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吃飯

  • 玉京風華
  • Eva夏娃
  • 3087字
  • 2022-01-25 11:05:31

怎么好意思坐這里?這不是意味著她要和李焱坐到一塊去嗎?

這絕對不可以!

林婉兒把自己的位置搬到了角落里。

既然大的位置容不下她,那她就到角落里坐。

于是,她挪到了角落的位置,角落沒有人坐,但是有桌子,可能放不下很多菜品,但是如果說要放下她一個人也是足夠了。

唐承雞,武姝,風凌云,姚姬看到她坐在了角落,連忙開始招呼她。

唐承雞道:“不要……要一個人坐在角落里,我……我給你挪挪位,咱們坐一塊。”

林婉兒搖了搖頭,說道:“真擠不下了,算了吧。”

“真是的,我坐角落里,你坐我的位置,咱們換一下。”風凌云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身來,走到了林婉兒的面前。

“不用了,不用了,我坐這就挺好的。”林婉兒搖了搖頭。

“不行,我不允許,你再不起來,我就拉你過去。”風凌云厲聲說道。

林婉兒嘆了一口氣之后,站了起來,起來坐到了風凌云讓她坐的位置上。

“行了,你們可好好吃吧,我就在你們身后守著你們,不必擔心。”風凌云悠悠的說道。

“好的,我們知道了,多謝。”武姝抱了一下拳,道謝。

風凌云笑笑說道:“別客氣,都是一家人。”

“對,我們都是一家人!”姚姬也笑著說道。

只聽到門口一陣陣腳步聲響起,林婉兒猜測肯定是李焱來了。

坐在宴席的許多黑衣人起身,紛紛迎接他。

“堂主。”眾多黑衣人拜道。

“不必多禮,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吃喝吧!快上菜啊!”李焱催促的說道。

立即的,就有許多人上來上菜。

結果上了滿桌子的菜,林婉兒看了一眼,這大概都是一些江浙菜系。

這說明這些人喜歡吃江浙菜,林婉兒此刻懷疑,李焱莫不是江浙人士?

李焱坐到了主位上,看了一眼身旁的空位,瞬間面色變了不少,于是他又抬起頭來看座位以下,發現林婉兒坐在下面,于是他頓時發了聲音:“林婉兒,你坐上來,你的位置在我的身邊。”

“不坐。我一點也不想走到你的身邊去,我就想坐在這里。”林婉兒搖一搖頭。

“你是第五護法,不要忘記了你的身份,四大護法不參加宴會,但你既然來了你的位置,就是在這里,要不然就把小魚交給我,你不要再做第五護法了。”李焱厲聲說道。

林婉兒嘆了口氣,只好再次坐到了李焱的身旁。

李焱看著她,邪魅的笑了一下,之后高聲開始說道:“大家吃吧!都是最新鮮的菜!我們百枯堂的廚師都是江浙一帶的,這菜自然有了江浙的味道,你們可以嘗一嘗這個味兒,如果喜歡吃,歡迎到江浙去旅游。”

林婉兒等人點了點頭,但還沒有動筷子。

“你們看那個紅色的肉,這一道菜是東坡肉,你們想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嗎?五花肉 450g老抽 3勺生抽 4勺紹興黃酒 300-400毫升冰糖 40g香蔥 20棵左右生姜一大塊大料 2個,準備好食材,蔥洗凈,中間切一刀備用,生姜用刀拍扁備用。鍋中放水,水開后把整塊五花肉放進去,煮五分鐘左右,這一步為了去血水。焯水撈出的五花肉切大塊備用,準備一個砂鍋,鍋底適量放油,然后鋪一層香蔥,蔥上放五花肉,五花肉上鋪上拍散的生姜,最后再鋪一層香蔥,倒入三勺老抽,四勺生抽,放入冰糖,兩個大料,最后倒入黃酒,黃酒莫過食材即可,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煮一個半小時,把蒸熟的肉移入大碗或盤子里,澆上剩余的湯汁,蔥扔掉,姜碼放在肉的旁邊,上鍋蒸,大鍋燒開后,中火蒸二十分鐘.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加入配料燜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成菜后,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非常好吃。大家快加一塊嘗嘗吧!”李焱介紹的說道。

林婉兒吸了一口氣,家里一塊嘗在嘴里,笑著說道:“東坡肉的故事我知道,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軾所創制,一說為蘇軾小妾王朝云在蘇軾被貶黃州之際為改善飲食所創。原型是徐州回贈肉,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的確是這樣的,為了給大家講講具體的故事。”李焱看著林婉兒的笑意更深了,眼里不僅留露出了贊賞的神色,沒想到這個女子跟四庫全書一樣,看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子。

“相傳宋神宗熙寧十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為感謝這位領導有方,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后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后,“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并成徐州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志》、《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元豐三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并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制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并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并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一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于蘇軾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于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后,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后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后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制,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這就是它背后的故事,想必大家應該很喜歡吃東坡肉吧!”李焱道。

“是挺喜歡吃的,東坡肉的佳話已經傳遍了,沒想到在這里還能吃到正宗的東坡肉,我感到很開心。”林婉兒笑著說道。

“不僅有東坡肉,還有西湖醋魚,來看這個西湖醋魚。姜一塊切片一塊切末,小蔥挽成蔥結,草魚洗凈對半剖開,魚身打一字刀,放鹽、料酒和生姜片腌制10分鐘,鍋中倒入清水燒開,放入鹽、姜片、蔥結、料酒和魚,小火煮5分鐘后撈出裝盤,把鹽、料酒、生抽、醋、白糖、淀粉、姜末混合倒入油鍋燒成醬汁,澆在魚身上。西湖醋魚主以草魚等食材用料烹制,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甜清香,口感軟嫩,帶有蟹味,非常美味。”李焱伸手指了指西湖醋魚。

林婉兒笑著說道:“西湖醋魚,又名“叔嫂傳珍”“宋嫂魚”,前身為“宋嫂魚羹”,據清代《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為宋代名廚宋五嫂創制,時名“宋嫂魚”;另據載,“西湖醋魚”是后來的名稱。西湖醋魚源于南宋京都臨安。宋五嫂為南宋著名民間女廚師,高宗趙構乘龍舟西湖,曾嘗其魚羹,贊美不已,于是名聲大振,奉為膾魚之“師祖”。從此,宋嫂魚羹揚名世界;其后又經名手整治,乃成西湖醋魚與宋嫂魚羹兩種名菜,流傳至今。”

“看來我們婉兒知道的很多,也不愧我是我們的第五護法了。既然已經知道了西湖醋魚是個什么概念,我們就給大家講講背后的故事。”李焱笑著說道。

“我們洗耳恭聽。”底下的人一邊叫好,一邊說道。

“好,那就聽我細細的給大家講。相傳宋朝杭州西子湖畔,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不料哥哥被官府迫害慘死,弟弟也因為哥哥報仇得罪了官府。

宋弟避難臨行前,宋嫂特意燒了一條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宋嫂為何魚怎么燒成這個這般,宋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你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你哥哥是怎么去世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凌的辛酸,也不要忘記你嫂嫂飲恨的辛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安县| 精河县| 兴城市| 中牟县| 顺义区| 墨竹工卡县| 清河县| 黄龙县| 垫江县| 荥阳市| 连城县| 区。| 丹江口市| 青神县| 石景山区| 兴隆县| 合山市| 宝兴县| 习水县| 金川县| 蓬安县| 罗平县| 务川| 凤城市| 剑川县| 会宁县| 通河县| 淮南市| 连城县| 东丽区| 从化市| 武陟县| 林口县| 民丰县| 广汉市| 嘉鱼县| 济阳县| 翁牛特旗| 馆陶县| 宁乡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