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內,為了躲避碟形戰艦的追擊,戴上意識控制頭盔后的楊,控制著起源號離開了暗黑星系。
飛船一共分為內外兩層。
內部空間大約有20平方米,分為控制室和短暫休息室,整體布局完全復制了楊的房間,超軟大床、書桌、懶人沙發、以及裝飾掛畫等…
控制室內正上方由三塊粒子顯示器對立組成,每一塊的作用都各有不同,第一塊顯示了飛船的整體結構,以及運轉狀態和損壞情況。
第二塊是整個飛船的核心,板塊不僅連接了頭盔意識的神經中樞,還是飛船的控制系統模型,一切手動操作都需要來這里控制。
第三塊顯示器則是監控系統,飛船的整體都被監視著,無論是外圍防護網還是內部結構,只能通過意識來控制切換畫面。
座椅前方是一塊整體透明的質子重離子板塊,可以看見飛船運行的軌跡以及眼前的一切事物。
飛船搭配了自動躲避裝置,無論是以光速飛行,還是曲速狀態下超速飛行,都會自動測量最佳行進軌道,躲避沿途上的一切障礙物,其中包含了大量未知星球。
無論是五彩斑斕的星河,還是眼前劃過的無數星體,楊的內心始終毫無波瀾。
雖然說這一幕讓他感到有些震驚,也許是人類的天性吧,吃飽喝足才是王道,瞬間將一切事物都拋在了腦后,開始翻箱倒柜尋找食材,準備動手烹飪食物。
清點過后,倉庫內只有大量的土豆,以及吃不完的紅薯,作為吸收蛋白質的動物,沒有肉怎么可行,越想越氣的楊將手里的鐵棒隨手一扔。
“哐當”一聲,掉落的碎片剛好彈進了控制室,將密集的部分線路切斷,稀疏的火花瞬間化為火焰。
飛船廣播:“曲速引擎受損,質子動力轉換中”…
中質量紅物質泄露,與曲速引擎內核源動力量子結合,在真空中形成了一條裂縫,內部顏色層出不窮,不停閃爍著著五顏六色的光束。
一道劇烈的強光劃過,飛船發出了沖擊波即將來臨的警告,艙內不斷閃爍著刺眼的紅光,短暫的顛簸過后,高速運轉的量子突然與大量質子產生摩擦,坍縮后形成了納米核心黑洞。
對于肉眼也無法看見的等質量黑洞,安然無恙的楊也肯定不會在意,桌上一共只有兩個烤熟的土豆,拿走其中一個的瞬間,內心深處產生了強烈的眩暈感,眼前一黑便暈倒在地…
坍塌后的黑洞,將紅物質吸收后產生了能量效應,形成了微型蟲洞,不斷決裂著的縫隙越來越長,最終將真空撕裂,量子穿梭黑洞就此誕生。
強大的引力吞噬著一切殘骸,就連遠在數千㎞外的起源號,也瞬間被吸入無盡的黑暗之中。
一陣劇烈的顛簸襲來,飛船內部發出了“咔嚓…咔嚓”的刺耳聲響,綠色的強光閃過眼前,一臉茫然的楊再次蘇醒。
桌上的土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腐爛,緊接著又迅速恢復原狀,陷入了無限的循環之中。
驚慌失措的楊立刻來到控制室,這時才發現,飛船的一切設施系統全都癱瘓了,就感覺進入了一個新的空間,艙外散發著五顏六色的光芒,時而刺眼,時而溫和。
不知不覺中、起源號已經進入了時空裂縫,這里的時間并沒有定義,一切事物都陷入了循環當中,當飛船完全進入裂縫空間后,穿梭粒子瞬間關閉。
屏幕前扭曲的畫面,慢慢形成一條長長的記憶碎片,其中包含了楊目前的一生,從出生開始直到長大成人,再到被伶秘密帶走,這一切都是被人暗中操控著。
從碎片中看見了起源號進入了時空裂縫,外圍防護網已經癱瘓,黑洞內的超級質子與重離子不斷沖擊著飛船外殼。
飛船廣播:“曲速引擎已激活,未設定坐標點”!
時空裂縫內產生了一道強烈的藍光,正是曲速引擎內核留下的痕跡,在超速飛行的狀態下,起源號順利脫離了黑洞引力,進入了第四維度,這是一個可以通過意識控制時間快慢的維度空間。
三分鐘前,一顆小型黑洞形成于距離銀河系35萬光年外的“聚星系”星團。
這是由超過1200億顆行星組成的星云,也是整個宇宙內,唯一只存在一顆人造天體的星團,已經偵查采納的數據僅僅只有不到200顆星球。
整個聚星系內的天體運行軌道極其混亂,基本上每時每刻都有行星與天體之間發生碰撞,極少數星球爆炸后會坍縮為等質量黑洞。
時空產生折疊后,由暗黑星系作為量子導體,穿過空間裂縫后,進入了四維空間,時間線加快了飛船的速度,當速度達到曲速飛行時,聚星系的宇宙空間內也產生了高速量子,當兩顆不起眼的量子發生無數次分裂后。
產生的超強能量已經足夠進行跨維度糾纏,從而撕裂了宇宙的時空維度空間,將起源號送到了第四維度宇宙。
艙內再次陷入了一片黑暗。
片刻過后,一束刺眼的白光照亮了整個飛船,一顆散發著無數射線的天體映入眼簾,強烈的白光根本無法睜開眼睛,只能依靠眼角的余光觀察。
“呲”…艙內氣閥突然打開,并且釋放了大量凈化氣體,正當楊一臉疑惑之際,電力系統突然恢復正常,整個飛船的各個方面都陸續恢復了運轉。
飛船廣播:“檢測到生命體信號來源,坐標點已確認”。
控制臺上顯示結果為,超過一百萬顆星球現存有生命信號,距離最遠的有25曲年,就算在曲速引擎狀態下飛行也需要25年的時間,然而距離最近的僅僅只有1光年。
對于曲速引擎來說,1光年簡直不復存在,頭盔戴上將意識連接完畢后,腦海里才鎖定了坐標點,下一秒起源號已經到達了坐標點。
打量著眼前這顆完全冰封的星球,楊陷入了猶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