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賈環的縣令生活
- 賈璉在紅樓的奮斗
- 憂郁歲月
- 4344字
- 2022-05-15 00:32:33
第二天賈環心情愉悅,精神抖擻。衙門里也沒有太多事情。
縣令是一個縣的行政長官,管轄萬戶的稱為縣令,不足萬戶的稱為縣長。縣令官階一般為七品,又被稱為七品芝麻官。在民間又被尊稱為縣太爺。
縣令也不是那么好當的。需要心細,不能做錯事情。有個故事,唐朝的時候,上林令侯敏,和權臣來俊臣開始有意保持距離。來俊臣想法子將侯敏貶做武隆縣縣令。侯敏在報到時,就將自己的名字寫顛倒了。借機發作“修名不了,何以為縣令!”侯敏的縣官做不成了。
除了對外要心細,對內也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要平衡各種事情。還是一個唐朝的故事。陽伯博在山南縣當縣丞,妻子姓陸,出身于大戶人家。縣令姓朱,夫人姓伍。一天,夫人伍氏,在家里宴請同僚的夫人們。伍夫人詢問客人的姓氏,陽妻姓陸,主簿妻子姓漆。縣令婦人聽了后,鼻孔里發出了哼的一聲,一臉氣鼓鼓走了。大家很是感到莫名其妙。把客人都晾在那里。朱縣令,看見妻子怒氣詢問原因。他妻子一邊拍著胸口,一邊張口就道:“氣死我了,真的氣死我了。妻子恨恨地回答說:“我好心好意的問她們姓,一個回答說自己姓陸。一個回答說自己姓漆。她們明明知道我姓伍,所以就故意這樣戲弄我。誰知會不會有姓八、姓九的。”朱縣令趕緊勸夫人消消氣,還要勸說夫人夫人招待客人。
就像賈環,明明知道彩霞心里有根刺。但為了和夏家合作,何時要放低身架,安撫彩霞,去和夏金桂和睦相處。不能在任上鬧出緋聞,讓縣里子民笑話。不管事情怎樣,說出去不好聽不是。這不怕什么,就來什么。話說,賈家也不是缺錢的主。賈環感到縣衙后宅實在簡陋,想要修一修。主簿勸說賈環:“大老爺,這修宅子要花錢。縣里財政緊張,還是湊合著住吧。”賈環:“怎么?就連修房子的錢都拿不出來?”主簿:“大人,縣里錢糧是有數的。還要支應差役開支。給你修了宅子,有差役嫌棄錢少,很不好說話。”賈環:“那我買地自己建總行了吧!”主簿:“大人在本地置產,無私也有弊。是不是貪腐所得?說不清啊。”賈環:“你說怎么辦?”主簿:“大人要是覺得住的狹窄,就到外面租賃一處住宅吧!”賈環只好答應。
賈環安排人與一楊姓人家談妥租賃了離縣衙不遠處一處宅子。屋里一應俱全,家具什么都在。楊姓人家也存了巴結賈環的意思。賈環也樂得接受。就租了一個三進的園子。里面也算寬敞。綠樹成蔭,十分適合居住。彩霞玉釧高高興興就搬了過去。誰知道鬧心的事情出現了。夏金桂知道賈環搬了出來。夏家與楊家也有交情,夏金桂就找楊家的人談論,要將這處宅子買下來。楊家說房子已經租給賈縣令了。夏金桂表示不會更改租約。夏家不會收回房子。楊家以為夏家要與縣令搭上關系,就將宅子賣給了夏金桂。這事是楊家做的不對。但是賈環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也就沒有再說什么。彩霞心里吃了什么壞東西的樣子。玉釧對彩霞說:“夫人,那夏氏就住在街對面的一處宅子里。原來主人姓謝。把宅子賣給了夏金桂。”彩霞:“這個鬼鬧的,非得搞個滿城風雨,把老爺名聲搞壞不行。”
彩霞找到賈環把事情說了出來。賈環頭疼啊,這幾個女人都到一處,斗個沒有玩,可就熱鬧了。得想個辦法把她們分開。就對彩霞說:“縣里正在找地方,開辦女子學堂。有個鄉紳愿意暫時提供場地,等到縣里學堂建成了,再搬出來。你就去學堂教女孩子們。”彩霞:“我是說夏金桂怎么處理?你把我攆出去教學,是不是給她騰地方。搞個騰籠換鳥。”賈環急忙賠罪:“你說什么呢?怎么會。?這里辦起學堂,夏家也得辦,夏家辦起學堂,讓夏金桂回去主持不就行了。”彩霞:“也是個辦法,那鄉紳那里我去說,讓他們快點。夏氏那里誰去說?”賈環:“得了。還是我去說吧!你們別打起來,吵起來。”彩霞:“好吧。就你去說。”
臨近傍晚,街上行人漸漸稀少,賈縣令換下官服,走入對面的夏宅。小丫鬟把賈環引領到夏金桂的面前,然后退出房間。夏金桂:“我來了好幾天了,現在才知道過來?”賈環:“你要鬧那般?住在對面,是要和她打一場嗎?”夏金桂笑道:“就她綿軟的性子,會打過來嗎?反正我是不會到你府上去鬧。”賈環:“我不是跟你說過辦學堂嗎.”夏金桂:“我以為還要過一段時間。再說也應該先男孩子,后女孩子。”賈環:“不了。我決定了,就先建設女子學堂。你們也好有個事情干。你就先回夏家,把事情先操持起來。”夏金桂笑了:“你這是怕了。趕我回去呢?好吧。如大老爺所愿,反正我也閑的無所事事,就拿來小簽好了。不過今天賈大老爺卻要喂飽我。我喝呢。”于是賈大老爺留下來與夏金桂共進晚餐。順便介紹些小學的課程設置探討些人生奧義。
彩霞在燈光下問白玉釧:“老爺還沒有回來?”玉釧:“夫人,沒有。看樣老爺是留下了。”彩霞啐了一口,:“狐媚子。也別生氣,來日方長。你要努力把老爺榨干,叫他出去惹事生非。”彩霞笑道:“夫人生氣了?老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怎么能榨干。還不是繳械投降。”彩霞:“那就是想辦法給他找事情做。”玉釧:“找什么事情?”彩霞:“縣令該干什么事情,就給他找什么事情。”白玉釧:“我聽過,別處的老爺又是私訪,又是問案,把所有事情都攢在手里,生怕出錯。我們家的爺偏偏想著怎么興辦事業,規劃縣城,要教大家掙錢發財。”彩霞:“老爺這些日子在做什么?”彩霞:“在規劃縣城建設呢!縣衙改建,學堂建設。開煤礦,開鐵礦,煉鐵,煉鋼,而且賈氏的商會已經操作一段時間了。入了冬,都將開始。我們賈家不知道墊了多少錢進去。還要興建一條商業街。又要搭進不少的錢財。”彩霞:“這些我倒不擔心,就怕被那個妖精壞了名聲。影響日后的升遷。壞了前程。”玉釧說是。:“少奶奶,不知道這學堂進行的怎么樣?”
彩霞道:“那家人家姓唐,四代單穿,有莫大家財,還沒有人繼承。唐家夫人有了四個女兒,就是沒有男孩子。你說巧不巧?”玉釧:“是挺巧的。也許是偶然,不能說明什么。”彩霞:“唐家大女兒到了讀書年齡。小的還要抱著。唐夫人有些厭倦了生育,要給丈夫討個小的,又怕弄個不省心的。回到家里三天兩頭的鬧,又怕弄個愚笨的,生個傻兒子。正在鬧心呢。”白玉釧:“是不是還要找個俊的,找個身量高挑的,找個聰明的,找個白凈的。”彩霞笑道:“正是,人都這樣。就是不知道。丑的,矮的,笨的,窮的都嫁給了誰?”玉釧:“這跟辦學校扯上什么關系?”彩霞:“這你就不明白了吧!她不說我也一時想不明白。”白玉釧:“奶奶就別賣關子了。說說聽聽。”彩霞:“這學校一招收女學生,女孩子都聚集到一處。高的,俊的,機靈的的,一目了然。聰不聰明,一經過考試都出來了。再要挑選就容易了。”白玉釧:“唐夫人有了四個女孩,年齡不小了吧?”彩霞:“你說什么?人家六年生了四個,正年輕著呢。現在不過未雨綢繆,早做打算。聽我說辦女子學堂,除了騰房子,還答應捐一批桌椅呢!”白玉釧:“真是慈善人家。上天一定保佑她早生貴子。”
縣令一職,在一些準備升官人的眼睛里,并不認為是一個很好很優的去處。前人開玩笑說:“入御史為佛道,入評事為仙道,入京尉為人道,入畿丞為苦海道,入縣令為畜生道,入判司為餓鬼道。”作為世家大族的賈環最好的出路應當憑借關系在京城入御史道。不過京城里面可不怎歡迎賈家。在文人眼里,賈家就是武勛世家,粗鄙的很,不講理的很。雖然賈璉連中六元,賈家子弟科考成績也都不錯。可是扭轉不了人們對賈家的印象。皇帝也不想賈家做大。于是賈環選擇外放縣令,做點實際事情。
縣令的心理負擔是很重的。經常發生了一些逼迫事件,《新唐書》里就有一段。萬泉縣的縣丞唐臨,對縣令說:“大人,關押的犯人們,也有妻子兒女,天上下著綿綿的春雨,為了不誤農時,不如暫時把他們都放了吧。”大牢里,關押著十幾個沒有交納賦稅的囚犯。縣令當場表示不行。唐臨說:“大人請放心,如果這些人跑了,我一個人負全部責任。”唐臨逼走縣令,并且這些犯人在春耕后,一個個的回到了萬泉縣的監牢里。唐臨由此起步,最后將刑部、兵部、吏部三個部的尚書,都輪流的當了一遍。縣令也要接受下面的逼迫。
這不賈環也受到了下面的逼迫。縣丞找到賈環:“大人,牢獄里有幾個人還是放了吧。”賈環:“都犯得什么事情?”縣丞:“都是些偷雞摸狗的小罪。身上也沒有人命,也沒有對其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放了也就放了。”賈環:“這就不對了。如果輕易釋放囚犯,他們得不到相應懲戒,日后豈不是肆無忌憚?你能保證他不在非?”縣丞:“大人,下官怎能保證他不再犯。”賈環:“關押的罪犯浪費糧食。長久關押也不能增加他們的羞恥心,也不能增加他們的羞恥感。不如給他們找些事情做,減緩刑期,早日出獄。”縣丞:“大人,都要他們做什么?”賈環:“采石,掏糞,掃街,修路,建墻,不同工種減緩不同刑期。做一天工,減刑若干。要想少服刑,就要體會勞動帶來的勞累,痛苦。”縣丞本來是收了禮,現在不得不給退回去。心里就生了幾分怨恨。
賈環和縣里的衙役們商議了一個結果。采石,掏糞一日減兩日刑期。修路,建墻,一日減一日,掃街,種菜兩日減一日。他們的勞動所得,交回衙門,記賬管理。然后會扣除開支,再分給衙役們。于是就看到衙役們壓著囚犯掏糞坑,掃大街,采石頭,修道路。總之,每個人都發揮了他們的思想能動性,給犯人找活干。犯人們干活之余,鄉人指指點點,‘看,某鄉,某村,某某,被勞動改造了。叫這小子囂張。’,肉體痛苦之余,精神上也是不好的體驗。那些強奸犯給他們鋒一頂綠頭巾參加勞動。真是要多拉風有多拉風。
勸課農桑很重要,農業稅收是最穩定,無錢寸步難行。賈環卻是把主意打到工業,商業,農業就放權下面去搞。自己最簡單的操作就是把有煤鐵的礦山賣給自家,倒不用去低價買賣,正當利益也足夠賈家去做了。然后坐等商稅。不得不說:“有龐大家族勢力,這個官好當多了。”事情變得極其簡單,就是在衙門里消磨時光。不過賈環自家找了些事情做。還是興建學校。
縣令的教化職能之一就是教化百姓,維護統治。官員是否盡職,就看縣令的教化職能履行的怎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大家族都會督促家族子弟上進,或是讀書科舉,或是參軍報國。一般都會建大小私學,“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教導百姓以明禮向善。而促進教育的發展,也是刷政績的做法。科考成績,就是當地教育的試金石。
還有就是查禁違禁書籍、非法祭祀,讓百姓有一顆純潔的心。這些賈環最不需要擔心。差役和鄉紳就會處理好。牢獄中正需要大量囚犯出去做苦力。不,賈縣令稱作勞動再教育。
賈環對下面的要求是:明辨是非,依法治理。重大案件,流放和殺頭都要經過賈縣令親自審查。不可以冤枉一個好人。韭菜割了可以長出啦。人頭割了安不回去。下屬們雖然少了不少灰色收入,但是能光明正大掙錢也挺好。
社會秩序良好是發展經濟的前提。賈環卻是有堵有疏,一面嚴厲懲罰,勞動改造。一伙流氓誣賴,都鳥,斗蟋蟀,都用籠裝著掛在樹上。賈環把一支大公雞掛在籠子,掛在樹上。賭徒們面面相覷。同時大量抓捕,也嚇破了他們膽子。
總之,賈環的縣令做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