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社長興致勃勃看了荔枝林和南坪客棧后,一行人在南坪村新開的粵菜小館——若水閣用工作餐。若水閣原址是村里劉光榮三兄弟的住房,劉光榮三兄弟已經到越州市經商多年,劉光榮的兒子劉致遠大學畢業后和同學創業,輾轉多地,最后在去年回村里探親時聽到劉德寶說越州酒家想在村里租民宅建粵菜小館。劉智遠想既然越州酒家都要來南坪村鄺粵菜小館,自己也可以試一試,于是就萌生了利用自己家族的房子開辦粵菜館的想法。劉光榮在越州市做食品配送生意,二十幾年已經身家過百億,不過兒子劉致遠不愿意子承父業,要開餐館,那就讓他去練練手,即使虧本了,只要控制在一千萬,也不要緊。
劉光榮給很多賓館、飯店和餐館配送食品,是親自見證了越州市餐飲業的起起落落。多少紅極一時的餐飲名店最后因為經營不善,被迫關門的。而且餐飲行業的漏洞很大,不親自管理的話,在食品、用具采購,在大廚聘請,用工招聘等等環節都很容易踩雷,是個非常傷神的行業。劉光榮得知兒子要開餐館,就非常嚴肅地說,“致遠,餐飲業是個非常特殊的行業,有人做得風生水起,有人把血汗錢都虧沒了,你從來沒有做過餐飲業,現在要在一個農村開粵菜館,你是怎么考慮的”?
劉致遠對父親還是非常敬佩的,雖然他每每會對父親說的事打折扣,不過在關鍵時候他對父親在經商方面的才能是非常認同的,所以他也恭敬地說,“爸爸,也許從您的角度看我是心血來潮,不過這一次開粵菜館,我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向您提出來的。雖然不敢說百分百能夠成功,但是只要我盡快掌握餐館管理的訣竅,而且南坪小鎮目前的人氣能夠保持,我們開餐館肯定是能賺錢的,另外我和村的其他人在談,我們租用一些民宅,同步配套民宿,而且租用一些田地,增加荔枝采摘、有機蔬菜會員配送等瞄準城里人需求的消費項目,而且南坪是越州市鄉村振興的先行點,這個政策紅利夠我們吃個三五年的”。
劉光榮已經到了功成身退,云淡風輕的境界,知道自己的產業未來要交給兒子,讓兒子去經風雨也好,賺了提高他的信心,虧了算是交學費吧。如果交學費,趁自己有生之年自己開可以在旁邊盯著,幫他渡過難關,否則自己走了,到時他再交學費就麻煩了。現在看兒子雄心勃勃,看上去和當年自己差不多,也有心扶一把。劉光榮說,“你好好考慮一下,最核心的業務是哪項,不要一下子把攤子鋪得太大,核心業務選好了,有了盈利再做其他關聯的項目。這樣成功的機會就更大”。
劉致遠聽了父親的建議,首先是把父親和兩個叔叔的老屋進行改造,當然劉致遠是按照市場價交給兩個叔叔租金,他們簽訂了一個五年合同。劉致遠按照古色古香的風格作了整飾,里面的潔具等都做了精心挑選,所以民宿的檔次比村里的其他民宿要高,雖然價格比其他民宿也高,但生意出奇地好,一到節假日就滿客。所以第一年就回收了一半的投入,按照測算,第二年就可以回本。所以劉致遠就緊鑼密鼓地籌辦粵菜館,經過大半年的努力,餐館在昨天星期天開張,顧客盈門。今天尤文新專門安排在若水閣吃工作餐,也想讓上級看一下南坪的餐飲服務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