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召他入宮
- 大唐:開局吐槽,震驚李二!
- 天下我最秀
- 3355字
- 2022-01-30 22:18:00
之前,長孫無忌還敢嗔怪陳尋幾句。
但這話一出,他直接嚇軟了退,都不敢直視李世民的表情。
這個店家,你說就說吧……
你別罵人啊!
得!這下神仙也救不了你!
此時,李世民緊緊地握住酒杯,聲音都有些抖了:
“這話怎講?”
陳尋正沉浸在獲得玉米的喜悅之中,自然沒有注意到二人的神情。
于是繼續說道:
“按理說,圣上還是皇子的時候,居功甚偉,本來就應該當皇帝,但是無奈高祖不肯啊……圣上也不對,他早就該動手的,非得到了最后關頭再動手……”
“這下可好,明明是身不由己,卻讓天下人都認為他是暴君。”
“話說回來,這些對咱們老百姓都不重要,誰讓咱過上好日子,誰就是好皇帝,管他怎么當上的皇帝干什么啊?”
這話一出,李世民神情有些復雜。
本來,神武門之事,他一向很敏感。
但是此時聽到陳尋這么說,他反而感到有一絲欣慰。
原來,自己一直想要掩埋的事情,在眼前的這位店家心中居然是無足輕重。
如果全國子民都這樣想,他也就放心了。
陳尋這一句話,算是說到他的心坎里了。
自己當時發動神武門之變,實在是迫不得已。
滿朝文武,雖然表面上尊敬自己。
但是他們的真實想法,又有誰知道呢。
還是這位素未蒙面的店家,了解自己的心聲啊。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細細說道:
“迫不得已,當年卻是迫不得已啊,但是……滿朝文武又哪管得了這些,這件事情,成為他們一輩子的說辭……”
陳尋此時是徹底喝多了,于是侃侃而言:
“滿朝文武?他們懂個雞毛撣子!一群掉書袋的書呆子而已!說辭?講理?他們也就會賣弄口舌!刀架到他們脖子上,你看看他們怎么講理?”
“這圣上啊,還是太在乎名聲,要是我啊,我直接來個大清洗!想要滿朝文武一條心,那就得排除異己,歷史上好多人都干過,不丟人!”
“我勸你啊,以后當了官,離這些人遠點,免得天打雷劈的時候,連累到你!”
說完這話,陳尋耳邊卻又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叮!檢測到宿主完成吐槽,獎勵積分200點,以及名人名言隨心說功能!”
陳尋聞言,不禁摸了摸下巴。
這系統有點摳兒啊!
別人的系統,都是獎勵功法啊,仙丹啊……
可是到了他這,全是一堆破爛兒!
剛才好歹還是實物呢,現在怎么換成了什么名人名言?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李世民卻拍了拍他的肩膀。
陳尋轉頭看他,卻見他雙眼閃爍,整個人激動異常。
“店家啊,我在公家做事,還從來沒像今天這么痛快過,真是知音難覓啊!來,我們干杯!”
李世民說完,便一飲而盡。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身邊這么多人,卻不如一個店家懂自己的心思。
一旁的長孫也沒見過,醉酒的李世民竟然如此話多。
之后,二人越談越歡,酒也越喝越多。
李世民開始想起自己的過往,然后以局外人的身份問陳尋。
其中問得最多的,自然是他和李淵的父子情誼。
陳尋喝得也高了,也不知道胡亂說了些什么。
而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來自于后世的歷史節目:
“君不知臣,臣不知君,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說完,便醉倒不醒了。
……
第二天醒來,太陽已經高高的了。
要不是桌子上的三只酒杯和三副筷子,他還真以為昨天是做夢。
但是左找右尋,他卻不見了二人的蹤影。
陳尋拍了拍腦袋,竟然忘記了昨晚的許多細節來。
看看地上的酒壇子,他不禁開始后怕。
自己前世就是因為喝酒出事,昨晚又因此不省人事。
倘若那二人是歹人,自己早就玩完了。
看來這東西,還是得少碰。
陳尋往廚房看了看,見到自己的東西沒丟,這才放下心來。
看來這倆人,不像是壞人。
不過這倆孫子,好像沒給錢啊?
算了,就當共飲一場……
這時候,陳尋開始想起玉米來。
昨晚喝得多,吃得少,此時肚子里空空落落。
因此,他拿出幾個玉米,開始扔到鍋里煮起來。
然而這時候,一群官兵卻突然至此。
陳尋嚇了一跳,心想老天你想干啥?
我前世已經夠慘了!
他腦筋一動,開始向官兵解釋:“官爺,我與昨晚那二人沒半點關系!”
官兵倒是沒有理他,反而自顧自說道:“圣旨到,陳尋接旨!”
啊?
接旨?
我曹,壞事了!
是不是我昨天罵皇上,被人給舉報了啊?
這么一想,陳尋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
領頭的官兵開始宣旨,其內容,盡是一些文言。
陳尋自然是聽不懂,只能在那瞎想。
經過了差不多一刻鐘,這道圣旨才讀完。
雖然沒有完全理解,但是核心思想他弄明白了。
因為自己開發出了辣椒、土豆兩種作物,被唐太宗封了個縣侯,并且請他到司農寺去指導種植技術。
整個過程,陳尋都是蒙的。
直到官兵走遠了,陳尋才在后才大喊道:“要不喝喝茶吧?”
這時候,陳尋才想起昨晚的那兩個人。
“看來,那倆人的確是公人啊……”
“還不是一般的公人,居然還能見到皇上,一定是個尚書啥的吧!”
陳尋哪里知道,一直問自己當今圣上問題的人,就是皇帝本人啊?
這時候,他又想起另一件事。
他娘的,這皇上只給我封了個官,倒是賞我點錢啊!
這馬上就到日子了,鴇母快要和我要賬來了。
要是我還不上錢,這鴇母往官府一鬧,我這官還當不當啊?
于是乎,陳尋當即定下目標,先掙點錢!
可是咋掙錢呢?
陳尋看了看剛獲得的玉米,準備忍痛割愛!
他留了幾個棒子當種子,其余全打算賣掉……
……
另一邊,李世民從李淵的寢宮走出。
想起陳尋的那句“君不知臣,臣不知君,父不知子,子不知父”,他就感覺胸口隱隱作痛。
的確是如此啊!
自從神武門之變后,他和父親之間,關系一直很微妙……
這么多年的感受,竟然讓一個店家隨口就總結出來……
一想到這里,他是越發的喜歡這個小店家。
煩悶之下,他還是想出門走走。
于是乎,他喊來了太監總管問道:
“今日剛冊封的縣侯,這個時候在何處啊?”
總管躬身回道:“聽司農寺的人說,好像在賣什么玉米,據說要一兩銀子一枚……”
李世民有些疑惑:“玉米?那是什么?居然這么貴?”
總管搖頭像是撥浪鼓一般:
“恕奴才愚鈍,奴才活了這么久,從未聽說什么玉米……”
李世民雙眼微瞇,頓時覺得此事沒有這么簡單。
有了土豆和辣椒的經驗,這所謂的玉米,一定也是一種新作物。
想到這里,李世民不禁拍了拍手。
好家伙,這個陳尋,居然還有事情瞞著朕。
“傳我詔令,宣國舅爺進宮,朕要和他出去一趟。”
再次來到陳家酒館時,陳尋還在宿醉之中。
李世民也沒有叫醒他,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桌子上的一根黃燦燦的柱形棒子上。
在棒子之上,長滿了牙齒一樣的東西。
李世民忍不住摸了摸,居然是熱乎的。
看來是剛出鍋不久啊。
李世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吃。
要知道,那土豆,還有辣椒,味道都很不錯。
那么這玉米,應該也差不了許多。
但是瞅了半天,他也不知道如何下口。
不過看到玉米飽滿的籽粒,李世民卻是心情大好。
看來這東西,產量應該也不低!
圣上臨駕,陳尋卻在睡覺,長孫無忌看不下去了。
他拽了拽陳尋的耳朵,這才把他弄醒。
看到眼前的二人,陳尋有氣無力的說道:
“哎,是老李啊,你近么這個時候來了,今天不用公事?”
李世民沒回答他,他只關心手里的棒子:
“這是什么東西啊,咋吃啊?”
陳尋瞥了一眼:“咋吃啊,肯定是用嘴吃啊,玉米只要弄熟了,咋吃都行,烹炒、水煮,甚至還能爆米花,磨碎了,還能煮粥喝!”
李世民聞言大喜,掰下一顆籽粒,塞到了嘴里。
嗯?
一時間,一種奇妙的感覺從舌尖傳遍全身。
見到李世民這般模樣,長孫也忍不住了,學著李世民掰下幾顆,扔到了嘴里。
嚯!
兩人不禁瞇起了眼,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神情。
然而,陳尋的話,險些讓二人噴飯:
“一根玉米一兩!”
長孫無忌心想你好算計!
知道你這官兒咋來的嗎?
見他想要發怒,李世民趕緊攔住了他。
長孫無法,只好向懷里掏去。
無奈身上沒帶零錢,只好給他一枚十兩的銀錠子。
見到這個銀錠子,陳尋頓時雙眼放光,同時對二人說道:
“怎么樣,值這個錢吧,還是你們識貨,你看外面那些人,都說我是黑商……”
李世民笑了笑:“可不是黑商!你看外面那些人,一輩子可能都掙不到一兩錢!”
言語至此,他看著手里的玉米,忽然哀嘆了起來。
就在今天早朝,吐蕃的使者鄂釋納沙弼到此,朝堂之上異常囂張,要和大唐要糧食,還要迎娶唐朝的公主。
見他這副狀態,陳尋便知道他心中有事,因此好生安慰道:
“李兄心中有何煩悶之事,何不說出來讓我也分擔一二,除了錢的事!”
李世民本想來逛逛,見陳尋這么說,便有了其他的想法。
這小子雖然見錢眼開,倒是頗有趣味兒,而且懂得也多,見解獨特。
說不定,吐蕃的事情,或許還真能從他這找到辦法。
于是乎,李世民開始設套,說著說著就把陳尋套了進來。
聽到李世民說的話后,陳尋卻是一臉輕松:
“我當多大事呢,原來是這事兒……”
這么大的事情,陳尋卻說得如此輕松。
李世民和長孫互望一眼,覺得不可思議,瞬間以為他是高人。
“吐蕃是吧……他要啊,就給他!”
李世民:得了,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