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落地的戰略一文不值
- (日)長谷川和廣
- 1692字
- 2022-01-07 16:45:10
前言
社長現在最想告訴你的事
現在,商務人士面臨兩個課題:一個是如何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存活下來,另一個是如何度過“后疫情”時期。
利潤是企業事業得以開展下去的動力。所以,不管面對什么困難,商務人士都必須始終以追求利潤為目標。話雖如此,但越來越多的企業卻因為營業額的減少導致利潤縮減,資金周轉困難。
這其中可能不少經營者發現同類企業的經營已經開始好轉,不知何時起只剩本企業還深陷泥潭。一旦陷入這種局面,從社長到一般員工往往都會覺得“我們或許再也翻不了身了”。但這時放棄還為時尚早,因為,每個人都有咸魚翻身的機會。我親眼看到過太多曾處于生死存亡邊緣的企業、經營者和他們的員工,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我曾在兼任日本家樂氏(Kellogg's)、日本拜爾(BAYER)等7家跨國企業董事長、經營主管的同時,還作為一名“職業策劃人”,負責赤字企業的重組。迄今為止的50年間,我救活了約2 000家虧損企業,幫助他們重新創造利潤。我在尼康-依視路(Nikon-Essilor)工作時,企業負債50億日元,在我接手的1年后償還清,并在第3年就做到了無貸經營。
在本書中,我會根據自己的體會和無數的成功經驗,告訴那些在困境中掙扎的虧損企業如何做到扭虧為盈,讓那些失去熱情和自信的管理層和員工看到光明。
這本書源自我一直以來所記錄的“驚奇筆記”。平日里我的所思所惑,讓我發出“咦”的感嘆,讓我茅塞頓開的靈感,都記錄在這些筆記中。只要我有時間,我就整理、分析這些筆記。
工作中我們需要進行職業化的思考,需要對發生的事情多提問、多深入思考。可是,每日忙碌的生活讓我們忘記了尋找這些疑問的答案。雖然我已經80多歲了,但是從50多年前開始直到現在,我一直在堅持思考的習慣。現在,我的筆記已超過300本。
筆記內容涉及面廣,并對那些非常重要的“發現”進行了分類,如“自身的失敗或成功”“社會的動態”“經營環境的動向”“工作帶來的變化”等。這些“發現”積少成多,當我看一些專業書,或者得到一些信息,或者和人交談時,我就像俯瞰全局一樣,能看到事情的關鍵點、問題點。再進一步聚焦這些關鍵點、問題點后,我就形成了自己關于工作、人生、服務社會、世界動態的觀點,這些也是一個人的思想核心。這也意味著,我進行判斷、決斷的“原理原則”得以確立。隨著我的筆記日漸增多,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危機,我都能找到最好的應對辦法。這使我既不會感情用事,也不會因臨時抱佛腳而犯錯誤。這些筆記,支撐著我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的工作,它就像是經營困難企業的好參謀,打好了我對待工作的基礎。
這本書就是從那些筆記中節選出來的。通過淺顯易懂的說明和一些具體事例,我希望在企業面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狀況時,能幫助它們從容應對經營困難。同時也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所有的商務人士。
我們現在已經戰勝了泡沫經濟、雷曼事件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3·11”日本地震等千難萬苦。當然我自己就是一個曾掙扎過但最終闖過這些危機的勝利者。這些經驗告訴我們,面對困難時,沒有必要掌握什么特別技能,情況越困難,回歸本真反而越重要。
當今社會風氣正變得為了保存自己而不惜輕易舍棄失敗者。當然生意場就是優勝劣汰,失敗者從市場消失也是無法避免的。可是,一味地進行你死我活的戰斗,最后只剩一個勝利者,其背后是戰敗者橫尸遍野、白骨累累,這能帶來社會的多樣化嗎?只有社會環境能接受暫時的失敗,能教給失敗者如何再次站立起來,能讓其有機會多次參與競爭,社會才能富有活力。
斷言眼下正陷入虧損的企業和員工沒有價值是不對的。任何人、任何企業,只要存在,就都有起死回生的機會。甘于待在困境中的企業,只是還沒找到反敗為勝的方法。
只要能意識到這一點,任何人都可以再創輝煌。直到現在我們還只是一味地鼓吹承擔責任,而無視當下應該探討的是反敗為勝的方法。希望這本書多少能改變這種狀況。
這本書題為《無法落地的戰略一文不值》,它雖是為了老板和管理者而寫,但希望年輕的讀者也能看一看。因為能和老板用同一視角思考問題,這也是工作能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能力。希望大家能適當地代入閱讀,假設自己身處其境。
我的這些幫助多家公司扭虧為盈、積累至今的經驗,如果能夠幫助讀者朋友們重振雄風,將是我的最大榮幸。
長谷川和廣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