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4章 人的本性的思考

我40多歲,經驗告訴我,人沒有善惡,只有生存,你要活下去,就要適應環境。這就是我們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生存在一個惡略的環境,出于本能,你必須邪惡,只有這樣你才可以生存。同樣的,你生活中一個好的環境里,你也會善良,和環境有很大因素。

在一個滿地都是諾貝爾獎的得主的地方,就很容易產生諾貝爾獎得主。在一個饑荒遍地的地方,人人都是強盜,像索馬里,不這樣,人就無法生存。

為什么古代有孟母三遷,就是環境很重要,在一個環境惡略的地方,我們很難看到善良。文明只能產生在不愁溫飽的地方。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選擇居住的地方,上的學校。

有些偏遠地區的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即使你給他寄了很多錢,他依然很能成長。沒了大人的庇護,兒童就會受欺負,為了不被欺負,就會學會自保,就會成為問題兒童。

環境是這樣,人也只能這樣,很多東西是不能靠嚴刑峻法解決的。即使你規定偷一個面包也是死刑,但為了生存,依然有人鋌而走險,不去偷就會死。當生命都無法保障的時候,就沒有文明可言。

我最近玩了帝國時代4,里面講到歐洲中世紀戰爭,人們沒有吃的,就會吃自己的孩子,但是又下不了手,就交換孩子吃。

中國三國時期動不動就是災荒,人相食。我覺得很多時候人不是因為教育而文明,不是教育而聰明,而是因為環境。沒有環境,再好的教育也是枉然。

以前就有孔孟之道,幾千年前的戰國,孔子就開始講仁義,但直到今天才可以實現。是教育不夠嗎?應該是環境。

人是群居動物,是會互相影響的,在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人就會改變,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原本善良的人去到一個惡略的環境,他就成了惡人。同樣,一個惡人來到一個富裕善良的環境,他也會變得善良聰慧。

不要說什么人太邪惡,而是環境造就了他。教育很多時候改變不了社會,有時恰恰就是金錢,富裕產生文明。

文藝復興產生在人類開始富裕的時候,一個文明沒落于它窮困的時候。戰爭使文明崩潰,饑荒使人性泯滅。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在饑荒面前,最大的善就是有人給你一碗粥,在富足面前,最大的惡,就是有人背后說你壞話,哈哈

以前在一個不好的學校,學生以惡為美,以粗言穢語為時尚,覺得很酷。但后來去到一個好學校,人人都不講臟話,有一種無影的約束。講臟話會有壓力,別人會側目。大家覺得學習好就是光榮,有禮貌就是榮耀。所以開始不適應,但習慣以后,覺得很自然。人就自然的改變了。

融入一個集體,不是發揚個性,而是泯滅你的創造力,你就會抗爭,但卻無法改變環境。人人都覺得碌碌無為才是人生,你的努力也會變成另類。但堅持自我,有時候也是一種人生,哈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顺义区| 江门市| 兴海县| 祁东县| 临西县| 香格里拉县| 宁都县| 钟山县| 南郑县| 宿松县| 清新县| 永平县| 马公市| 东辽县| 新乡市| 新密市| 孙吴县| 肥东县| 宁乡县| 新丰县| 临城县| 巴林左旗| 闸北区| 南投县| 察隅县| 天全县| 修武县| 柏乡县| 咸宁市| 凤山县| 依安县| 左贡县| 将乐县| 右玉县| 彝良县| 道真| 潮安县| 北川| 万载县|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