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江一梅舉辦二次征文似有斬獲 于遠超再次出差遇非常情況
-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第二部
- 作家京城翎管王
- 2779字
- 2022-03-28 05:23:30
(當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京城新聞圈風云錄(第二部)》
作者:顧雪林
第64回
江一梅舉辦二次征文有斬獲
于遠超再次出差遇非常情況
《春明晚報》的“‘清代翡翠翎管的斷代及真偽鑒定標準’”的征文,來的好稿不斷,這讓淳于蘭和江一梅非常高興。
征文評選委員會的于木、上官、林白和馬老每天閱讀來稿,看到有些來稿又提出了關于“和珅收藏的翡翠翎管”的新證據,更是激動不已。
來稿中,有一篇是一位BJ的中學老師寫的,他寫到:自己曾在今天的BJ二十一世紀學校教書。當年,這所學校內,有一座清末太監李蓮英的墓。這座墓被自己和其他教師等人挖開了,只找到李蓮英的顱骨,沒有尸身。李蓮英的顱骨被扔到廁所旁,學生們提著顱骨上的辮子踢來踢去,當球踢,一不小心,踢到了茅坑里,這個李蓮英顱骨的最終歸宿,無人知曉。
這位教師特別提到,當時在墓里的棺材中,自己還摸出了一根滿綠的翡翠翎管,拿自來水沖刷后,翎管的綠色非常奪目,晶瑩剔透。這位教師并不識貨,他把這根翎管隨便埋在了小土山上。后來,有外單位的車來校,在小土山上挖土墊地。挖土車走了以后,他去找這根翡翠翎管,在小土山上東挖、西挖,再也找不到這根翡翠翎管了。讀到這,于木、上官、林白和老馬都驚呆了。
首先,這段描述澄清了一段歷史疑案,李蓮英在后海被人暗殺,頭顱不見了,看來是真的。
第二,李蓮英生前曾經擁有過一根滿綠翡翠翎管,祖母綠色,晶瑩剔透,價值一萬三千金。李蓮英死后,再也沒有人看見過這根翡翠翎管。其居然藏在李蓮英的墓中!
第三,這根翎管被挖出后,又再次失蹤了。
清代翎管收藏家上官先生說:“清代末年,有兩位翡翠翎管的收藏家,一位是李蓮英,一位是榮祿。他們都曾擁有一根據稱被和珅收藏過的滿綠翡翠翎管。大約上世紀70年代,榮祿的墓被挖了,找到了他收藏的滿綠翡翠翎管,如今在BJ博物館展出。而李蓮英的那根翡翠翎管,看來真的失蹤了。”
“好,請這位教師來參加‘清代翡翠翎管的斷代及真偽鑒定標準’研討會,咱們當面和他核實有關情況。”故宮的翡翠專家老馬激動地大聲說。
“對!”四人異口同聲地說。
......
這天,于遠超正在辦公室看明天報紙的版面大樣,報社總編給他打電話說:“部里辦公廳來電話,說云南玉溪A中學發生了學校拖欠臨時工工資的事情,已經在當地引起糾紛。要我們派得力記者去調查了解情況,及時向部里匯報。你是否可以馬上動身,去當地了解一下情況。”
于遠超二話不說,馬上買了飛機票,飛往云南昆明。
于遠超到云南昆明后,馬上和報社云南站聯系,了解相關情況。《中國教育信息報》云南記者站站長肖明向于遠超匯報了情況,云南玉溪A中學發生校園施工單位臨時工要求補發加班費的事,校方以這個要求不符合合同,拒絕發放。臨時工們一氣之下來到校園鬧事。如今,這個事已經開始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了。
于遠超聽后決定,馬上趕往該校,了解情況。同時,他讓肖明馬上和省教育廳和省公安廳聯系,告知為調查此事,自己已經到達昆明,馬上前往玉溪,請他們派當地的教育局和公安局的同志協助調查。說罷,于遠超馬上坐車趕往玉溪A中學。
于遠超到達玉溪A中學后,已經是晚上,于遠超馬上和該校校長聯系,了解最新情況。校長姓夏,已經急得如熱鍋螞蟻,看到于遠超來,像盼來了大救星。夏校長斷斷續續介紹了情況。
于遠超問:“夏校長,這些臨時工現在在哪?”
“在學校大會議室里。”夏校長焦急地說。
“好,你馬上帶我去會議室。我要見見這些臨時工,和他們好好談談。”于遠超說。
“現在這么晚了,你還沒有休息,要不要到明天早上再見這些臨時工?”夏校長問。
“不,馬上就見。”于遠超高聲說。
夏校長帶著于遠超來到學校主樓的二層大會議室。
一進門。于遠超看見坐了滿滿一屋子人。
夏校長對臨時工們介紹說:“這位是剛剛從BJ來的《中國教育信息報》記者,于遠超主任。”
于遠超笑著向大家招手問好。
這時,臨時工們都斜著眼看了看于遠超,沒當回事。有幾位臨時工勉強站起來,向于遠超打招呼。
于遠超對夏主任說:“夏主任,請你讓學校食堂安排一下晚餐,我出錢,請這些臨時工兄弟吃晚飯。”
這時,臨時工們陸陸續續都站起來了,其中一位穿著紅上衣的臨時工主動和于遠超打招呼:“喂,你是從BJ來的記者?BJ也知道我們的事了嗎?”
言語間,“紅衣服”好像不太相信于遠超是從BJ來的記者。
于遠超仔細看了一眼“紅衣服”,判斷他應當是這次事情的指揮者之一,特意走過去,笑著和“紅衣服”握手說:“兄弟,我今天特意從BJ乘飛機趕到這,就是想聽聽你們的要求,和你們一起尋找一下解決問題的辦法。兄弟,你們占據學校會議室,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如果你們的訴求合理,就一定可以解決問題;如果訴求不合理,你們把學校占據了,也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你們占據學校的教學空間,妨礙教學,還會引發刑事問題,那就不是一些加班費的問題了,而是鬧不好會蹲拘留所的問題了。”
“紅衣服”聽后,渾身一震。
于遠超接著對“紅衣服”說:“兄弟,不就是幾個錢的事嗎?好說好商量,別靠‘鬧’解決問題啊。現在是法治社會,早就不是靠‘鬧’能解決問題的時候了。你們大家先消消氣,一會兒飯菜好了,我陪大家一起吃個飯。我從BJ一路趕來,匆匆忙忙,還沒有正經吃頓飯呢。”
“紅衣服”仔細觀察著于遠超,他口氣緩和地說:“我們想商量著呢,可是學校就是一口咬定不發我們加班費,我們想不通。大伙就鬧起來了。不過兄弟你說得對,有些事,靠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但是,不鬧,又該怎么辦呢?”
于遠超溫和地拍了拍“紅衣服”的肩膀說:“兄弟,你們都加什么班了?請你詳細講一講。”
“紅衣服”聲稱:“大家為了早日完工,特意加了幾個晚上的班,想加快施工進程。一晚上加班費每人應當30元錢,可是學校就是不給。”
夏校長這時開口了,他說:“學校和你們施工方簽訂的是施工工程承包合同,單位時間完工,經費包干,不存在加班費的問題。”
于遠超要求看看合同。
夏校長很快拿來合同,上面明明白白寫著“工程為承包合同,3個月完工,施工經費包干。”
于遠超站起身,大聲把“合同”給全場的臨時工念了一下,又把施工合同拿給“紅衣服”看。“紅衣服”仔細看了看合同,然后,轉身和另外幾位臨時工小聲交談了幾句,他們相互間討論了一小會。他又轉身對于遠超說:“BJ來的記者兄弟,我們今天晚上先回工棚,回去好好商量一下,然后再來答復你和校方。你看如何?”
于遠超拉住“紅衣服”說:“哎,別忙啊,你們先到學校食堂吃完晚飯再走,我請客。”
夏校長也說:“對,食堂的飯菜已經準備好了,請大家先去用餐。”
正說著,學校當地派出所的警察走進會議室,指名要找于遠超。說:“接到上級指示,要保護好BJ來的于遠超記者的人身安全。”
于遠超笑著謝謝這些警察,他說:“我和這些臨時工兄弟們談得很好,謝謝你們的到來,我這里現在沒有安全問題了,你們可以先回派出所,有事我會和你們聯系。”
派出所的警察留下了聯系地址和聯系人的名字,先收隊回所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