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和實踐
一天,理論遇到了實踐,實踐看著理論,忽然說道:“朋友,你真是太不幸了!”
理論愣住了,好半晌才說道:“你這是什么話,我怎么不幸了?我有什么不幸的?”
實踐驚叫道:“天哪,看來你還沒有覺察到,完了,我看你算徹底完蛋了!”
“我徹底完蛋什么呀?”理論生氣了,沖實踐叫嚷道,“你今天必須給我說說清楚,我到底怎么了?”
“看來你真是昏了頭了,到現在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啊?”實踐極其嚴肅地說道,“你知道自己脫離實踐了嗎?你難道不知道,著名的大畫家、大科學家達·芬奇早就說過: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你現在就是這最大的不幸!”
經驗
一位朋友問達·芬奇:“聽說你很注重經驗,你是經驗主義嗎?”
達·芬奇搖頭說:“不,我只是很重視經驗,因為智慧是經驗之女,而人的智慧不用就會枯萎?!?
朋友不解地說:“依賴經驗,會對你帶來什么影響嗎?”
達·芬奇認真地說:“經驗不會犯錯。只有過于依賴經驗,才會判斷錯誤?!?
雞蛋和巨作
達·芬奇一生在繪畫上孜孜追求,為世界留下許多名垂千古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
一天,有位青年來向達·芬奇請教,畫畫要從哪兒開始。達·芬奇拿出一只雞蛋,說:“畫畫,就從這只雞蛋開始吧。”
青年以為他在說笑話,可達·芬奇卻認真地表示,他絕不是在開什么玩笑,他從小學畫就是從畫雞蛋開始的。
還在很小的時候,由于達·芬奇表現出了繪畫天賦,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席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贊嘆不已,畫的小動物更是惟妙惟肖。于是,父親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畫家和雕刻家佛羅基阿的畫坊當學徒。
費羅基俄是個非常嚴格的老師,達·芬奇來到畫坊學習的第一天,他就讓達·芬奇畫蛋。讓他橫著畫,豎著畫,正面畫,反面畫。達·芬奇很快就畫了幾張,可是老師看了以后,什么也沒有說,又讓他繼續畫,一連幾天都是這樣。達·芬奇終于不耐煩了,認為老師太小瞧他了,讓他畫這么簡單的雞蛋。畫蛋有什么技巧呢?于是向老師提出了疑問。
說到這兒,達·芬奇告訴青年人說:“當時,費羅基俄老師是這樣回答我的:‘要做一個偉大的畫家,就要有扎實的基本功。畫蛋就是鍛煉你的基本功。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1000個蛋中沒有兩個蛋是完全一樣的。同一個蛋,從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態也不一樣。通過畫蛋,你就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就能發現每個蛋之間的微小的差別,就能鍛煉你的手眼的協調,做到得心應手。’從此,我就天天對著蛋畫,認真地畫,努力將各種繪畫技巧融于其中。3年以后,我的手仿佛有了感覺,想畫什么就畫什么;畫什么就像什么了。”
聽了達·芬奇的話,青年人看看他手中拿著的雞蛋,再看看墻上掛著的幾幅巨作,無論他怎么聯想,都沒法把它們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