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既有力地打擊了鴉片走私,又推動了愿意進行正常貿易的外國商人與中國政府合作。1839年,英國商船‘薩克遜’號船長當朗同意林則徐提出的要求,只進行正常貿易,不販賣鴉片,并表示愿意同中國簽訂協約,進行合法的買賣。林則徐立即批準當朗到廣州做生意。義律聞訊又氣又急。11月2日,他下令英艦“窩拉夷”號和“海拉新”號駛進中國南海的穿鼻洋面。
1839年11月3日英艦兩艘在穿鼻洋(廣州虎門口外)挑釁,炮擊已經向林則徐集結的英國商船,阻止其駛向廣州,強令其折返。時值清水師提督關天培率師船正在穿鼻洋面巡邏。英艦“窩拉疑”號率先突然向師船開炮。關天培率軍英勇抗擊,雙方在海面激戰約兩小時,關天培所在的指揮艦首先擊中“窩拉疑”號,接著將其“頭鼻”打斷。與此同時,清水師提標左營游擊麥廷章積極協同,隨后擊中該艦后樓。英軍另一艦“海阿新”號見勢不妙,始終不敢參戰。最后英軍敗退。
時光匆匆,時間已經到了1840年了,這一年的1月,已經實行完虎門硝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根據道光皇帝的命令宣布正式封閉港口,永遠斷絕與英國的貿易聯系。
與此同時英國也作出了相應反應,英國的“窩拉疑”號艦長在1月8號宣布:自1月15號起,封鎖廣州口岸與珠江口岸…………
1840年的3月30日,下午,倫敦。英國國會大廈。
此時此刻的時間已經快到晚上了,夕陽西下。
給大家科普一下。因為地理位置因素,英國倫敦的春秋兩季,大概是5、6點天暗,夏天,晚上8、9、10點天暗,冬天,下午3、4點天暗。
時間報時,下午16:50。
時間已經不早了,所以整個國會大廈已經燈火通明,上議院和下議院的議員們分列兩旁,正在進行著極為激烈的爭辯。平日里高貴的議員們此時仿佛菜市場里的小販子一般唾沫橫飛,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毫不退卻,有的臉色漲得通紅,有的齜牙咧嘴,眼看就想要動手打人了。
“杰森,你的看法完全不對!所謂的大清帝國根本就是一只紙糊的老虎罷了,只要風輕輕一吹就會散架。你有什么好擔心的?”一個銀白頭發,面容較顯陰沉的鷹鉤鼻上議員冷冷地說到。
“是啊是啊,如此侮辱我大英帝國,我們必須要報復他們。”另一個上議員附和道。
可他們對面的下議院議員們也不甘示弱,紛紛反駁道,說清帝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然外強中干,但畢竟有著強大的底蘊和威懾力等等。他們的人口數量是大英帝國的數倍不過。其經濟實力也是遠超大英帝國的。當然,上議院和下議院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總之是爭吵不休。英國議會的上下議院,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而在這一群議員的正中央前方,便是用整塊的大理石所打磨而成并且鑲嵌著無數華麗寶石的王座了。
一個面容精致,卻帶著幾分男子英氣的女人正手握權杖,頭戴白銀王冠,身披華麗的大衣坐在這高大而冰冷的王座上冷漠地看著下方爭吵的議員們。
她就是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掌控著一個龐大帝國的女王!
歷史普及:
維多利亞女王(英語: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印度女皇(1876年-1901年在位)。她于1837年6月20日繼位,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1876年5月1日加冕為印度女皇。維多利亞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于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維多利亞的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
她在位時(1837年~1901年)是英國最強的“日不落帝國“時期,英國歷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此時,英國加大殖民擴張,在一定范圍內建立和占領了很多殖民地。她在位的幾十年正值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頂尖、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制得到充分發展,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征。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女王在懷特島去世,享年82歲。
1840年的維多利亞女王才21歲,還是個芳齡少女。
(??¤????ω¤????)??
哦,抱歉,說錯了,已經是1840年的3月底了。在1840年的2月份,維多利亞女王剛結婚,所以說她不是少女了,而是少婦了。
???(?????·???????)
“夠了!”
女王開口說話了,她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極具穿透力。仿佛有魔法加持一般,在整個國會大廈中回蕩著。聽到女王呵斥聲的議員們立刻安靜了下來,都轉頭看向他們的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用她的權杖支撐著地面,緩緩地站了起來,頭頂的水晶燈把她的影子投射在光滑的地面,好像某種詭異的妖魔影子。
“大英帝國的榮耀,不容褻瀆。既然清帝國如此看低我們,就讓他們嘗嘗厲害吧。此次不以戰爭為名,而是……復仇!讓懿律從印度調集艦隊,去廣州好好教訓教訓清帝國。都散了吧。”
維多利亞女王說完,便轉身離開了,剩下面面相覷的議員們。
人家上月剛新婚,當然要回去陪自己的愛人了。
普及一下,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侵華英軍總司令。
喬治·懿律:
喬治·懿律(George Elliot,1784-1863),英國貴族,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擔任英國全權代表和英軍總司令。
按理說,在英國這樣的君主立憲政體下,國王的權力被大幅度削弱。議會掌握了絕大多數的權力。可是如此看來,維多利亞擁有著類似東方皇帝一般的權威。難道說,是因為湯佑的來臨引發了蝴蝶效應,甚至于讓這些歷史細節都發生了改變?
無論如何,隨著維多利亞的命令,大英帝國駐印的殖民軍隊開始迅速的調集了起來……
這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我想你的芬芳,想你的臉龐,想念你的嬌艷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