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的一天就可以過完四季,早上是秋天,中午是春天,下午是夏天,晚上便是冬天。
傍晚我和思思,蓉蓉出門采購生活用品。
這個城鎮被環山包圍,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耀眼的霓虹燈,淳樸的人們,把我剛到第一天不安的心,穩在了這片土地。
買了東西,我們匆匆回了宿舍,宿舍的十個人都是我們原班同學,班長也跟著我們分到了這個醫院,因為沒人毛遂自薦,她順勢當了宿舍長,后面的晚歸,夜不歸宿,讓她十分頭痛,但她沒有舉報我們,只要我們安全,她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剛剛老師給我的科室分配表,我貼在那個墻上了,你們回來晚了,記得去看一下。”
思思第一個沖了過去,看了后說
“還好還好,我和你們兩個在一個科室。”
“我看看,我看看。”
我湊了過去。
第一個科室兒科,要求穿粉色的護士服。
這個科室憑想象就知道很難待,每個孩子都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孩子生病了,母親本來就很難受,這個時候你過去輸液,孩子一哭,那完了…
想想就十分頭痛。
報道第一天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樣,我們畢竟是實習生,老師不會讓我們那么快上手,只會讓我們做一些拔針,配藥的小事。
嬰兒手上靜脈太細,一般都打頭上,膠帶纏一圈,拔針時都會扯到頭發,那個哭聲,一層樓都是,震天動地,感覺就像是我的神經被重重地敲打著。
一個科室基本待二十天,這二十天過的尤其漫長,氣溫驟降,加上嬰兒身體敏感,幾分鐘的操作就要洗一次手,短短一個星期,我的手全是凍瘡和洗紅的疹子。
帶兒科實習生的老師,我從未見她笑過,但她做任何事都極其負責細心,也很用心交我們。
她只要去輸液或者給新生兒治療,我就會端著操作盤跟在她身后,默默看著她。
我有不解的疑問,我不敢問,但只要我有一絲絲面部表情,她就會看出來,治療結束后出來的走廊上給我講解,我也會里面拿出小本子記下。
宿舍里只有我和絲絲順身攜帶的記事本,我其實是個不細心的人,我是因為看到了絲絲買了小本子,我好奇的問她是用來干嘛的,她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懂的知識記下來,護士老師看到你那么好學,也會教你更多。”
17歲的年紀,什么都不懂,我就記得父親給我說過
“在外面,多看多聽,少說話。不知道怎么做就看別人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