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考點突破+歷年真題+預測試卷: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2022版)
- 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試題分析小組
- 2167字
- 2022-01-21 14:19:31
三、本章核心考點試題
考點1 生態足跡法
例:我國某省某市是一座重工業為主的城市,礦產資源豐富,工業體系發達,土壤肥沃,具有成熟的耕作種植體系。該市綜合經濟實力較強。在快速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地矛盾突出,各種生態環境問題不斷凸顯。
應用生態足跡法測算其2017年生態盈余或生態赤字的水平,評估該市可持續發展狀況。某市2017年生態足跡及承載力數據見表3-1。
表3-1 某市2017年生態足跡及承載力數據(單位:hm2/人)

問題
1.簡述生態足跡的概念。
2.簡述生態足跡基本模型的特點。
3.計算人均生態足跡和人均生態承載力,然后進行比較分析。
4.簡述生態足跡基本模型的優點及不足之處。
5.生態足跡法除了生態足跡基本模型外,還有哪些足跡模型?
綜合分析
本案例完整地考查了生態足跡法,需要考生掌握的內容包括概念、基本模型、其他足跡模型類型。
問題1:
【答案】生態足跡也稱生態占用,任何已知人口(某個個人、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的生態足跡是生產這些人口所消費的所有資源和吸納這些人口所產生的所有廢棄物所需要的生態生產性土地的總面積和水資源量。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1考查了生態足跡的概念。記憶類型的考點,考生直接記憶,不用深究。
問題2:
【答案】生態足跡基本模型的特點:①是一種綜合影響分析;②采用單一時間尺度,即“快拍”式截面;③所使用的產量因子是全球平均產量;④在固定生產與消費條件下的確定性研究;⑤反應的是區域生產與消費的綜合信息;⑥使用六類土地利用空間;⑦引入當量因子進行綜合。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2考查了生態足跡基本模型的特點。生態足跡基本模型的特點包括七項內容,考生要牢記,在考試中可能會出簡答類型的問答題。
問題3:
【答案】根據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公式,分別計算得到該區域人均生態足跡和人均生態承載力,見表3-2。該市2017年人均生態足跡需求為0.26465hm2/人,可利用的人均生態承載力為0.143950hm2/人。
表3-2 某市2017年生態足跡及生態承載力計算表(單位:hm2/人)

該市可利用的人均生態承載力減去人均生態足跡,其值為-0.1207 hm2/人,表現為生態赤字。這表明該區域的人類負荷已經超過了其生態容量,正面臨著不可持續的發展局面。
從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角度來看,該區域的人類活動過于密集,對資源環境產生了巨大壓力。該區域需要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按照生態系統容量空間范圍,大幅度提高資源與能源效率,逐步建立與生態系統容量相適應的綠色發展模式。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3考查了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下面將生態足跡基本模型計算流程和計算公式(表3-3)進行小結。
表3-3 生態足跡基本模型計算流程和計算公式

(續)

問題4:
【答案】生態足跡基本模型的優點在于所需要的資料相對易獲取、計算方法可操作性和可重復性強。
不足之處:指標表征單一、過分簡化,只衡量了生態的可持續程度,強調的是人類發展對環境系統的影響及其可持續性,而沒有考慮人類對現有消費模式的滿意程度;難以反映人類活動的方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等因素的影響;基于現狀靜態數據的分析方法,難以進行動態模擬與預測。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4考查了生態足跡基本模型的優點及不足之處。記憶類型的考點,考生直接記憶,不用深究。在考試中可能會出簡答類型的問答題。
問題5:
【答案】生態足跡法除了生態足跡基本模型外,還有動態改進——時間序列足跡模型、過程改造——投入產出足跡模型、成分法生態足跡模型。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5考查了生態足跡法的類型。動態改進——時間序列足跡模型、過程改造——投入產出足跡模型、成分法生態足跡模型的計算步驟、各自特點或適用范圍均是本章的出題點,考生要重視。
考點2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生態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法
例:西部某省為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擬在從具有相關產業均衡和配套條件的A市和B市中選擇一個區縣重點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并委托一咨詢公司開展相關研究,經過初步分析,咨詢公司從A市和B市各篩選出前兩位區縣G、H和K、M,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比選,為研究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該咨詢公司擬從資源承載力分析這個維度開展研究,收集和整理相關信息見表3-4。
表3-4 2018年某省A市和B市所屬前兩位區縣資源環境承載力指數

問題
基于資源環境承載力分析,應選擇哪個區縣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說明理由。
綜合分析
本案例考查了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生態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法。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生態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法的指標計算及分析應用涉及的相關要點要牢記并掌握。
【答案】見前面第2章考點4,已確定在B市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所以在K、M兩個區縣間進行比較選擇。基于資源環境承載力分析,應選擇K區縣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
理由:基于資源環境承載力分析,K區縣一級評價指標生態彈性度指數計算結果為61.7,故該區域為較穩定區域;M區縣一級評價指標生態彈性度指數計算結果為38.2,故該區域為不穩定區域。
K區縣二級評價指標環境承載力指數計算結果為82.5,故該區域為高承載區域;K區縣三級評價指標承載壓力度指數計算結果為23.8,故該區域為低壓區域。
M區縣三級評價指標承載壓力度指數計算結果為83.4,故該區域為強壓區域;M區縣二級評價指標環境承載力指數計算結果為67.9,故該區域為較高承載區域。
綜上所述,應選擇K區縣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
【要點解析】這里考查了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生態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法。生態承載力分析評價表見表3-5。
表3-5 生態承載力分析評價表

- 2020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必刷題+歷年真題+押題試卷(共3冊)
- 《土地登記代理實務》命題點全面解讀
- 倉儲管理實務(第2版)
-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
- 《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工程部分)命題點全面解讀
- 2015年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精解+專家預測密卷: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安全生產技術
- 2019年注冊土木工程師(港口與航道工程)《公共基礎考試》過關必做1200題(含歷年真題)
- 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考點突破+歷年真題+預測試卷: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2022版)
- 2019年一級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木建筑工程)》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20年一級注冊建筑師《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過關必做1500題(含歷年真題)
- 建設工程經濟
- 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建設工程施工管理
- 《建設工程監理基本理論與相關法規》命題點全面解讀
- 安全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