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言出法隨
- 游歷諸天的妖怪之主
- 朝死暮生的大社畜
- 2051字
- 2025-07-07 17:58:53
這一出給東吳都整懵了,為啥啊,你倆的合作怎么這么不疑,東吳和蜀漢兩輩子都沒有過這么全心全意的合作吧?
但是很快他們就不用煩惱了,本來還興致勃勃的盯著合肥,現在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把建業遷走了。
難,太難了,長沙那頭孫堅都不敢多看一眼,多看一眼都會爆炸,幸虧那邊來的是劉備,干不出什么摸金校尉、搬山卸嶺的活,他在長沙那些年的經營還不至于被連根刨了。
吳郡這頭就麻煩了,曹操馬上就到,這位的道德閾值和精神狀態始終成謎,要是不行還是得遷遷祖墳。
最麻煩的是士家那個墻頭草,現在交州確實乖乖聽話,但是看到自己被這兩家夾了,難保不會從后面給自己一下。
自己唯一的暗線盟友自從傳遞了曹劉疑似聯合的消息之后就銷聲匿跡了,說是有點看不清局勢,準備要閉個死關,在家好好修煉養生,把現在外面這群人都熬死再出來。
絕望,徹頭徹尾的絕望。
后悔,總之就是無比后悔,后悔信了那個盟友的鬼話,明里暗里的放任對方坑死了自家的外置思維回路,現在回頭看看,這分明就是強迫己方依賴對方去思考問題的手段啊,要是周瑜還在,江東何必如此頭大,又何必害的大兒子和自己離心離德。
每每想到此處,孫堅的腦仁都快炸了。
嗯,別說周瑜不在了,就算是在,面對這局面周瑜也得麻。
呂蒙跟陸遜的大局觀不如周瑜,戰術布局還可以,但是上升到戰略層面,那就沒必要自取其辱了,當初放任那個狗盟友沒有為周瑜破解死劫,任由周瑜衰弱至死,魯肅也心灰意冷,不問外事,所以現在那個狗盟友不出關,孫堅連個問計的人都沒有,問誰?二張?
別鬧了,多問一句都是主公,曹公勢大,不妨就投了吧,
孫權能投那是因為上輩子十八路諸侯反董卓的時候,孫堅、劉備、曹操他們是一輩的,到孫權最多就是生子當如孫仲謀,誰能跟個兒子輩的一般見識?
至于他孫堅想投降,就算他敢這么想,那不還得看看昔日的冀州牧韓馥最后是什么下場?說起來是韓馥對冀州的影響力大還是他孫堅對荊楊夷三州的影響力大?
那韓文節都涼透了他孫文臺又多了幾個籃子?
他當然是可以慢慢思考的,但是曹操可沒給他什么多余的思考機會,很快他就不用再糾結這些破事了,柴桑、廣陵、濡須口、涇縣紛紛告急,甚至督軍的夏侯惇都沒攔著這些地方去求援,甚至怕他們馬不夠快的還幫他們把那些江南小馬換成了涼州特產的高頭大馬。
唔,有點浪費了,畢竟雍涼丟了這玩意用一批少一批,不過曹公八成也有自己的想法,對于雍涼等地的丟失似乎都沒放在心上,只是交代了一句,如果要是急需馬匹資源就找玄德公買就行了。
那些地方的求援來的快主要是因為離得近,等南郡、武陵、衡陽、長沙那些地方哪怕被攻破了消息都要延遲幾天。
尤其是五溪蠻縱橫的地方,路還熟,帶起路來從來不走冤枉道,平時的生活環境還惡劣,一個比一個彪悍,除了有些營養不良的影響了戰力,還有一些吃到了大漢軍糧撐到了導致的非戰斗減員,以至于蜀漢雖然出發的比曹魏晚,但實際進展雙方居然還差不多。
可以說,沒有那條長江擋路的話,現在孫堅就該考慮束手就擒的事了,也就是還有條長江在這撐著,這才讓孫堅有機會退至會稽思考下一步怎么辦。
打肯定是打不過,投的話也有個問題,向誰投?
曹操那個疑心病能不能容他他不知道,但是乍一看劉備這個似乎還挺好的選擇更是個天坑,君不見白門樓上堵死呂布最后一絲生機的就是這貨?大耳賊壞得很,尤其是對于已經失信過他的,他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軟的人。
仁德和婦人之仁是兩回事,道德之士和圣母心也得做好區分。
孫堅不覺得對于上輩子害死了他天下無敵的二弟還接收順手砍了他三弟兩個叛徒,還搞了個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火的東吳,劉備能善心大發的不計前嫌。
當然,這兩個選項還只是死兆星在閃耀,比這兩個更可怕的是,孫堅升起想要仗著自家的船好,逃亡夷州占山為王的時候,當這個念頭升起的一刻,仿佛整個世界在頃刻間化為了洪水猛獸一般,無孔不入的危險信號刺激著他的每一寸神經,仿佛他只要敢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的一個瞬間,他的一切都將變成某種不知名的虛空垃圾徹底消失。
那是人類在野外無掩體的遇到了大型食肉動物之后只留下了驚悚的本能,甚至連動都無法動彈一下的極致恐懼。
就連跪下都是種奢望,身體完全的不受控制,腦內似乎有種聽不懂的語言如洪呂大鐘般的重重疊疊,撞擊出一句不容辯駁的話語:夷州,自古以來就是大漢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柊感覺到自己頭頂癢癢的,隨手撓了撓,才發現一根連在這個世界上的羈絆鏈條被觸動了,他自嘲的一笑,“哈,沒想到有一天我也到了言出法隨的境界了啊。”說罷撫平了還在震顫的羈絆鏈條,不再關注。
遠方的孫堅終于撐過了腦內的精神污染般的思潮,猛地張開嘴,干嘔著吐出了些許酸水,看著孫策與孫權兩人飛快的奔向他,卻是再也堅持不住的眼睛一翻,倒了下去。
他這一倒不要緊,東吳也迅速的倒了下去,孫策的武力值高是高,但是真要和關羽、張飛、趙云、黃忠、馬超、許褚、典韋、姜維這么一大票子人輪番打一架,加上太史慈也不行。
孫權就更別提了,穩固內政搞搞制衡還行,帶兵打仗的事那你是看不起我孫十萬的大名啊?
所以,當孫堅身披一身白袍屈身在曹劉二人并立的馬前,身后,孫策孫權分立兩側,直接就聽天由命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