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門斯,美國幽默大師、小說家,也是著名演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之一,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佛羅里達的鄉村,作品風格以幽默和諷刺為主,既富于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代表作品有《百萬英鎊》等。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為:《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和《苦行記》。
經驗
馬克?吐溫善于把真人真事編成美麗的口頭故事,尤其加上他豐富而又大膽的聯想,他的這些故事自然受到讀者的歡迎。有一位專門在細節上吹毛求疵的評論家,聽了馬克·吐溫編講的故事,便指責馬克?吐溫說謊,說馬克?吐溫是個騙子。馬克。吐溫挖苦他說道:“假如您自己不會說謊,沒有說謊的本事,對謊話是怎樣說的一點知識都沒有,您怎能說我是說謊呢?只有在這方面經驗豐富的人,才有權這樣明目張膽地武斷他說話。您沒有這種經驗,而且也不可能有。在這一方面,您是一竅不通又要充內行的人。”
有個騙子,知道了這件事,要想寫一本書,專門介紹自己的經驗。有人對他說:“你不是馬克?吐溫,你就是一個標準的騙子嘛,居然還有臉說自己的什么經驗,肯定又是騙人的!”
騙子連連搖頭,說:“我這個經驗,絕對保證不騙人!”
“那你說是什么經驗呢?”人們覺得這是不大可能的事,便圍著騙子,要他說出來。
“如果沒有一個好記性的話,還是別當騙子。”騙子看了看大家,說,“我的經驗其實就簡單的一句話:永遠說實話,這樣的話你就不用去記曾經說過些什么。”
人們一聽,不由都笑了,有人說:“你還說不騙人呢,這句話明明就是馬克?吐溫說的,怎么現在變成你說的呢?馬克?吐溫還說過,如果你說真話,你就不必記住說過的任何話。”
建議
女兒談了一個男朋友,相處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母親關心地問女兒:“怎么樣,兩人相處感覺怎么樣?”
女兒卻搖頭,在母親的一再追問下,女兒才說了實話。兩人盡管相處了一段時間,但雙方還是無法了解,更談不上是喜歡還是討厭。
聽了女兒的話,母親便給女兒提了個建議,讓女兒利用假期約男朋友外出旅行。
女兒聽了母親的建議,果真約了男朋友外出旅行了。回來后,母親便問女兒,對男朋友能有更多的了解了嗎?
女兒高興地對母親說:“是的,是的,媽媽,你的這個辦法真好!”
母親笑瞇瞇地說:“和某人旅行,是發現你究竟是喜歡此人還是討厭此人的最好辦法。其實,說實話,這句話也不是我說的,而是大作家馬克?吐溫說的。”
秘訣
兩位喜歡馬克?吐溫作品的評論家,決心要從馬克?吐溫發表的大量作品中,尋找大作家作品深受讀者歡迎的秘訣。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兩人不甘心,繼續尋找。終于有一天,其中的一位評論家激動地對另一位評論家說:“找到了,找到了,終于被我找到了!”
另一位評論家疑惑地望著他說:“找到什么了,難道你找到那個秘訣了嗎?”
“當然是啊!”評論家得意洋洋地說,“我記得馬克?吐溫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有一種真正有效的武器,那就是笑。我覺得這句話就是他作品成功的秘訣。”
“這真是這位幽默大師深受讀者歡迎的秘訣?”
“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