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9 德國德萊賽袖珍手槍

1908年,路易斯·施邁瑟在德國萊茵金屬公司設計出德萊賽背心口袋型手槍,簡稱為德萊賽袖珍手槍。

全黑色的德萊賽袖珍手槍非常精致,從表面上看外形與FN M1906袖珍手槍似乎沒有什么區別,但實際上德萊賽袖珍手槍屬于外露式槍管設計,即整個槍管露在套筒之外,其槍管與套筒前半部分是一個部件;而實際用于機械動作的套筒部分,其實則只是覆蓋在后半部分(槍機組件部位)。

☆ 德萊賽袖珍手槍分解

德萊賽袖珍手槍右視圖

☆ 德萊賽袖珍手槍左視圖

另外比較特殊的是,在分離開來的德萊賽袖珍手槍(前部)槍管和(后部)套筒兩者的頂部還設有一條獨立的金屬條——這個金屬條前方設有準星,后方設有照門,其整體在分解時屬于一個獨立部件,被固定于(后部)套筒之上,所以當射手拉動套筒時,這個金屬條因為固定在套筒上,所以也會跟著套筒向后移動。

德萊賽袖珍手槍全槍長為114毫米;槍管長為53.5毫米;口徑為6.35毫米;彈容量為6發.25ACP槍彈;槍口初速度為230米/秒。德萊賽袖珍手槍采用了自由槍機的自動方式和平移式擊針的擊發方式。德萊賽袖珍手槍的套筒本身采用了鏤空式設計,所以并沒有專門設計的拋殼窗部位(這點與著名的“沙漠之鷹”大口徑手槍相似)。

其套筒座內部有兩根復進簧,一根是位于槍管下方的復進簧,另一根是位于擊針后方的復進簧。因為采用平移式擊針設計,所以沒有擊錘;由扳機帶動扳機連桿進行動作,再由扳機連桿帶動阻鐵運動,當阻鐵解脫時,擊針就能擊發槍彈。

其手動保險設置在套筒座左側,保險是針對上述的擊針阻鐵而設計的。橡膠材質的握把上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商標,這個商標其實是由當時的萊茵金屬制品與機械制造公司的縮寫RM&F組合在一起的字樣。其彈匣卡榫依舊體現出當時的流行特色,被設置在握把底部。

德萊賽袖珍手槍總共生產過兩個版本。

第一版的德萊賽袖珍手槍特征非常明顯,采用在套筒上設置有兩個抽殼鉤的設計,并且其擊針后方的復進簧還設有復進簧導桿;而在第二版的德萊賽袖珍手槍上,其套筒只在右側設有抽殼鉤,并且取消了擊針后方的復進簧導桿部件。

德萊賽袖珍手槍自研發及改進后,一經推出在市場上就收獲了不少好評;但時至今日,其生產和銷售的資料差不多都被銷毀殆盡。單從一份保存到現在的1915年3月4日的購買收據來看,當時這名德國人購買的德萊賽袖珍手槍的槍號是7485,這至少說明,在起初的這幾年間,德萊賽袖珍手槍的產量似乎并不是特別大。

但可以肯定的是,德萊賽袖珍手槍自上市之初,其間一直都在持續生產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甚至直到“一戰”后,德萊賽袖珍手槍還是能夠買到。從目前現存的資料上來看,德萊賽袖珍手槍的實際產量為70000~100000把——對于一款袖珍手槍來講,這樣的產量算是相當不錯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盘山县| 互助| 苍山县| 建宁县| 灵台县| 龙岩市| 崇文区| 沈丘县| 山东| 武城县| 贵港市| 安福县| 陇川县| 惠安县| 长武县| 万全县| 永新县| 黄平县| 工布江达县| 沅江市| 且末县| 那曲县| 北海市| 潢川县| 浮梁县| 五常市| 涞水县| 北宁市| 绥化市| 怀安县| 施甸县| 麻阳| 康定县| 全椒县| 东乡| 噶尔县| 玉林市| 西乌珠穆沁旗| 历史|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