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直處于現在“待就業”的狀態也不是辦法,但我的確“用盡渾身解數”也無法使得“工作”主動送上門來。
雖說我現在所最需要的是繼續尋找工作的機會,但我這幾天有些厭倦了,我不知道還有什么是我可以“努力”的了,我所能做的僅僅是尋找招聘信息,隨后投遞簡歷,僅此而已,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是我所能操控的,即使我將簡歷美化的再怎么出彩,“選擇權”也不在我的手上,我除了等待回復,什么也做不了。
我關閉了招牌的網頁,合上了電腦。這些天,我感覺我做的已經足夠了,既然“足夠”了,那我覺得我完全有權利給自己些許喘氣的時間。
“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編輯好信息后,我點了發送鍵,等待著婉兮的回復,這次,我真的需要她“陪”在我身邊,哪怕對此無能為力。
婉兮仿佛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她就像永遠會守在我身邊一樣,總能在關鍵時刻及時出現,當我需要她的時候,她總會及時趕到。
我吐露了自己這段時間的無奈,用極其暴躁的口吻,這不是平常的我,我一般是不會將自己的事情全盤訴說出來的,因為我不知道那樣做的意義是什么。
但這次,我完全變了,并非出乎意料,因為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此刻,我就是想將自己這些天遇到的所有挫折以及不開心的情緒全部表現出來,說給婉兮聽,這么做的目的很簡單,因為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我希望此刻“萬能的”婉兮可以尋找到什么救贖我的方案,我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這個我唯一完全信任的人身上,即使這不是我的作風,但我可以感受到婉兮對于我而言所展現的不一樣的感覺,以及她的出現對于我來說的改變。
不是說我想要為了婉兮而改變,而是她的出現,慢慢改變了我,在許許多多的“不經意”之間。
對于我的“抱怨”,婉兮沒有感到不耐煩,這不在我意料之內,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在別人面前“抱怨”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也沒什么把握。好在,婉兮依舊保持著完美“傾聽者”的狀態。
與之前不同的是,婉兮這次不只是一個“傾聽者”這么簡單,我需要她的開導,非常迫切地需要。
婉兮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這我重復了無數遍,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我不記得她的原話,畢竟其中必然夾雜著些許的安慰,但按照她的說法,這也是她第一次安慰人,轉變了身份使她也有些不知所措,但我知道,她做的已經很好了,至少對于我而言是管用的。
整段聊天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開導,這是她的“策略”,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救贖別人,但不能幫助我們自己,而如果婉兮只是單純向的“開導”或者“安慰”,或許我會感到厭倦,因為那些安慰的話必然是我已經說給自己無數遍并且知道不管用的話,所以,婉兮在“想要訴說的話”中夾雜了一些別的話題,使我不會感覺過于沉悶。
為了知道問題的根源,這一次,婉兮詢問了我的“夢想”,回想一下,我仿佛的確沒有在她面前講過這些事,當時的我只想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與任何外界的人攀談,包括婉兮。
我選擇“滿足”婉兮的疑問,因為我知道她并非是出于好奇的閑聊,她這么問,必然有她的道理。
我感覺,我和婉兮在“夢想”上是十分相似的,我希望可以從事編導類的工作,而她則希望可以通過藝考,進入文娛類專業,至少,在方向上,我們的想法是差不多的,雖然追求的結果并不相同。
婉兮并沒有給我明確的方案,因為她自己也是迷茫的。
但婉兮讓我好好睡上一覺,即使此刻正直大中午,她也希望我可以把腦子里的想法全部封存,無論是好是壞。
我不知道這是否有用,但我還是不自覺的按照婉兮所說地躺在了床上,并且,我并沒有覺得此刻如果我睡著了是在浪費時間。
“沒關系的,偶爾哭一哭不要緊,暫時沒有力量了也不要緊,一直感到迷茫了也不要緊,有遺憾不要緊,不喜歡社交或是不想自己存在也不要緊,哪怕把一切都搞砸了也沒什么的,每個人都會有做的不好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會犯錯,所有人都會有突如其來的或是隱藏已久的情緒,但這些都沒關系,真的沒關系的,不是說你已經做的很好了,而是,就算不好也沒關系的”。
伴隨著婉兮說的話,我睡著了,睡得時間不長,但至少很安穩。
當我醒來的時候,婉兮已經去忙了,我收到了一條江瓷的未讀消息,由于心情好轉,我回復了她。
雖然沒聊幾句,但我還是簡短的訴說了一下我之前所煩惱的問題,因為她問了,我只是在作答罷了。
“不管你做什么決定,我都支持你”,這句話我仿佛已經從她口中聽了無數次了,雖說無感,但我還是回了一句“謝謝”。
我并非刻意疏遠江瓷,畢竟她什么也沒有做錯,但“無感”就是“無感”,如果是因為害怕自己的不夠熱情會給人留下壞印象,從而刻意“親近”,那便是害了對方,同時也是在折磨自己。
愛是藏不住的,不愛也是,一個人對你有沒有感覺,有時候,真的很明顯。
我不想刻意迎合江瓷的主動,因為我并不好,江瓷是一個對生活十分樂觀,每天都積極陽光的人,我不想害了她,我知道,我不是她生命中那個“對的人”,這點我十分確信。
要知道,對的人會治愈你,錯的人會消耗你。
對于江瓷而言,我知道我不是那個對的人;對于婉兮而言,我知道她對我而言是對的人,但我未必對她來說也同樣“相稱”。
有些人千好萬好,偏偏就不是你的菜;有些人可能說不出具體哪里好,但你喜歡就是喜歡,誰也代替不了。
江瓷一直在努力迎合,但喜歡就是喜歡,缺點也可以被稱為“個性”,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優點也僅是平庸。
這不公平,但世上本就不存在絕對的公平。存在,即合理。
2
“給你推薦一個人啊”,婉兮的語氣顯得十分興奮,這使得我也迫切希望發生了什么。
我和婉兮并非每天都會聊天,每次聊天的時間也并不是很長,基本只保持在不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每次聊天,都不會以“在嗎”作為開場白,而是基本上“就事論事”,只不過今天的開場與以往相比稍有不同。
婉兮推薦給我的人是她在培訓機構認識的,說起培訓機構,婉兮直到現在都沒有放棄想要“藝考”的打算,趁著這個周末,婉兮瞞著家里人去了相關的培訓機構了解情況,“瞞”這個字仿佛顯得并不合理,但這卻是事實,家里沒有人支持婉兮的想法,只希望她可以“腳踏實地”的參與高考,這不是墨守成規,而是按照長久發展考慮后的最佳決定。
雨瀟茹是婉兮在培訓機構認識的,雖說比婉兮在年齡上打了些許,但和我的年齡相仿。雨瀟茹從事的是美容相關行業,偶爾也會接一些劇場跟妝拍攝的私活,所以對于媒體行業也算是有一些人脈。
婉兮將其介紹給我,顯然是記得我之前說過想要朝著傳媒類行業發展,雖說雨瀟茹接觸到的也并不多,更別提全面,但或多或少可以幫我引薦一下,這便是婉兮的想法。
我是個“求人不如求己”的人,但我選擇了接受婉兮的好意,畢竟她是有把我所說的話放在心上的,這點我感到十分欣慰。
和雨瀟茹的聊天幾乎等于是要重新開始,畢竟,出于尊重,婉兮并沒有在其面前講述太多關于我的事,這一點我不知道是應該感到開心還是郁悶。
我對婉兮給予我隱私的尊重感到開心,但這也就變相意味著我需要又一次同“陌生人”開始新一輪的交流,這是我不擅長的。
好在,雨瀟茹并不是特別被動的那類人,雖算不上“自來熟”,但也不至于高冷到將人拒之門外,出于無奈,我也只能選擇主動與其聊天,哪怕是一些毫無意義的“閑聊”,此刻也變成了解決問題最快的途徑。
有那么一瞬間,我仿佛完全可以換位思考到江瓷的感受了,當然,不是情感方面的失落,這點還是要區別于她的。
我并沒有向雨瀟茹尋求幫助,一方面是覺得這樣有些許不妥,另一方面,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與雨瀟茹的聊天過程中,我更加明確了向其求助的“沒必要”,因為雨瀟茹僅僅是熱愛化妝,并且為之努力。
雖說進過劇組,但雨瀟茹本身對于劇組的事知道的并不多,不過,為此我并沒有“失落”的感覺。
我感覺無論是婉兮、江瓷還是雨瀟茹,對我本身積極的影響已經足以支撐我堅持下去了,這么多人“關心”我,無論是發自內心還是逢場作戲,都足以讓我堅持下去,或者說,我沒有理由與資格浪費時間來“自暴自棄”,我并不允許我這樣。
雖說,我自己已經下定決心要自己找尋工作的機會,但我也沒有中斷與雨瀟茹的聯系,一方面,我的確可以與雨瀟茹有共同話題,畢竟她與我所熱愛的行業有過“親密”接觸,這是令我十分羨慕的,我也確實想從她的口中知道更多關于傳媒業的消息;另一方面,出于絕對的好意,婉兮有時也會向我打聽我倆聊天的動向,詢問我工作找得怎么樣了,這種感覺就仿佛在監督雨瀟茹是否有非常“就業”的給予我幫助......
無論如何,我與雨瀟茹的聊天逐漸多過了我和婉兮的聊天,為此,我倆都沒有過于在意,至少,此時此刻沒有。
唯一沒有什么聯系的,或許就是江瓷了吧,雖說她每天都有給我發消息,甚至可以說是發的最為頻繁的那一個,但是我的回復卻是寥寥無幾,屈指可數,畢竟,一邊是工作上的事,而另一邊,就暫且算它是“感情”上的事吧,我沒有心思處理感情上的事,至少在“無業”的狀態下絕不會去考慮。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將江瓷與婉兮、雨瀟茹放在同一場合去敘述,或許是因為,她也在同一時期出現在了我的生命里吧。
3
我不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種過于“自信”且聽上去有些可笑的話,但我總算是找到了工作,而且還如愿以償的是“編導”一職。
“夢寐以求”的工作,或許正是開始新生活的大好時機。
這完全是出于一個偶然的機會,甚至一切發展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雖然我的想法以及性格并不是我自己所喜歡的類型,但好在我身邊出現的人大多都還是相對“善良”的,就如同小說中的“完美”人設一般,幫助我得以在某些時候“順風順水”。
收到面試通知的我無疑是興奮的,這是這些天來的第一個面試通知,無論成敗與否,我都決定去參加,畢竟萬事開頭難,這第一份“編導”職務的面試,我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面試我的是公司老板而非人事部的人,原因很簡單,公司的規模并不是很大,但這卻正是我執意要來參與面試的原因。不同于其他行業,公司的規模確實決定了工作的穩定性,但作為“編導”,小公司反而可以讓人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和機遇,相比起大公司而言,小規模的公司或許更適合用于追夢。
僅僅只是閑聊幾句,我便被告知“這兩天就可以來上班了,實習三個月,實習工資不打折”的消息,我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相比起前段時間找工作時的艱辛,這次的面試順利的讓人有些難以置信。
雙方沉默了幾秒,面試官仿佛看出了我的驚訝,于是向我做了簡單的解釋:“你沒有聽錯,就沖著你的熱愛,我愿意給你這樣一個機會,我就是這樣一個爽快的人,公司也屬于創業初期,大家都在學習階段,你執意想成為編導,我現在要招一位編導,我覺得,你可以,別讓我失望”。
我不知道說什么好,但這確實是我第一次在面試這種場合遇到“唯心主義”的人,對于面試這種“不說人話”的地方,這樣的面試官或許只有在電視劇中才會偶爾存在。
走出公司大門,我迫不及待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婉兮。
不知道為什么,當你以為生活即將步入正軌的時候,總會有些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上帝真的是個優秀的編導,只要心血來潮便會寫下一個人的大起大落,期間毫無邏輯可言,當你以為得到了眷顧的時候,往往隨之而來的便是急轉直下的悲劇。
就在我重新耗費自己全部精力用以找尋工作的期間,江瓷那邊又有了新的動向,只不過這一次,是我們最后一次聊天了。
其實,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江瓷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選擇了和我表白,當然,這期間或許有過無數次的鋪墊與暗示,有些我察覺了,有些則沒有。
或許,是江瓷認為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但她并不知道我找到工作的事,甚至我都沒有告訴她我今天要參與面試;又或者,只是出于喜歡,早一天晚一天并沒有什么差異,只是正好選在了今天罷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回復,也不知道江瓷為何會執意于此,因為,在我看來,我們的交集并不多,對于我這種“愛答不理”的狀態,我實在搞不清楚江瓷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么。
我不能答應,雖說,如果非要我在“我愛的”與“愛我的”之間進行抉擇,我會果斷的選擇后者,但這是基于我想要擁有感情生活的前提下,而絕非現在。
江瓷表白的非常深情且認真,這點我十分清楚,但我選擇了拒絕,當被問到原因時,我下意識的回復了一句“我有喜歡的人了”,倘若如此,江瓷也確實沒有追下去的必要了,雖然不舍,但她接受了我的拒絕。
“我有喜歡的人了”,這是我下意識回復的,但是,這并不是我瞎編一個理由所回復的,和江瓷做了最后的告別,我倆互刪了好友,這或許是最為正確的選擇,這對于她而言也會是最好的結果,因為沒有被耽誤,她將有更多時間尋找真正愛她的那個人,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我身上。
對于“互刪”,我的內心沒有任何不舍,這點和江瓷是截然相反的,我可以體會她的難受,即使對其沒有戀愛那方面的感覺,“冷血動物”般的我依舊讓我感到厭惡。
即使我答應了她的表白,我們都心知肚明,我們并不會有未來,因為“一個人的戀愛”注定是不會有結果的。
錯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會走到一起,當然,“錯的人”指的是我自己。
4
婉兮這些天忙著與家里人“周旋”,或許是沒有時間來慶祝我找到喜歡的工作了。
我一直想找個辦法幫婉兮一把,但我不知道這么做。所有的事,都需要知道目的了以后再去為其尋找解決的方案,但我不知道“目的”是什么,所以便一直沒有什么進展,我不知道到底是應該“勸”婉兮聽取家里人的意見還是“勸”婉兮的家里人順從婉兮自己的想法,雖然兩者都沒錯,但未來的事沒有人知道會如何開展,到底哪個選擇可以幫到婉兮,我不知道,沒人知道。
這個時期,或許只能夠依靠婉兮自己來抉擇了,畢竟,這是她的人生,沒人可以替她做決定。
當然,知道我成功找到工作的還有雨瀟茹,雖然不知道她是如何快速掌握情報的,但她確實也發來了類似于“恭喜”的話語。
“恭喜啊,這不得請客吃飯才行啊”,雨瀟茹本意當然不是希望我請客,她也并不差這一頓飯,這只是又一種標準寒暄。
“今晚就吃吧,地方你定”,被喜悅沖昏了頭腦的我仿佛在接受“恭喜”之余將這后半句話也信以為真。
或許,我只是單純想感謝一下雨瀟茹這段時間給予的幫助;又或者,是我的內心真的很需要有一個人來陪我共同分享我此刻的喜悅,時間長了,真的會有那么幾個瞬間,希望自己不是一個人去體會所有的事情......
近半個月沒有工作的我自然沒有過多的存款請客吃飯,好在雨瀟茹選擇的地方并算不上多么的高端,價格還算是我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由于我是面試好后直接從公司的位置出發的,我比我倆約定的時間早到了一個半小時左右,我原本還在苦惱要如何消磨這段等人的時光,但雨瀟茹卻也早早的來到了約定的地點,只比我晚了幾分鐘而已。
我們吃飯的地方選的是一家法式餐廳,裝修風格類似于北歐設計,這與我的穿著尤其不搭,由于是直接趕過來的,并沒有回去換衣服的時間,加上餐廳是雨瀟茹選的,我并沒有來過,只是跟隨著導航的指引走而已,因此,我與整棟建筑顯得完全就是“格格不入”般的搭配,這使得我全程都并不是十分自在,倒不是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是,看著坐在對面的雨瀟茹,我確實有些對自己“搞笑”的裝扮感到些許的尷尬。
嚴格來說,這是我第一次與雨瀟茹見面,因為只是婉兮為了幫我找工作而推送給我的好友,因此本來也并沒有見面的必要。雨瀟茹打扮的十分精細,雖是淡妝樣式,但依舊看得出是有精心打扮的,搭配上一條黑色吊帶長裙,顯得很有氣質,這使得我在人群中一眼就認出了她......
法式餐廳有一個好處就是時間的“機動性”較強,雖然我們早到了一個半小時,也全然不是晚餐的時間段,但是并不代表我們需要重新預定,只需要將本來預定的“晚餐”改為“下午茶”即可。
雖說是慶祝,但兩個人的慶祝主要還是會把重心轉移到“吃飯”本身,畢竟你不能指望一個人全程跟你“提一杯”,如同聚會一般的消磨時間。
當我與雨瀟茹吃完飯,時間也才剛好到了晚上的“飯點”而已,這對于“慶?!边@一活動而言顯然時間還很早,若此時結束,那仿佛完全沒有慶祝的味道,于是,雨瀟茹提議,找個小酒吧喝一杯。
我并沒有拒絕,雖說平時我很少喝酒,無論是出于什么目的和場景,我都很少碰酒,一方面,因為我是真的出于“口味”的角度出發,“酒”對我而言真的稱不上美味;另一方面,當你用其“消愁”,你只是選擇用酒精來麻痹自己那么幾個小時而已,問題并不會迎刃而解,當你為了“慶?!?,它只是助興的工具之一,但“助興”卻又只是成年人用以“撒潑”的借口而已......
總之,既然我說了請客,雨瀟茹又全然沒有結束“慶?!钡囊馑?,那就由著她,繼續下半場吧,畢竟,這是我少有的“人際交往”,我希望不會出現什么我不知道的“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