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回來了
- 雙面少女之靈蘭
- Aurora1
- 1599字
- 2022-01-12 17:19:41
十年級,同班的幾個小雀斑男生最愛逗靈蘭,這個混血小女生沉默寡言,削瘦高挑,一張安琪兒似的臉龐卻充滿冷漠和警惕。他們有次把大黃蟲放在她的文具盒里,同桌的女生嚇得大聲嚎哭,她只是蒼白著臉沉默著把蟲子倒入垃圾桶里,讓那幫小子好生沒趣。他們再生一計,把青蛙放進她的書包,待上課她一打開書包,青蛙呱呱大叫著跳出來,全班哄笑。她滿臉通紅,氣得兩只大眼里閃著兩簇火苗,他們以為她會哭,沒想到她漸漸平靜,若無其事地坐下來,連淚光都沒有。
放學時,靈蘭意外看到母親來接。“你媽媽出差回來,直接從機場趕來接你,說帶你去買鞋。”司機阿忠長得極像機器貓,腦袋圓圓,大嘴一裂,笑容可掬擠得眼睛都看不見。
靈蘭滿心歡喜又不動聲色,青春生長期,鞋子衣服過一段就得重新買過,母親觀察入微,愛她至深。
一群少男少女走過,嘰嘰喳喳:“杰卡斯,下次你再捉弄靈蘭,小心下次去醫(yī)院,她媽媽的手術刀直接把你手臂切下來!”引來孩子們一陣哄笑。
靈蘭暗叫糟糕,母親已經(jīng)眉頭緊緊皺起,對視到靈蘭目光又只是輕輕一笑,“靈蘭,要不要休息幾天?”
靈蘭一歪頭,忽然調(diào)皮,“花姐煲湯沒有?今天要喝三碗才足,吃飽才有力氣拉琴!”眼睛笑得如彎月,母親看她那么可愛又隱忍的樣子,淚盈于睫扭過頭去。
第二天校長即叫她到辦公室問清情況,要傳喚這幫小子的父母。她心知母親肯定找校長申訴過,搖搖頭,笑笑說:“他們無趣后就會消停,只要別太過份,我根本不在意。”青春期的男生都像未開化的猿類,毛手毛腳心智不齊,對懵懂愛情明明向往又手足無措。
每年的藝術節(jié),靈蘭都是缺席,仿佛人間蒸發(fā)好幾天。有鄰居搭訕:“艾迪醫(yī)生,聽你家女兒拉小提琴,能想起自己初戀,觸動心弦,每天免費聽音樂會。”母親笑得很開懷,那也是她每天最舒展的時刻。
靈蘭很有音樂天賦,兩三歲去母親朋友家去拜訪,看到朋友拉小提琴無法挪眼,小小臉龐滿是陶醉歡喜,自此結緣,一發(fā)不可收拾,成了她情感傾訴的方式,心事融入琴聲,聲聲入心。指導老師強烈推薦她去意大利提升,多次上門說服她母親,母親很動心,靈蘭卻說:“我覺得現(xiàn)在就很好,演奏時很開心,聽眾也很開心。”說著沖母親皺一皺鼻子,“家母不會逼我成藝術家,藝術家太辛苦,不容易幸福。”
母親艾迪心痛如絞,面色發(fā)白:“不不!什么藝術家!我們就是消遣消遣而已。”靈蘭不明原因,為什么母親這么驚慌失措。
自此沒人再提出國學琴的事。但是有藝術天賦的靈蘭從來不參加藝術節(jié),她和母親心照不宣,學校的藝術節(jié)就是她旅行的假期。
十年級的藝術節(jié),她和朱醫(yī)生泡在加州的海灘上,曬得滿臉通紅,每天踩在炙熱沙灘上,腳底都起皮。
“為什么靈蘭可以不用參加藝術節(jié)?而我們卻要辛苦排練?”
“你可以不用演話劇,像森姆就把去年的畫拿出來應付,反正老師又不知道什么時候畫的。”
“你也可以像靈蘭,每年畢業(yè)典禮開場都是她的小提琴獨奏,她不參加藝術節(jié)可減少你們奪冠壓力。”
“當然,如果你有心理醫(yī)生的證明郵件,那就更簡單了!”
眾人嘩然“哇,靈蘭看心理醫(yī)生?你怎么知道的?”
“她心理有什么疾病?”
“我媽去看心理醫(yī)生,碰到她多次從醫(yī)生處出來。聽說那醫(yī)生收費尤其昂貴!”
“你媽媽有什么心理疾病?”又是一片嘩然。“沒什么啦,就是更年期的焦慮癥!”
一群不知愁的少男少女立馬哄笑起來,打打鬧鬧起來。
等靈蘭回校,藝術節(jié)的氣氛早已經(jīng)淡了,走廊的畫展已經(jīng)撤得干干凈凈,學校的條幅氣球也不見蹤影。她如平常一樣打開儲物柜,赫然看到一張搞怪的愛德華·蒙克的《吶喊》,那張極其扭曲和痛苦的臉被臨摹得入木三分,原本黑色扭曲的身體卻換成白襯衫牛仔褲,燃燒的天空換成了蔚藍洶涌的大海。畫上寫著love is merely a madness!
靈蘭大吃一驚,呆如木雞,狂熱地盯著這幅油畫,眼睛仿佛有兩團火焰熊熊燃燒,全身顫抖仿佛拼盡全力抵制著,終于一把撕下油畫,尖叫一聲暈倒過去!旁邊的同學嚇得尖叫散開,有人急急去找教務,有一個大男生接住靈蘭,大聲呼喚她的名字,靈蘭長吁一口氣,喃喃說了句“我回來了!”然后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