雖然他們野蠻、智力低下、而且不講道理,但是起碼他們基本都住在沼澤的較深處,不怎么會來到沿河或者沿海的部分,再說他們的戰斗力并不算強,所以就算真的碰到了,他們也沒必要怕。
總之就是目前船只的運行很安穩,甲板上負責值班的人甚至只有兩個,所以他完全可以干自己的事。
就像吃完飯之后就悶在房間里的辛格先生和娜塔莉小姐一樣。
……………………
“嘩……”多納爾放開了一本書,并不是什么航海知識方面的,或者講環境生態的科普書籍。
而是有點偏向故事、童話性質的《海洋傳說》。
里面講的都是各個國家,各個大陸的關于海洋的傳說,比如寶藏或者傳奇人物等等,很多內容都是未經考證的傳聞。
比起航海家或者船長,他覺得這些內容更有可能從海邊小鎮酒館里的醉鬼口中傳出。
至于借這本書的原因,一來,是因為他這么個平常不干活的安保人員,在船上的時候也不能天天都看著枯燥乏味的科普書籍過日。
二來,是因為他雖然從很小的時候就獨自生活到現在,但也就剛剛要成年,還是個少年,對這些傳說冒險之類的東西,還是很感興趣的。
本來他也就打算帶到路上,偶爾沒事兒的時候看個一兩篇,能讓他在和那些整天飄在海上的船員聊天的時候,能有個共同話題。
更多的時候,他還是打算看科普書籍的。
不過他當初去借書的時候,奧斯瓦爾多先生曾經在登記的時候,默念過每一本書的特點。
他在聽到奧多先生對這本書的描述的時候,非常驚訝。因為他本來以為喜歡科普書,討厭文學書的奧多先生會反對他借這本書。
但是沒想到,奧多先生居然說:“這本書確實有傳說性質,但更多的還是科普內容,不然也不會被我和這些書放在一起了。”
他的意思就是,這本書里記載的那些離奇的很的海上傳聞,居然大部分都是真的。
奧多先生見多識廣,而且沒理由騙他。因此多納爾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打算在船上的時候先把它給讀完。
他翻書的時候是很快樂的,畢竟這本書里面記載的內容比起那些枯燥的科普書可要好接受多了,作者用的還是小說一樣的文法。
最重要的是確實就像奧多先生說的那樣,這本書里有很多科普性質的內容
比如那希爾王國的一個傳說,“幽魂號”
這是一艘漂浮在海上的幽靈船,船身已經非常破舊了。很多地方還有大洞,船帆也已經完全破損,就像是一艘飄在海上的沉船。
不過它依舊在海上游蕩著,因為它的船長是“死亡幽魂”
這是一個傳奇性質的人物,一位死亡之神米爾寇的信徒,強大的墮落圣武士。曾經是中型海盜船隊船長的他,作為米爾寇的忠信者,準備了一個巨大的詭計,挑起了多個海盜團隊的斗爭。
最終好幾個中心甚至大型的海盜團伙完全滅亡在了那一場海戰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幸存者依舊留存在世間。
“死亡幽魂”成功將這些死者獻祭給了死亡之神。向其祈求永生和操縱不死生物的力量。
死亡之神米爾寇很狡猾的賜給了他死亡。
作為一位信仰死神的墮落圣騎士,死亡之后的他馬上變成了一種強大的不死生物,死亡騎士。
此時的他正好擁有了不死和統率不死生物的能力,還被賜予了一艘幽靈船。
不過因為那一場大規模的海戰,米爾寇被其他正神問責,因此,遵從其他正神的意思,他被賜予了“死亡幽魂”詛咒。也就是永世不得靠岸。
這個傳奇性質的海洋傳說,看似沒有什么重要的信息或者有用的知識。
但是實際上這本書的作者在里面穿插了很多內容,正好豐富了他對于死亡之神米爾寇等等邪惡神和死亡騎士這種特殊不死生物的了解。
一篇故事讀完,有趣,但同時也收獲頗豐。
除此之外的故事還有非常的多,幾乎每個地區,每個國家都有。曾經是帝國的多利安王國尤其多。
因為這個坐落在中部州東部和荒州西部的巨大國家擁有很長的海岸線。再加上發生過“那次事件”之前的多利安王國,曾經有過作為帝國的光輝時刻。
那個時候,他們國家內部的各種有趣的傳說可謂是層出不窮,海洋方面的自然也不少。
不過畢竟現在的多利安已經只是一個擁有巨大疆域的普通王國而已,那些故事他也就當看個樂子,聽聽科普。沒有去深入了解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