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羅漢降外道陣

借經一觀。

借的是什么經?

易筋、洗髓二經,是少林武術的最高結晶產物,是佛門之武。

更是道門武。

清朝有一個少林和尚,一身橫練筋骨,渾厚內息,近乎金剛不壞,在江湖之上打出了不二威名,修的根本功夫便是二經。

后來,便有三教人士,探摸經卷源流,確定了洗髓乃是易筋經精深之后的深邃功夫,二經本是一卷書。

再探根源,從古籍之中摸索只言片語,以及經卷之中的術語,便定了性。

易筋經,乃是明代羽流所著的典籍,那時三教合流,難分難舍,經義混同,所以著者借達摩之名,詮釋道門功夫真諦。

后來不知緣由,道門諸派已經尋不得此功,最后在大清朝,少林佛門修行此功之人不知凡幾,易筋洗髓二經徹徹底底成了佛門武。

佛不言,道不語,此事隨著時間流逝,便算是揭過了。

但,不代表就不能借題發揮。

昔日古含沙也曾上少林,與方丈交談幾日,想一睹二經之真容,揣摩其中的武道精髓,卻是被對方打機鋒給糊弄過去。

那時他還沒現在這般心境,放不開,也就吃個暗虧。

如今,既然永武和尚與那二人共布殺局,要致自己于死地,便怪不得他借題發揮,打上少林了!

蹬蹬蹬!

腳步聲響起,從寺廟中從,從人群中。

一個個身著黑衣,戴墨鏡,方才都不知在何處的壯漢從人群中走出,攔截游客,拉扯警戒線,將所有的人給排出幾十丈遠,騰出一片空地。

而寺廟中,也是壯漢清場,將游客香客都給清走,讓這千古名剎,重歸佛音渺渺的清凈當中。

“古含沙,是那個古含沙不成?”

“天符的董事長?這么年輕?”

“好家伙,這道士牛逼,直接打上門了!”

“這是拍戲吧,哪部武俠小說的劇情?話說導演呢?攝影師呢?”

……

人群之中,議論紛紛,八成都是對于古含沙這個人的。

天符科技集團,那可是一等一的大集團了,古含沙更是好做慈善,名聲遠播,時不時上一上官方的新聞節目,華夏少有不知這個名字的。

他們實在想不到,這樣一位大慈善家、企業家,居然會帶人抬棺材堵少林門?

“古含沙!”

從寺廟中傳出一道暴怒的喝聲,一位身材高大,武僧打扮的壯漢踏步出來,站在門檻之上,如怒目金剛。

“你要么接我戰帖,七日后,武當一戰!”

“今日堵我少林門前,抬棺相送,羞辱佛面,便是泥人還有三分火性,真當我不敢行殺伐不成?”

永武大吼,話里話外,似乎全是古含沙的不是。

“阿彌陀佛。”

一聲悲天憫人的佛號,永德披寶衣袈裟,身后幾十號武僧相隨,嘆息一聲:“古施主,你又何必如此,羞辱佛面呢?”

一個個的,說的比唱的好聽!

守仁將嗩吶一收,白眼一翻,對于這倆和尚是半點好感全無。

眾所周知,佛門好辯,有舌綻蓮花之能,打機鋒、論禪機,嘴上功夫了得,當年幾次佛道交鋒,不知多少羽流被說得啞口無言,當場變換信仰,脫下道衣,穿上僧袍。

大能高僧,那都是能將死說成活的存在。

尤其是走入左道的妖僧,口舌禍朝堂,那叫一個厲害,滿口胡言亂語,卻叫人挑不出錯來,反而皈依門下,助紂為虐。

“永武,永德,都是好名號啊。”

古含沙看著二人,點點頭,又搖搖頭:“可惜,人配不上名號,天魔壞道,佛陀實在是有先見之明。”

“古含沙,你莫作口舌之快!”

永武眉頭微跳,厲聲道:“今日此事你若說不出個一二三來,莫怪我行降魔手段,將你鎮壓寺內,凈化心中魔障。”

“說這么多作甚?”

古含沙抬手一豎,好似拈花:“今日,要么你二人雙手捧經送上,要么我一步一人,打進去自取。”

“古含沙,你欺人太甚!”

永德兩眼一瞇,禪杖觸地,砸出一個坑來,大喝:“結羅漢陣!”

一聲令下,身后武僧施展輕功步法,躥了出來,將古含沙團團圍住。

不多不少,共有十八人。

這十八個武僧背后縛著長棍,肌肉結實,膚如牛皮,面色極為不善,但不至于像是永武那般好似混黑的臉面,是真有怒目金剛之姿態。

“延明,你要阻我?”

古含沙看著這十八人為首的那三十歲和尚,開口道:“永信不在寺中吧,雖然我看不上他,但此人入世極深,紅塵手段熟稔,絕不會放縱永武下戰帖。”

“古道長,你今日抬棺來寺,便是方丈親至,也是如此。”

延明面色凝重,看著這數年之前來寺中借經的少年,心中暗嘆口氣,知道方丈算計無錯。

那日,此人被方丈打機鋒哄弄過去,免去借經之事,便下了斷言,再上少林之時,便非禮來,而是武來,要大動兵戈。

好在,方丈那之后也留下了解局之法。

前踏一步,古含沙好似郊游踏青,每一步都輕松自如,但四面十八武僧卻是被嚇得后退一步。

哪怕延明有解局之法,也是不欲真同他交手。

這一交手,兄弟幾個必然要躺下一個啊!

“古道長,你且停步吧!”

延明喝一聲,伸手一抓,將背后縛著的長棍抽出,直指古含沙。

他這一取棍,其余十七人也是取下,持棍敲地,清脆卻又深沉,好像大地都被敲擊的動蕩。

“有些意思。”

古含沙一笑:“我當你哪來的底氣?永信也是個能人,武功雖然稀疏,但見識不凡,真就搞出東西來了。”

“十三棍僧救秦王,這是古唐便有的合擊大陣,被你們結合到了十八羅漢陣中,實在是有些門道。換作數年前,我也破不得此陣。”

“不過現在……”

當!

延明長棍擊地,一挑,便挑破了石磚地,動靜極大,將古含沙的話打斷。

幾位兄弟都是經歷過幾年前之事的,好不容易有些膽氣能直面古含沙。若叫他把話說全,那這膽氣便泄干凈了,這陣不攻自破。

叫人笑話。

延明手持的棍是混鐵棍,與其余十七人不同,如今作為陣主,棍挑一戳,好似大將戳搶,要將人捅個窟窿。

他棍一戳,便有十七條經年打磨而成的禪木棍飛舞,或戳或挑,或砸或甩,將古含沙的四面八方來路都封閉了,難以招招盡數擋下。

談起少林來,與王朝興衰最為緊密的一個傳說,那便是十三棍僧救秦王了。

那秦王不是別人,正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

這十三棍僧,便是少林當時的一個武術團體,有一手棍術合擊之陣,因救了秦王而聞名天下。

十三天禪木棍,打退千軍萬馬,一時風頭無二。

傳說或許有夸張之語,但這十三棍僧陣的確存在,而且是合擊之陣中的高明功夫,能夠結合十三人之力,互相結合,已經足以護住少林了。

但少林不是尋常寺,作為當今武術界的一大源流,其中還有一門合擊之陣,甚至被小說家寫入書中,是真正的護寺之陣。

那便是十八羅漢陣。

這取自“十八羅漢”的典故,宋朝之后形成的一門合擊之陣,可謂是能降龍伏虎,顯示神通。

十三棍僧還只是僧眾,而十八羅漢已經是修行之人,是取得阿羅漢果位的大德士。

只是一門合擊陣法,對付不了古含沙,永信知道,延明也知道。

所以,這幾年來他十八人苦練武藝,將兩門合擊之陣結合一體,化作一門羅漢降外道之陣,為的便是此刻。

外道?

誰是外道?

古含沙一身所學,大半都是道門羽流,對少林來講他不是外道,誰是!

見混鐵棍襲來,四面棍影彌漫,古含沙面色不變,右手一撥,左手拈花似,漫天一舞,只見手影遍布。

一只手將延明的戳棍撥開,從古含沙一側劃過。

另一只手拈棍如花,將十七條禪木棍一一拈住,勁力一運,棍身顫動劇烈,這震勁傳遞過去,叫那些武僧平日握慣棍子的大手顫抖松軟,險些將手里的禪木棍拋了。

手被這么震了一下,勁便沒了多少。

噼里啪啦一陣響,一連十七次響聲,古含沙硬挨了十七次不輕不重的棍擊,什么事都沒有。

反而是右手一張一捏,將化戳為抽的混鐵棍給捏住,在腰旁三寸的位置止住了。

“拈花一指!”延明大駭,“你居然學了拈花指!”

拈花一指,這是佛門的功夫,出自《五燈會元》中關乎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典故,佛陀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

“說到底,不過是一門功夫罷了,我會與不會又有何干系?”

古含沙嘆了口氣:“你知這指法的典故,便知道我練得不到家,拈花示眾,迦葉一笑,其中的精髓便是一笑上,乃是心心相印之道理。”

“當是你起心機,我便可應,才算將這門功夫練到家。”

“當然。”

右手一推,將棍子推開,延明只覺得大力傳來,后撤兩步,險些站不住。

古含沙兩手化拈花樣,將緩過勁來,再行棍術的武僧棍都給擋下推開,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如大雄寶殿之上的佛像一般。

“這個境界,對付你身后那兩個天魔外道,已經足夠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渝北区| 社旗县| 浦江县| 德昌县| 九台市| 五华县| 收藏| 临清市| 吉隆县| 酉阳| 门头沟区| 彩票| 航空| 庆城县| 微博| 阿瓦提县| 林甸县| 新化县| 漳平市| 常州市| 泰兴市| 双辽市| 临洮县| 镇江市| 乐都县| 和平县| 辉南县| 乡城县| 奉贤区| 澜沧| 崇左市| 万荣县| 什邡市| 龙井市| 彩票| 丹阳市| 渑池县| 察隅县| 吴江市|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