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 德國盧格手槍(巴拉貝魯姆手槍)

喬治·盧格在1849年出生于奧地利的布倫納山口斯泰納赫鎮。1891年盧格進入“德國路德維格·洛伊公司”。

☆ 喬治·盧格

當雨果·博查特研發出博查特C93自動手槍的時候,盧格也在這家公司任職。1894年盧格被派往美國,任務是向美國海軍展示這款最新的博查特C93自動手槍。1896年在路德維格·洛伊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更大的德國武器和彈藥工廠,簡稱為DWM。

☆ 盧格手槍右視圖

☆ 盧格手槍彈鼓供彈

推銷經歷讓喬治·盧格認識到“太重、太大、全無平衡性”的博查特C93自動手槍需要改進,于是他開始對這款手槍進行全面改進,但保留了博查特C93自動手槍上的肘節式槍機閉鎖結構原理。

1898年,盧格正式完成新槍的設計工作,新槍是一款外形更小巧的自動手槍。其口徑為7.65毫米,這款手槍被命名為盧格手槍。

盧格手槍采用外露槍管設計,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后坐,肘節式槍機閉鎖結構,采用可拆卸彈匣供彈,這些設計在當時來講都很先進。其全槍長為222毫米、槍管長為102毫米、空槍重量為0.89千克。外露槍管通過螺紋固定在套筒(機槽)上,套筒可以在套筒座上滑動,這樣當手槍發射槍彈的時候,槍管和套筒會一同向后移動13毫米;當套筒運動到套筒座里的凹槽尾部后會停止向后運動,這時槍機組件會繼續向后運動,現在肘節開始發揮作用;肘節會像胳膊一樣彎曲,這樣槍機就能繼續向后,完成拋殼動作;這時握把內的復進簧和復進簧導桿起到了復進的作用,這個力量通過連接鉤傳到槍機組件上,這樣槍機組件會再次向前運動,肘節就會向前伸直,完成了上膛動作。

☆ 盧格手槍左視圖

盧格手槍的準星直接固定在槍口位置,而V形照門位于肘節槍機的尾部。槍管是錐形,錐度不大;槍管內部設有4條右旋膛線。槍管后面的套筒部分并不是傳統意義的“全包”,而是套筒頂部“開槽式”。套筒中間部分是槍機組件,槍機部分頂部設有一個很大的抽殼鉤,當槍彈上膛時,抽殼鉤不僅能抽殼,也起到了彈膛有彈指示器的作用。

槍機組件后半部分就是肘節。肘節上有兩個對稱的圓形,這個位置就是起到“胳膊肘”的作用。射手需要上膛時,就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兩個圓形后,向后拉動。這樣就能把槍機組件向后拉動,松手后槍機自動向前完成上膛動作。槍機內部采用平移式擊針,擊針后面是擊針簧。套筒座部分的設計十分超前,尤其是握把的外形,握把與套筒形成一個夾角,而不是垂直設計,這樣讓射手握持起來更舒服,穩固。當發射時后坐力能夠直接作用于虎口部分,降低了槍口上跳的幅度。

扳機護圈為圓形,扳機為月牙形,這個扳機行程比較短。扳機護圈前方設有分解桿,后方設有彈匣(釋放)扣,彈匣扣的位置“十分超前”,直到十多年后其他型號的手槍才開始這么設計,這樣能更快地更換彈匣,這也是盧格手槍大批量裝備的原因之一。彈匣細長,并且容易分解進行維護。

套筒座后方設有手動保險。向上扳動保險,處于解除保險狀態;如果把保險向下撥,則處于保險狀態,這時保險會鎖住阻鐵,這樣就能起到保險作用。握把片起初是木質,上面刻有菱形防滑槽;后期握把片也采用橡膠制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维西| 三穗县| 雅江县| 新安县| 凤山市| 建平县| 云梦县| 兴化市| 德兴市| 杂多县| 全椒县| 宜黄县| 定南县| 贵南县| 富蕴县| 山西省| 阜阳市| 金坛市| 平山县| 西昌市| 昌邑市| 柘荣县| 育儿| 北票市| 岐山县| 成都市| 巨野县| 绍兴市| 错那县| 泸州市| 和龙市| 台东县| 万载县| 贵南县| 宾川县| 宁化县| 景东| 睢宁县| 莎车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