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用兵與軍法

  • 晉乘
  • 古易慎戈
  • 2254字
  • 2022-04-22 22:57:52

宋公派來的那位大夫叫做魚豁,爵位中大夫,擁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另一名大夫華升,在良馬和家臣送達之后,悶悶不樂的走了。

他們送的那二百匹良馬,其實也就是二百匹顏色漂亮、純粹的馬,不代表這都是體力頂尖的良馬。

有了這些馬,姬獳卻覺得自己沒法將騎兵進行擴充了。

之前的一百個騎兵都是善于射箭的國人,如果再擴招的話,那新來的騎兵得學射箭和騎馬兩樣。

騎馬沒有那么難學,如果天賦高點的半個月就差不多了。

但是射箭卻不一樣,至少得學個數年。

所以剩下的人只能成為騎著馬的步兵,具有高機動性,而且武器也得精良。

魚豁這個人稍微有些年輕,姬獳推測他在二十五六歲之間。

他來到晉國之后,姬獳就給他下了命令,把那三千人好好訓練成為一支強軍。

魚豁作為一個帶領戰車兵的中大夫,現在姬獳卻給他安排了一個帶領步兵作戰的活,這讓他覺得有些頭大。

現在大多數戰爭都是擺好陣勢,然后戰車對沖,這種戰爭屬于是貴族的游戲。

還沒有純粹步兵的那種戰斗。

所以魚豁覺得困難。

姬獳這支軍隊可不會去打禮儀之戰,以后要打內戰、打戎人,所以不需要戰車。

而他要求的戰法也和魚豁學過的不一樣。

他要的很簡單,就是不講規矩,還有什么辦法,打仗能夠取勝就可以。

晉國人的軍事思想是比較超前的,這一點中原列國都能夠感受得到。

不僅因為晉國的軍陣整齊劃一,極其具有服從性。

還因為晉國人很多時候打仗都不講武德,明著暗著玩計謀。

晉文公城濮之戰退避三舍,看上去是完成當初對楚國人的承諾。

但其實是誘敵深入,以逸待勞啊。

退避三舍,也就是往后退九十里。

現在的行軍速度一天能走大概三十里,被稱作一舍。

晉軍退了九十里之后,楚國將領子玉就追了上去。

追了三天,終于看到了晉軍。

此時晉軍以逸待勞,早就想好了對待楚軍的對策。

毫無意外,楚軍大敗而歸,晉文公一戰成名。

十年后的崤之戰更不用說了,晉軍埋伏偷襲,秦軍除了三位將領,其他精銳全部葬送在崤山。

所以晉國的軍事思想太超前了。

姬獳不擇手段只求勝利的想法,卻讓叔梁紇有些疑惑。

“這樣作戰的方法,我沒有聽過啊?!?

姬獳是想要大力培養叔梁紇的,他現在還記得那些“君子之戰”,這樣非常不好,得讓他趕緊改正。

于是就開始拿前人的故事和他解釋:

“當年的宋襄公就是面對楚軍太講禮儀,于是導致宋軍大敗,宋襄公自己也是沒多久就薨了,這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

所以弱小的軍隊不用計謀就很難取勝。強大的軍隊也可以用計謀來減少損失。

避開鋒芒去打擊敵軍虛弱的部分,才更有把握取勝。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定要按照敵軍的情況來調整戰法,才能百戰不殆?!?

姬獳說這話的時候,士燮和叔梁紇都在。

以后他們都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很有可能都得上戰場指揮軍隊,所以讓他們跟著魚豁一起看看怎么練兵、統率是非常有意義的。

他打算將叔梁紇當成次帥培養,所以叔梁紇就天天與魚豁在一起練兵。

而士燮卻要成熟的多,和魚豁差不多大,只是沒有上過戰場。

魚豁非常同意姬獳的看法。

他的祖父是宋襄公的兄長目夷。

也就是在那場戰爭中,勸誡宋襄公趁著楚軍半渡而擊的臣子。

在宋襄公戰敗之后,目夷還批評宋襄公,說在戰爭中就要用盡一切辦法打敗敵人,如果和敵軍講什么仁義的話,那就直接投降好了。

祖父還在的時候,也是這么教導他的,所以他除了不太會操練純粹的步兵,在于戰爭思想之上比較同意姬獳的看法。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明白了,如果軍隊因為太講究禮儀而戰敗,反倒是必然的,因為戰爭就不能講究禮儀啊。”

叔梁紇覺得自己聽了這段話,受益匪淺。

盡管太子要比他小一歲,而且尚未加冠,但他覺得太子甚至可以做自己的老師了。

士燮也沒說什么,他覺得太子這樣也對,畢竟他想要超越六卿,奪過權力。

六卿都能為了權力不擇手段,頻繁使出暗殺的行為來,太子打仗想要偷襲、以寡敵眾又算什么。

“你能明白就是最好,以后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呢?!?

然而姬獳又轉頭看向了士燮。

“燮,聽說士氏一直都在晉國擔任士師,掌握刑法,想必你也是精通法度吧。”

士燮:“是的,臣的家族在晉國時代任職士師,在閑暇之時就喜歡鉆研自上古以來的法度。”

姬獳滿意地點點頭:“那你就幫我立一套軍法吧。”

軍隊之中,只有刑罰而沒有獎勵,士兵就會畏懼、抱怨。

只有獎勵而沒有刑罰,士兵就會驕縱,安逸。

有賞有罰,而且賞罰分明,才能激發出士兵的戰意。

士燮拱手,公子可算給了他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遵命?!?

現在晉國已經有了“法”,但只是一個大體的規則與秩序,還是屬于人治,而非法治。

因為現在的法度根本不展示出來給眾人看啊,犯人違不違法只有統治者和制定者知道。

不讓眾人知道的法,那還是法嗎?

統治者不想管你,罪惡滔天都沒有事兒。

一旦統治者要是想搞你,那他就可以把“法度”拿出來,好好給你數一數,你犯了多少罪,該怎么死。

以后的晉國需要徹底改革,就需要從法度上去改變。

晉國在歷史上實行過數次的改革法度。

像晉文公的被廬之法,重視尊卑秩序,而且重用姬姓臣子,讓同姓臣子擔任近官,那些異姓的臣子擔任遠官。

趙盾的夷之法,則是對被廬之法的反對,主張任用賢臣,將尊卑之序看得不那么重要。

也就是說現在的法度,是為了政治服務,管理國民反而是次要的。

士會按照晉文公被廬之法修改,成了對公室有利的法度,史稱范武子之法。

歷史上后來的滅趙氏、滅三郤正是依靠此法。

后來到了士燮的兒子士匄,又按照趙盾的夷之法修訂,重新改成了對卿大夫有利的法度。

再往后的趙鞅鑄刑鼎,把士匄的法度刻在鼎上展示給民眾,也是被士鞅給逼的。

可以說,晉國的法制改革離不開士氏!

姬獳在吩咐完任務之后,心滿意足地離開了,然后時不時的過來看看,指點指點用兵之道。

畢竟練兵是臣子們的事情,他只需要下達命令。

他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龙| 额敏县| 柘城县| 墨竹工卡县| 民乐县| 嘉鱼县| 黎川县| 河北省| 五大连池市| 图们市| 辉县市| 朝阳区| 格尔木市| 格尔木市| 万源市| 四会市| 平遥县| 郧西县| 民勤县| 鄂托克旗| 大理市| 潜江市| 尚义县| 淮滨县| 龙山县| 刚察县| 乐安县| 清原| 泾阳县| 秦皇岛市| 临清市| 大理市| 文安县| 无棣县| 理塘县| 道真| 蒙城县| 垫江县| 澄城县| 凤翔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