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老狐貍

劉健曾經推演過朱厚照的反應。

一是小皇帝剛剛繼位,年輕氣盛,急于建功立業,首先拿外戚開到,樹立權威。

二是袒護舅舅,撒手不管。

不管是哪一種選擇,小皇帝都將處于被動之中,招人議論。

沒想到,現在小皇帝竟然來了這一手。

你說他管吧,他說自己回避,叫咱們找太后去。

李東陽前車之鑒,誰敢去找太后?

你說他不管吧,又叫三法司秉公處理。

處理個鳥啊?要是能處理,還用等到今天?

小小年紀,這都跟誰學的,竟然如此奸猾?

麻煩的是,彈劾之事必定傳到太后那里。

太后會如何反應?

失策,又一次失策。

看來,只好用最后一招。

劉健看看李東陽,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出頭。

李東陽眼睛一耷拉,好像沒事兒人似的,不搭理劉健。

這幫人啊,一個個背后群情激昂,躍躍欲試。到了緊要時候,就龜縮不前。

指望不上了,還得我自己出場。

“皇上,老臣有奏。”

“哦,劉閣老,請講。”

“我大明官宦的俸祿,乃是洪武二十年太祖所定。如今已過百年,始終未曾增加。”

“百年過去,米價、菜價、房屋、車馬等一應用物,均已漲價,但是俸祿始終不漲。長此以往,官不聊生。不少官宦生計艱難,甚至不如商人、農夫……。”

劉健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中心思想就是官員工資太低。

你給我們漲工資,否則就活不下去。

官員活不下去,就沒人給你干活。現在你當皇上了,你看怎么辦吧。

“臣附議。”

這回李東陽反應很快,趕緊附議。

“臣附議。”

謝遷也出頭了。

“臣也附議。”

事關切身利益,眾人紛紛附議,沒有一個反對聲音。

一百來年沒漲俸祿,便是小皇帝也無法否認。

劉健不愧是老狐貍,這一招,是他精心算計的殺手锏,是官員們的共同心聲。

成了,天下官員都會感謝他,他的位置坐得更穩。

便是不成,我為官請命,也能提高威望。

那是小皇帝刻薄,怪不得我。

要罵,你們罵小皇帝去。

劉健這一招,朱厚照確實沒預料到。

起碼從表面上看,這個要求是合理的。

大明開國之后,官員的俸祿先后定了三次。

前兩次確實比較低。

第三次,也就是洪武二十年那次漲俸祿,起于一個偶然事件。

當時殿試的時候,太祖見舉子們外表衣冠光鮮,但有的舉子里面的衣裳破爛不堪,顯然是比較貧寒。

舉子們進士中第之后都要當官,官員們的衣著,也是朝廷的體面。

連官員都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別人也不會敬重他們,于是太祖就提高了俸祿。

當時的標準是,正一品,月俸祿米87擔,年俸祿1044擔。正二品月俸祿61擔,年俸祿732擔。

依次下來,正七品的知縣、御史等月俸祿7.5擔,年俸祿90擔,折銀40兩。

按照當時的購買力,每兩銀子相當于人民幣200~400元。取中位數300,年俸祿40兩銀子,相當于年工資12000元。

在明初的農業社會,消費水平地,物價不高,這個俸祿已經不低,確實夠一家人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

后來說官員俸祿低,有兩個原因。

一是隨著社會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財富積累的增加,消費水平提高,40輛銀子就不夠一家人過上體面的生活。人口較多的,甚至不能滿足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

另外一個原因,是白銀短缺,俸祿折色。但是白銀成色不足,折成米、絹、綢的時候,折損比較多,導致實際收入下降。

更有甚者,當初發行大明寶鈔的時候,俸祿折鈔。

當時也沒有國家銀行,不懂得金融規律,沒有保證金的概念。

以為只要發行鈔票,就是錢。

結果就是通貨膨脹,大明寶鈔沒人愿意使用,貶值嚴重。

票面價值在實際流通中的購買力,只相當于千分之一。也就是說,面值一千文,只能當一文錢用。

宋以前,文人都不是一個獨立的職業,多數文人不能靠詩文書畫養活自己。或者家里有錢,或者當官兒有俸祿,或者經商,這才是收入的主要來源。

到了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財富的積累,文人已經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職業。靠著詩文書畫,已經可以養活自己。作為自由職業者,甚至可以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

唐寅賣書畫,能過得優哉游哉。

蘇州茶館里的說書人,說一場書,可以收入5~10銀子。

一個縣令,處級干部,年入40兩銀子。只相當于一個說書人說六、七場書的收入,或者說十來天的收入。這個職業收入差距,確實大了些,也不合理。

但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

作為手握大小權力的官員們,當然不會甘心受窮。

他們自然有自己的辦法,增加收入。

一是通過權力或者種種運作,兼并、購買土地,把自己變成地主,增加收入。

二是自己或者家人、奴仆充當白手套經商,增加收入。

三是權力變現,貪污受賄斂財。

事實上,如今的絕大多數官員,都過著比較體面甚至奢侈的生活。

支撐他們生活的,就是灰色和黑色收入。

只有那些真正的守法官員,只守著一份菲薄的俸祿,過著清貧的生活。

這就形成了官場的逆淘汰。

清正廉潔的官員受苦受窮,被人排擠,瞧不起。膽大妄為,用盡手段斂財者,過著富足奢侈生活。

這也是官場越來越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后世的人們常常有一個誤解,說洪武朝、永樂朝貪官多,其他時期貪官少

真實的原因是,洪武和永樂皇帝強勢,對貪官的打擊力度大,查處的貪官就多。

其他時期的皇帝比較弱勢,打擊力度小,查處的貪官自然就少。不僅不是貪官少,反而貪官更多。

皇帝也不是不知道真相,只是對官員貪腐采取了默認態度。

這一點,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大明和法國的土地比較少,對官員貪腐就采取默認態度。

俄國土地面積廣大,就給官員賞賜大量的土地,讓他們成為地主。

那么高薪養廉行么?也行不通。

高薪養廉,需要靠一套嚴密的制度來執行和監督,以現在的社會發展水平,很難做得到。

所以,劉健突然提出漲俸祿的建議,除了為難朱厚照,打擊他的威信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讓朱厚照默認官員們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玉山县| 甘谷县| 浙江省| 嘉禾县| 三河市| 封开县| 新邵县| 怀化市| 札达县| 镇安县| 永宁县| 镇赉县| 兴安盟| 古田县| 婺源县| 崇礼县| 陵水| 澎湖县| 淳化县| 浦北县| 固镇县| 莎车县| 万州区| 蒲江县| 铜陵市| 陕西省| 孝感市| 竹溪县| 泗洪县| 巴林右旗| 德江县| 保德县| 观塘区| 岳阳市| 绿春县| 磐石市| 襄汾县| 怀集县| 西和县|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