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變頻器與人機界面實戰手冊(三菱篇)
- 蔡杏山編著
- 2867字
- 2022-01-21 13:27:04
1.3PLC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1.3.1PLC的組成框圖
PLC種類很多,但結構大同小異,典型的PLC控制系統組成框圖如圖1-5所示。在組建PLC控制系統時,需要給PLC的輸入端子連接有關的輸入設備(如按鈕、觸點和行程開關等),給輸出端子連接有關的輸出設備(如指示燈、電磁線圈和電磁閥等),如果需要PLC與其他設備通信,還可在PLC的通信接口連接其他設備,如果希望增強PLC的功能,可給PLC的擴展接口連接擴展單元。
圖1-5典型的PLC控制系統組成框圖
1.3.2CPU與存儲器
PLC內部主要由CPU、存儲器、輸入接口電路、輸出接口電路、通信接口和擴展接口與電源等組成。
1.CPU
CPU又稱中央處理器,是PLC的控制中心,它通過總線(包括數據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與存儲器和各種接口連接,以控制其他器件有條不紊地工作。CPU的性能對PLC工作速度和效率有較大的影響,故大型PLC通常采用高性能的CPU。
CPU的主要功能如下:
1)接收通信接口送來的程序和信息,并將它們存入存儲器。
2)采用循環檢測(即掃描檢測)方式不斷檢測輸入接口電路送來的狀態信息,以判斷輸入設備的狀態。
3)逐條運行存儲器中的程序,并進行各種運算,再將運算結果存儲下來,然后通過輸出接口電路對輸出設備進行相關的控制。
4)監測和診斷內部各電路的工作狀態。
2.存儲器
存儲器的功能是存儲程序和數據。PLC通常配有ROM(只讀存儲器)和RAM(隨機存儲器)兩種存儲器,ROM用來存儲系統程序,RAM用來存儲用戶程序和程序運行時產生的數據。
系統程序由廠商編寫并固化在ROM存儲器中,用戶無法訪問和修改系統程序。系統程序主要包括系統管理程序和指令解釋程序。系統管理程序的功能是管理整個PLC,讓內部各個電路能有條不紊地工作。指令解釋程序的功能是將用戶編寫的程序翻譯成CPU可以識別和執行的代碼。
用戶程序是用戶通過編程器輸入存儲器的程序,為了方便調試和修改,用戶程序通常存放在RAM中,由于斷電后RAM中的程序會丟失,所以RAM專門配有備用電池供電。有些PLC采用EEPROM(帶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來存儲用戶程序,由于EEPROM中的內容可用電信號擦寫,并且掉電后內容不會丟失,因此采用這種存儲器可不要備用電池供電。
1.3.3輸入接口電路
輸入接口電路是輸入設備與PLC內部電路之間的連接電路,用于將輸入設備的狀態或產生的信號傳送給PLC內部電路。
PLC的輸入接口電路分為開關量(又稱數字量)輸入接口電路和模擬量輸入接口電路,開關量輸入接口電路用于接收開關通斷信號,模擬量輸入接口電路用于接收模擬量信號。模擬量輸入接口電路采用A/D轉換電路,將模擬量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開關量輸入接口電路采用的電路形式較多,根據使用電源不同,可分為內部直流輸入接口電路、外部交流輸入接口電路和外部交/直流輸入接口電路。三種類型的開關量輸入接口電路如圖1-6所示。
掃一掃看視頻
1.3.4輸出接口電路
輸出接口電路是PLC內部電路與輸出設備之間的連接電路,用于將PLC內部電路產生的信號傳送給輸出設備。
PLC的輸出接口電路也分為開關量輸出接口電路和模擬量輸出接口電路。模擬量輸出接口電路采用D/A轉換電路,將數字量信號轉換成模擬量信號。開關量輸出接口電路主要有三種類型:繼電器輸出接口電路、晶體管輸出接口電路和雙向晶閘管(也稱雙向可控硅)輸出接口電路。三種類型開關量輸出接口電路如圖1-7所示。
圖1-6三種類型的開關量輸入接口電路
1.3.5通信接口、擴展接口與電源
1.通信接口
PLC配有通信接口,通過通信接口,PLC可與監視器、打印機、其他PLC和計算機等設備進行通信。PLC與編程器或寫入器連接,可以接收編程器或寫入器輸入的程序;PLC與打印機連接,可將過程信息、系統參數等打印出來;PLC與人機界面(如觸摸屏)連接,可以在人機界面直接操作PLC或監視PLC工作狀態;PLC與其他PLC連接,可組成多機系統或連成網絡,實現更大規模控制;與計算機連接,可組成多級分布式控制系統,實現控制與管理相結合。
2.擴展接口
為了提升PLC的性能,增強PLC控制功能,可以通過擴展接口給PLC加接一些專用功能模塊,如高速計數模塊、閉環控制模塊、運動控制模塊、中斷控制模塊等。
3.電源
PLC一般采用開關電源供電,與普通電源相比,PLC電源的穩定性好、抗干擾能力強。PLC的電源對電網提供的電源穩定度要求不高,一般允許電源電壓在其額定值±15%的范圍內波動。有些PLC還可以通過端子往外提供24V直流電源。
圖1-7三種類型開關量輸出接口電路
1.3.6PLC的工作方式
PLC是一種由程序控制運行的設備,其工作方式與微型計算機不同,微型計算機運行到結束指令END時,程序運行結束。PLC運行程序時,會按順序依次逐條執行存儲器中的程序指令,當執行完最后的指令后,并不會馬上停止,而是又重新開始再次執行存儲器中的程序,如此周而復始,PLC的這種工作方式稱為循環掃描方式。PLC的工作過程如圖1-8所示。
PLC有兩個工作模式:RUN(運行)模式和STOP(停止)模式。當PLC處于RUN模式時,系統會執行用戶程序;當PLC處于STOP模式時,系統不執行用戶程序。PLC正常工作時應處于RUN模式,而在下載和修改程序時,應讓PLC處于STOP模式。PLC兩種工作模式可通過面板上的開關進行切換。
圖1-8PLC的工作過程
PLC工作在RUN模式時,執行輸入采樣、處理用戶程序和輸出刷新所需的時間稱為掃描周期,一般為1~100ms。掃描周期與用戶程序的長短、指令的種類和CPU執行指令的速度有很大的關系。
1.3.7用實例講解PLC控制電路的軟、硬件工作過程
PLC的用戶程序執行過程很復雜,下面以PLC正轉控制電路為例進行說明。圖1-9是PLC正轉控制電路與內部用戶程序,為了便于說明,圖中畫出了PLC內部等效圖。
圖1-9 PLC內部等效圖中的X0(也可用X000表示)、X1、X2稱為輸入繼電器,它由線圈和觸點兩部分組成,由于線圈與觸點都是等效而來,故又稱為軟件線圈和軟件觸點,Y0(也可用Y000表示)稱為輸出繼電器,它也包括線圈和觸點。PLC內部中間部分為用戶程序(梯形圖程序),程序形式與繼電器控制電路相似,兩端相當于電源線,中間為觸點和線圈。
圖1-9PLC正轉控制電路與內部用戶程序
PLC正轉控制電路與內部用戶程序工作過程如下:
當按下起動按鈕SB1時,輸入繼電器X0線圈得電(電流途徑:DC24V正端→X0線圈→X0端子→SB1→COM端子→24V負端),X0線圈得電會使用戶程序中的X0常開觸點(軟件觸點)閉合,輸出繼電器Y0線圈得電(電流途徑:左等效電源線→已閉合的X0常開觸點→X1常閉觸點→Y0線圈→右等效電源線),Y0線圈得電一方面使用戶程序中的Y0常開自鎖觸點閉合,對Y0線圈供電進行鎖定,另一方面使輸出端的Y0硬件常開觸點閉合(Y0硬件觸點又稱物理觸點,實際是繼電器的觸點或晶體管),接觸器KM線圈得電(電流途徑:AC220V一端→KM線圈→Y0端子→內部Y0硬件觸點→COM端子→AC220V另一端),主電路中的接觸器KM主觸點閉合,電動機得電運轉。
當按下停止按鈕SB2時,輸入繼電器X1線圈得電,它使用戶程序中的X1常閉觸點斷開,輸出繼電器Y0線圈失電,一方面使用戶程序中的Y0常開自鎖觸點斷開,解除自鎖,另一方面使輸出端的Y0硬件常開觸點斷開,接觸器KM線圈失電,KM主觸點斷開,電動機失電停轉。
若電動機在運行過程中長時間電流過大,則熱繼電器FR動作,使PLC的X2端子外接的FR觸點閉合,輸入繼電器X2線圈得電,使用戶程序中的X2常閉觸點斷開,輸出繼電器Y0線圈馬上失電,輸出端的Y0硬件常開觸點斷開,接觸器KM線圈失電,KM主觸點閉合,電動機失電停轉,從而避免電動機長時間過電流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