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全國造價工程師考試教材同步習題及歷年真題新解: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木建筑工程)
- 楊凡主編
- 8357字
- 2022-01-14 16:46:49
第一章 工程地質
第一節 巖體的特征
一、高頻考點習題
(一)單選題
1.對巖石鉆孔作業難度和定額影響較大的礦物成分是( )。【2015年真題】
A.云母 B.長石 C.石英 D.方解石
2.大理石屬于( )。【2010年真題】
A.巖漿巖 B.變質巖 C.火成巖 D.沉積巖
3.黏性土的塑性指數( )。【2016年真題】
A.>2 B.<2 C.≥10 D.≤10
4.對路基穩定最不利的是( )。【2014年真題】
A.巖層傾角小于坡面傾角的逆向坡 B.巖層傾角大于坡面傾角的逆向坡
C.巖層傾角小于坡面傾角的順向坡 D.巖層傾角大于坡面傾角的順向坡
5.對于深路塹和高邊坡來說,下列情況對路基或邊坡穩定最不利的是( )。
A.線路走向與巖層走向平行,邊坡與巖層傾向一致
B.線路與巖層走向平行,巖層傾向于路基邊坡一致,邊坡的傾角大于巖層傾角
C.線路垂直于巖層走向
D.線路與巖層走向平行但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相反
6.下列關于褶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向斜是巖層向下凹的彎曲,較新的巖層在兩翼,較老的巖層在軸部
B.褶皺是受構造力作用,使巖層產生一系列波狀彎曲而喪失連續性的構造
C.當路線與巖層走向平行時較為有利
D.對于隧道工程而言,從褶曲的翼部通過是比較有利的
7.某基巖被3組較規則的X形裂隙切割成大塊狀,多數為構造裂隙,間距0.5~1.0m,裂隙多密閉少有充填物,此基巖的裂隙對基礎工程( )。【2014年真題】
A.無影響 B.影響不大 C.影響很大 D.影響很嚴重
8.正常情況下,巖漿巖中的侵入巖與噴出巖相比,其顯著特征為( )。【2018年真題】
A.強度低 B.強度高 C.抗風化能力強 D.巖性不均勻
9.建筑物結構設計對巖石地基主要關心的是( )。【2010年真題】
A.巖體的彈性模量 B.巖體的結構
C.巖石的抗拉強度 D.巖石的抗剪強度
10.工程巖體沿某一結構面產生整體滑動時,其巖體強度完全受控于( )。【2011年真題】
A.結構面強度 B.節理的密集性 C.母巖的巖性 D.層間錯動幅度
11.關于地基巖石軟化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2011年真題】
A.軟化系數>0.25,工程性質良好 B.軟化系數<0.25,工程性質良好
C.軟化系數<0.75,工程性質較差 D.軟化系數>0.75,工程性質較差
12.構造裂隙可分為張性裂隙和扭性裂隙,張性裂隙主要發育在背斜和向斜的( )。【2017年真題】
A.橫向 B.縱向 C.軸部 D.底部
13.某竣工驗收合格的引水渠工程,初期通水后兩岸坡體出現了很長的縱向裂縫,并局部地面下沉,該地區土質可能為( )。【2009年真題】
A.紅黏土 B.軟巖 C.砂土 D.濕陷性黃土
14.不宜作為建筑物地基填土的是( )。【2012年真題】
A.堆填時間較長的砂土 B.經處理后的建筑垃圾
C.經壓實后的生活垃圾 D.經處理后的一般工業廢料
15.下列可作為建筑物地基的填土的是( )。
A.堆填時間超過5年的黏性土 B.經過處理的建筑垃圾
C.生活垃圾 D.腐蝕性工業廢料
16.關于地震烈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2012年真題】
A.地震烈度是按一次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大小來劃分
B.建筑場地烈度是指建筑場地內的最大地震烈度
C.設計烈度需根據建筑物的要求適當調低
D.基本烈度代表一個地區的最大地震烈度
17.關于地震和烈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2011年真題】
A.建筑抗震設計的依據是國際通用震級劃分標準
B.震級高、震源淺的地震其烈度不一定高
C.一個地震一般會形成多個烈度區
D.建筑抗震措施應根據震級大小確定
(二)多選題
1.常見的沉積巖有( )。【2013年真題】
A.輝綠巖 B.泥巖 C.石灰巖 D.白云巖 E.大理巖
2.某斷層下盤沿斷層面相對下降,這類斷層大多是( )。【2010年真題】
A.巖體受到水平方向強烈張應力形成的
B.巖體受到水平方向強烈擠壓力形成的
C.斷層線與褶皺軸方向基本一致
D.斷層線與拉應力作用方向基本垂直
E.斷層線與壓應力作用方向基本平行
3.下列關于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對于土的集合體結構而言,工程性質主要受土的松密程度的影響
B.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數不超過10的土
C.塑性指數越大,土的可塑性越小
D.液性指數越大,土質越軟
E.孔隙比大于1.0的土是疏松的高壓縮性土
4.對于地震,工程建設不可因地質條件和建筑物性質進行調整的是( )。【2009年真題】
A.震級 B.建筑場地烈度 C.設計烈度 D.基本烈度 E.震源深度
5.整個土體構成上的不均勻性包括( )。【2017年真題】
A.層理 B.松散 C.團聚 D.絮凝 E.結核
6.以下礦物可用玻璃刻劃的有( )。【2018年真題】
A.方解石 B.滑石 C.剛玉 D.石英 E.石膏
(三)答案及解析
單選題
1.C。【答案解析】巖石中的石英含量越多,鉆孔的難度就越大,鉆頭、鉆機等消耗量就越多。礦物硬度見下表。
2.B。【答案解析】巖石按成因分為巖漿巖(火成巖)、沉積巖(水成巖)和變質巖,常見的巖石種類見下表。
3.C。【答案解析】根據顆粒級配和塑性指數分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黏性土。黏性土是塑性指數大于10的土。
4.C。【答案解析】選項A,巖層與道路為逆向,所以較有利;選項B,巖層與道路為逆向,所以較有利;選項D,巖層與道路為順向,但是道路傾角小于巖層傾角,所以屬于不利情況。只有選項C屬于最不利的情況,道路邊坡與巖層傾向一致,道路傾角大于巖層傾角。該題目的記憶方法見下表。
(續)
注:——表示巖層邊坡;------表示路線邊坡;表示路線走向;
表示路線走向。
5.B。【答案解析】該題目與上一題目屬于同一個考點的兩個不同的考法。該題目為褶曲的實踐性考點。巖層產狀三要素:走向、傾向與傾角。各位考生可以將巖層面想象成滑梯的樣子。請注意,上述情況僅僅是針對褶曲而言,如果當地質構造不再是褶曲,而是發育成裂隙,當裂隙主要發育方向與路線方向平行,傾向與邊坡一致的時候,都容易發生崩塌等不穩定現象。對于無法用上一題圖表記憶的考生,我們設計了一個幫助記憶的方法,如下圖所示。
巖層產狀要素示意圖
6.D。【答案解析】該題目為綜合型考題。向斜是較新的巖層在軸部,較老的巖層在兩翼,故選項A錯誤;褶皺是受構造力作用,使巖層產生一系列波狀彎曲而未喪失連續性的構造,故選項B錯誤;當線路和巖層走向平行時還要判斷傾向和傾角,傾向相反比較有利,選項C說法過于籠統,故選項C錯誤。
7.B。【答案解析】本題目給出的特征是3組較規則的X形裂隙切割成大塊狀,間距0.5~1.0m,這些特征是裂隙較發育的描述,裂隙較發育對基礎工程影響不大,對其他工程可能產生相當影響。請考生們注意,該知識點很可能還會考到數字的記憶,需要引起足夠重視,見下表。
8.B。【答案解析】該題目考查的是巖石的成因及分類。侵入巖的成巖條件比噴出巖要好,所以成巖強度更高、更強,巖性均勻。
9.A。【答案解析】設計人員關心的主要是巖體的變形特征。變形參數主要由變形模量或彈性模量來反映,故正確答案選A。
10.A。【答案解析】巖體的強度有兩種判斷標準,見下表。
11.C。【答案解析】巖石軟化系數=飽和狀態下的極限抗壓強度/風干狀態下的極限抗壓強度。換句話說,就是巖石在“濕狀態”下的強度除以“干狀態”下的強度,反映了巖石強度受水的影響程度。軟化系數值很小,表明兩者差別越大,也說明巖石強度受水影響大。軟化系數接近1,表明兩者相差很小,也就是受水的影響很小。因此,軟化系數接近1表明幾乎不受水的影響,是弱軟化巖石,其抗水、風化等作用能力強。軟化系數小于0.75,軟化性強,受水的影響很大,強度降低很多,因此工程性質比較差。請考生們注意,軟化系數在0.75是一個重要分界線。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材,軟化系數應大于0.8。
12.C。【答案解析】張性裂隙主要發育在背斜和向斜的軸部,裂隙張開較寬,斷裂面粗糙,一般很少有擦痕,裂隙間距較大且分布不勻,沿走向和傾向都延伸不遠。
13.D。【答案解析】特殊土主要有五種,即軟土、濕陷性黃土、紅黏土、膨脹土以及填土。本題目中出現長裂縫和地面下沉,是濕陷性黃土的典型特征。請考生們學會舉一反三,將這幾種特殊土的關鍵詞和特點對比記憶。除填土外,其他4種特殊土的主要記憶要點見下表。
14.B。【答案解析】填土主要包括三種,即素填土、雜填土以及沖填土。填土的記憶要點見下表。選項A,砂土堆填超過2年即可作為天然地基;選項B,經過處理的建筑垃圾可以作為建筑地基;選項C,生活垃圾和腐蝕性、易變性工業廢料組成的雜填土不能作為建筑地基,即使壓實的生活垃圾也不可以;選項D,一般性工業廢料經過處理后可以作為建筑地基。
15.B。【答案解析】詳見上一題表。選項A,黏性土堆填超過10年才能作為建筑地基,5年太短,不能作為地基;選項B,建筑垃圾經過處理后可以作為建筑地基;選項C,生活垃圾不能作為建筑地基;選項D,腐蝕性工業廢料不能作為建筑地基,而一般性工業廢料經過處理是可以的。因此,請考生們注意對比記憶該知識點。
16.D。【答案解析】地震震級是根據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選項A混淆了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的概念,故選項A錯誤;基本烈度代表一個地區的最大地震烈度,而建筑場地烈度也稱小區域烈度,故選項B錯誤;設計烈度一般采用國家批準的基本烈度,但遇到不良地質或特殊重要意義的建筑物,經主管部門批準,應提高基本烈度作為設計烈度,故選項C錯誤。
17.C。【答案解析】抗震設計一般根據設計烈度確定,而非震級,震級表示地震釋放出的能量多少,故選項A錯誤;震級越高,地震釋放的能量越大,造成的破壞越大,震源越淺,地震造成的破壞越大,而地震烈度恰恰是指地震的破壞程度,因此震級高、震源淺的地震烈度越高,故選項B錯誤;建筑抗震措施主要考慮地震烈度,故選項D錯誤。
多選題
1.BCD。【答案解析】輝綠巖屬于巖漿巖,故選項A錯誤;大理巖屬于變質巖,故選項E錯誤。
2.BC。【答案解析】該題為斷層類型的考點。記憶要點見下表。根據題干,下盤下降是逆斷層的特征。根據記憶要點表,逆斷層成因為水平方向強烈擠壓力,其位置與巖層走向和褶皺軸方向一致或垂直壓應力方向。
3.DE。【答案解析】土的松密程度主要影響單粒結構土的工程性質,故選項A錯誤;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數大于10的土,故選項B錯誤;土的塑性指數越大,可塑性越強,故選項C錯誤。
4.ADE。【答案解析】地震震級是根據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且它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進行調整,故選項A正確;建筑場地烈度是指建筑場地內因地質條件、地貌地形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對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故選項B錯誤;設計烈度一般采用國家批準的基本烈度,但遇到不良地質或特殊重要意義的建筑物,經主管部門批準,應提高基本烈度作為設計烈度,故選項C錯誤;基本烈度代表一個地區的最大烈度,震源深度由地震本身決定,這些都是由地震本身決定的,不能改變。
以下示意圖幫助大家記憶地震中一些考點。左圖:震源為地震發源地。震中為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為震級,國家劃分為五個層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離震中越遠,地震的破壞程度就越低,而地震的破壞程度就是地震烈度。右圖:烈度有三種,基本烈度,場地烈度和設計烈度。基本烈度是一個區域的最大烈度。場地烈度是一個區域中的某一小地塊本身的烈度,它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基本烈度的基礎上調高或降低。設計烈度是根據需要設計的建筑物或構筑物來決定的,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但要求較高時,在主管部門批準后可提高基本烈度作為設計烈度。
5.AE。【答案解析】土的構造,是指整個土層(土體)構成上的不均勻性特征的總合,反映土體力學性質和其他工程性質的各向異性或土體各部位的不均勻性,是決定勘探、取樣或原位測試布置方案和數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整個土體構成上的不均勻性包括層理、夾層、透鏡體、結核、組成顆粒大小懸殊及裂隙特征與發育程度等。
6.ABE。【答案解析】該題目考查的是巖石的主要礦物。玻璃為5.5~6度。
二、重要考點習題
(一)單選題
1.單粒結構土的工程性質影響主要在于( )。
A.松密程度 B.顆粒大小 C.帶電顆粒 D.粒間引力
2.有關土的工程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2010年真題】
A.土的顆粒級配越好,其工程性質受含水量影響越大
B.土的顆粒級配越差,其工程性質受含水量影響越大
C.土的顆粒越大,其工程性質受含水量影響越大
D.土的顆粒越小,其工程性質受含水量影響越大
3.下列有關土的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孔隙比大于0.6的土是疏松的高壓縮性土
B.黃土的濕陷性與形成年代無關
C.紅黏土不具有濕陷性且塑性很高
D.堆填時間超過10年的粉土,超過5年的黏性土,超過2年的砂土均可作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4.褶皺構造是( )。【2013年真題】
A.巖層受構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且未喪失連續性的構造
B.巖層受構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而喪失連續性的構造
C.巖層受水平擠壓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而喪失連續性的構造
D.巖層受垂直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而喪失連續性的構造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背斜褶曲是巖層向上拱起的彎曲,較新的巖層出現在軸部,較老的巖層出現在兩翼
B.背斜褶曲是巖層向上拱起的彎曲,較老的巖層出現在軸部,較新的巖層出現在兩翼
C.向斜褶曲是巖層向下凹進的彎曲,較老的巖層出現在軸部,較新的巖層出現在兩翼
D.向斜褶曲是巖層向上拱起的彎曲,較新的巖層出現在軸部,較老的巖層出現在兩翼
6.結構面結合力較差的工程地基巖體的工程特性是( )。【2011年真題】
A.沿層面方向的抗剪強度高于垂直層面方向
B.沿層面方向有錯動比有軟弱夾層的工程地質性質差
C.結構面傾向坡外比傾向坡里的工程地質性質好
D.沿層面方向的抗剪強度低于垂直層面方向
7.某巖石的抗壓強度為200MPa,其抗剪強度和抗拉強度約為( )。【2009年真題】
A.100MPa和40MPa B.60MPa和20MPa
C.10MPa和2MPa D.5MPa和1MPa
8.下列特殊地質中,( )常有石芽、溶洞或土洞分布其間,給地質勘查、設計工作造成困難。
A.軟土 B.濕陷性黃土 C.紅黏土 D.膨脹土
(二)多選題
1.巖體中的張性裂隙主要發生在( )。【2015年真題】
A.向斜褶皺的軸部 B.向斜褶皺的翼部 C.背斜褶皺的軸部
D.背斜褶皺的翼部 E.軟弱夾層中
2.下列關于斷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相對位移情況,可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推斷層
B.正斷層一般是受水平張應力或垂直作用力形成的,多在垂直于張應力或沿已有剪節理方向發生
C.逆斷層受水平擠壓力作用形成,斷層線方向常和巖層走向或褶皺軸方向垂直,和擠壓力作用方向平行
D.平推斷層受水平扭應力形成,與褶皺軸平行,與“X”節理斜交或沿該節理形成,傾角近于直立
E.正斷層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逆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
3.下列關于巖體的力學特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巖體的變形參數是由彈性模量來反映的
B.蠕變是指在應力一定的條件下,變形逐漸增加的現象
C.松弛是指在應力一定的條件下,變形逐漸增加的現象
D.巖體沿某一結構面產生整體滑動時,巖體強度完全受巖石強度控制
E.對于巖石的強度而言,抗壓強度>抗剪強度>抗拉強度
4.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有( )。
A.縮限 B.塑限 C.液限 D.塑性指數 E.液性指數
5.下列關于巖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巖石的抗壓強度、抗剪強度和抗拉強度,巖石越堅硬,其值相差越小
B.飽和度大于80%的土是很濕狀態
C.巖體沿某一結構面產生整體滑動時,巖體強度完全受結構面強度控制
D.一般孔隙比大于0.6是疏松的高壓縮性土
E.在荷載作用下,飽和黏性土比飽和無黏性土的排水慢很多
6.結構面對巖體工程性質影響較大的物理力學性質主要是結構面的( )。【2014年真題】
A.產狀 B.巖性 C.延續性 D.顏色 E.抗剪強度
(三)答案及解析
單選題
1.A。【答案解析】土的結構分為單粒結構和集合體結構,特征見下表。
2.D。【答案解析】這道題有一定的難度,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土的顆粒級配是指不同粒徑(顆粒直徑)的土的配合比例,也就是說不同顆粒直徑的土在集合體中各占多少百分比,而將不同粒徑的土配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希望獲得較為理想的孔隙率等指標。土的顆粒級配好意味著土的孔隙率令人較為滿意,因此受含水量影響較小,故選項A錯誤。土的顆粒級配越差意味著要么都是大粒徑的土混合在一起,要么都是小粒徑的土混合在一起,因此受水影響大小不能判斷,故選項B錯誤。顆粒小于粉砂的黏性土,其工程性質受含水量變化影響越大。這意味著土的顆粒越小,受含水量變化影響越大。因此D答案符合題意。
3.C。【答案解析】考查土的性質,孔隙比大于1.0的土是疏松的高壓縮性土,故選項A錯誤;黃土的濕陷性與形成年代有關,黃土形成年代越久,濕陷性越減弱甚至不具濕陷性,故選項B錯誤;堆填時間超過10年的黏性土,超過5年的粉土,超過2年的砂土均可作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故選項D錯誤。
4.A。【答案解析】該題目是典型的定義考核,請考生們一定記住,褶皺地殼受構造力的強烈作用,使巖層受構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且未喪失連續性的構造。關鍵詞是連續波狀彎曲以及未喪失連續性。如果喪失連續性的就屬于斷裂了。
5.B。【答案解析】該題為褶曲的重要記憶要點。記憶方法見下表。背朝上,老在中新兩翼;向朝下,新在中老兩翼。此題還可以演變為多選題,但是本質不變。
背斜示意圖
向斜示意圖
6.D。【答案解析】沿層面方向的抗剪強度明顯比垂直層面方向更低,故選項A錯誤;有軟弱夾層比有錯動的工程地質性質差,故選項B錯誤;結構面傾向坡外比傾向坡里時的工程地質差,故選項C錯誤。
7.B。【答案解析】巖石的抗壓、抗拉和抗剪三項強度。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抗壓強度>抗剪強度>抗拉強度。抗剪強度為10%~40%的抗壓強度;抗拉強度為2%~16%的抗壓強度。依題意,抗壓強度為200MPa,則抗剪強度為20~80MPa;抗拉強度為4~32MPa。
8.C。【答案解析】本題目中出現石芽、溶洞,屬于特殊土中紅黏土的典型特征。軟土的特征是絮狀和蜂窩狀;濕陷性黃土的特征是地面下沉和大裂縫;膨脹土的特征是失水張開、浸泡閉合,造成崩塌、滑坡、地裂。
多選題
1.AC。【答案解析】張性裂隙主要發育在背斜和向斜的軸部,裂隙張開較寬,斷裂面粗糙,一般很少有擦痕,裂隙間距較大且分部不勻,沿走向和傾向都延伸不遠。
2.AB。【答案解析】該題為斷層類型的考點。斷層線方向常和巖層走向或褶皺軸方向一致,垂直于壓應力方向,故選項C錯誤;平推斷層受水平扭應力形成,與褶皺軸斜交,與“X”節理平行或沿該節理形成,傾角近于直立,故選項D錯誤;正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逆斷層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故選項E錯誤。
3.BE。【答案解析】巖體的變形特性是設計人員所關心的,但是變形特性是由變形模量或彈性模量來表示的,不一定非要用彈性模量來表示,故選項A錯誤;松弛是變形一定,應力隨時間增長而逐漸減小,故選項C錯誤;巖體沿某一結構面產生整體滑動時,巖體強度完全受結構面控制,故選項D錯誤。見下表。
4.ABC。【答案解析】關于土的幾個重要參數如下圖所示。
塑性指數=A=液限-塑限,表示黏性土在可塑狀態的含水量變化范圍 液性指數=BIA=(天然含水量-塑限)/(液限-塑限),指數越大,土質越軟
5.CE。【答案解析】此題為綜合型考題。巖石的抗壓強度、抗剪強度和抗拉強度,巖石越堅硬,其值相差越大,故選項A錯誤;飽和度大于80%是飽水狀態,故選項B錯誤;一般孔隙比小于0.6是疏松的高壓縮性土,故選項D錯誤。土的性質考點記憶見下表。
6.ACE。【答案解析】對巖體影響較大的結構面的物理力學性質主要是結構面的產狀、延續性和抗剪強度。
三、一般考點習題
(一)單選題
1.鑒別礦物的主要依據是( )。
A.顏色 B.光澤 C.物理性質 D.硬度
2.下列關于巖石類別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花崗巖、花崗斑巖屬火山深成巖
B.輝長巖、輝綠巖屬火山淺成巖
C.安山巖、玄武巖屬火山噴出巖
D.火山侵入巖中深成巖和淺成巖的深度界限為4km
3.裂隙呈X形,以構造型為主,多數間距大于0.4m,巖體被切割成大塊狀,上述描述是屬于( )裂隙發育程度。
A.不發育 B.較發育 C.發育 D.很發育
4.通常情況下,巖體中的節理、裂隙發育、常有泥質填充物,結合力不強,是屬于巖體結構中的( )。
A.整體塊狀結構 B.層狀結構 C.碎裂結構 D.散體結構
5.巖體的變形參數是由彈性模量或( )來反映的。
A.巖體的極限強度值 B.巖體的變形模量
C.巖體的抗壓強度 D.巖體的抗剪強度
6.某巖石的抗壓強度為300MPa,其抗剪強度和抗拉強度約為( )。
A.150MPa和40MPa B.60MPa和20MPa
C.25MPa和5MPa D.40MPa和5MPa
(二)多選題
1.工程巖體分類有( )。【2016年真題】
A.穩定巖體 B.不穩定巖體 C.地基巖體
D.邊坡巖體 E.地下工程圍巖
2.下列關于地質構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褶皺構造是巖層產生的塑性變形,它是在水平擠壓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B.背斜褶曲是巖層向上拱起的彎曲,較老的巖層出現在褶曲的翼部
C.向斜褶曲是巖層向下凹的彎曲,較老的巖層出現在褶曲的軸部
D.隧道一般從褶曲的翼部通過是比較有利的
E.張性裂隙主要發育在褶曲的翼部,扭剪性裂隙主要發育在背斜和向斜的軸部
3.傾斜巖層的產狀要素是用巖層層面的( )來表示。
A.傾角 B.走向 C.范圍
D.傾向 E.表面積
4.巖石的軟化性是指巖石受水作用后,強度和穩定性發生變化的性質,主要取決于巖石的( )。
A.結構特征 B.力學特征 C.礦物成分
D.強度特征 E.構造特征
5.下列關于道路選線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路線垂直巖層走向對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是有利的
B.路線垂直巖層走向對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是不利的
C.路線與巖層走向平行但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相反時,對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是不利的
D.路線與巖層走向平行且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一致時,對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是不利的
E.路線與巖層走向平行,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一致,而道路邊坡的傾角大于巖層的傾角,對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是最不利的
(三)答案及解析
單選題
1.C。【答案解析】物理性質是鑒別礦物的主要依據。
2.C。【答案解析】考查巖石的成因類型及其特征。花崗巖、輝長巖屬于火山深成巖,花崗斑巖、輝綠巖屬于火山淺成巖。火山侵入巖中深成巖和淺成巖的深度界限為5km。
3.B。【答案解析】考查裂隙發育程度分級,見下表。
4.C。【答案解析】考查巖體的結構類型及特征,見下表。
5.B。【答案解析】巖體變形參數是由變形模量或彈性模量來反映的。
6.B。【答案解析】考查巖石抗壓強度、抗剪強度以及抗拉強度之間的關系。巖石的抗剪強度為抗壓強度的10%~40%,抗拉強度僅是抗壓強度的2%~16%。
多選題
1.CDE。【答案解析】建設工程通常將工程影響范圍內的巖石綜合體稱為工程巖體。工程巖體有地基巖體、邊坡巖體和地下工程圍巖三類。
2.DE。【答案解析】考查地質構造中褶皺與斷裂的相關知識點。褶皺構造是在水平擠壓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但也有少數是在垂直力或力偶的作用下形成的,故選項A錯誤;背斜褶曲中較老的巖層出現在褶曲的軸部,故選項B錯誤;向斜褶曲中較老的巖層出現在褶曲的翼部,故選項C錯誤。
3.ABD。【答案解析】巖層產狀的三要素,即走向、傾向和傾角。注意與實際問題相聯系,尤其是道路和巖層的關系問題。
4.ACE。【答案解析】巖石的軟化性主要取決于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特征。
5.ADE。【答案解析】考查道路選線與地質構造的關系。路線垂直巖層走向,或路線與巖層走向平行但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相反時,對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是有利的;路線與巖層走向平行且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一致時,對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是不利的;路線與巖層走向平行,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一致,而道路邊坡的傾角大于巖層的傾角,對路基邊坡的穩定性是最不利的。
- 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教材: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
- 安全生產管理知識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命題點全面解讀
- 《安全生產實務與案例分析》命題點全面解讀
- 2014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速通寶典:建設工程經濟
- 財務管理
-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命題點全面解讀
- 建設工程經濟
- 《項目管理與招標采購》命題點全面解讀
- 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考點突破+歷年真題+預測試卷: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2022版)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命題點全面解讀
- 《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命題點全面解讀
- 2019年一級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水利工程)》過關必做700題
- 《項目管理與招標采購》命題點全面解讀
- 《土地權利理論與方法》命題點全面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