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培養小學生情操的100個感人故事
- 秦榆
- 5531字
- 2014-08-27 19:09:41
在職業隊受到良好系統實戰訓練后女孩充滿信心,她很快便脫穎而出成了足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后來她就成了世界足壇的一顆巨星,她就是獲得20世紀世界最佳女子足球運動員稱號的我國球星孫雯。
后來,孫雯講述這段往事時,感慨地說:“一個人在人生低谷中徘徊,感覺自己支持不下去的時候,其實就是黎明的前夜,只要你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前面肯定是一道亮麗的彩虹。”
溫馨感悟:
機會憑自己爭取,命運靠自己把握。盡管在同等條件下,你或許是個弱者,但只要你堅持不斷地努力拼搏,去爭取到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那么就會擁有屬于自己的春天。
“下一次就是你”,不僅給了人希望,還隱含了我們在某些方面還有缺陷,仍需努力付出。只有不斷充實、完善自己,時刻準備著,在逆境中絕不放棄,那么,下一次見到彩虹的一定會是你。
16.永不向命運低頭
當一個人面對命運之神的不公時,他們會怎么做呢?也許大多數人會在命運之神面前屈服,但也有一部分人勇敢地挑戰命運之神,他們會用自己的智慧去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海倫?凱勒便是這樣一位勇于挑戰命運之神的人。
海倫剛出生時,是個正常的嬰孩,能看、能聽,也會咿呀學語。可是,一場疾病使她變成既盲又聾的小啞巴——那時她才19個月大。
生理的劇變,令小海倫性情大變,稍不順心,她便會亂敲亂打,野蠻地用雙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試圖去糾正她,她就會在地上打滾亂嚷亂叫,簡直是個十惡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絕望之余,只好將她送至波士頓的一所盲人學校,特別聘請一位老師照顧她。
所幸的是,小海倫在黑暗的悲劇中遇到了一位偉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小姐。在沙莉文小姐孜孜不倦地教誨這下,海倫學會了憑借觸覺與外界溝通。
海倫在10歲多一點時,她的名字就已傳遍全美,成為殘疾人士的模范——一位不甘心命運挑戰命運的人。
小海倫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滿,她繼續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這個20歲的學習了指語法、凸字及發聲,并通過這些手段獲得超過常人的知識的姑娘,進入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學習。她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她發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興奮異常,不斷地重復說:“我已經不是啞巴了!”4年后,她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受到大學教育的盲聾啞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和寫稿。她雖然是位盲人,但讀過的書卻比一般視力正常的人還多。而且,她著了7本書,比“正常人”更會鑒賞音樂。
海倫的觸覺極為敏銳,她只需用手指頭輕輕地放在對方的唇上,就能知道對方在說什么;把手放在鋼琴、小提琴的木質部分,就能“鑒賞”音樂。她能以收音機和音箱的振動來辨明聲音,還能夠利用手指輕輕地碰觸對方的喉嚨來“聽歌”。
如果你和海倫?凱勒握過手,5年后你們再見面握手時,她也能憑著握手來認出你,知道你是美麗的、強壯的、體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滿腹牢騷的人。
海倫的事跡在全世界引起了震驚和贊賞。她大學畢業那年,人們在圣路易博覽會上設立了“海倫?凱勒日”,她始終對生命充滿信心,充滿熱忱。她喜歡游泳、劃船,以及在森林中騎馬。她喜歡下棋和用撲克牌算命;在下雨的日子,就以編織來消磨時間。
海倫?凱勒,一個被命運之神所拋棄的人,她憑借著堅強的信念,終于戰勝了命運之神,將自己的命運牢牢地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第二次大戰后,海倫在歐洲、亞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講,喚起了社會大眾對身體殘疾者的注意,她被《大英百科全書》稱頌為有史以來殘疾人士最有成就的人。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評價說:“19世紀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侖和海倫?凱勒。”
溫馨感悟:
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而且還不能說話,海倫的世界是多么孤獨和寂寞,但是海倫卻沒有屈服,她憑借自己僅有的觸覺發起了向命運挑戰的號角。海倫曾在一篇日記中寫道:“如果給我一天時間,讓我看看這個世界,聽聽這個世界,該有多好”。海倫的這個最簡單而又美麗的愿望卻永遠無法實現,她只能用她的心靈去觸摸這個世界,去理解這個世界。我們作為一個正常人,比海倫幸運百倍的人,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感謝命運之神對我們的眷顧呢?
17.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為了湊足來年的學費,一位來自山區的貧困大學生決心推銷一些商品來掙點錢。推銷商品的過程非常艱辛,有時他還不得不硬著頭皮向人討些食物來充饑。
有一天,他敲了一戶人家的門,開門的是一個小女孩,他一看便失去了勇氣,心想,天下哪有大男生跟小女孩討東西吃的?于是他只要了一杯開水解渴。
小女孩看得出他非常饑餓,于是拿了一杯開水與幾塊面包給他。他很快把食物接過來,狼吞虎咽地吃著,一旁的她看到他這種吃相,不禁偷偷地笑。
吃完后,他很感激地說:“謝謝你,我應該給你多少錢?”
她笑著說:“不必啦,這些食物我們家很多。”
他覺得自己很幸運,在陌生的地方還能受到別人如此溫馨的照料,雖然這些東西并不是非常昂貴,但在他看來卻值得記住一輩子。
但故事到這并沒有這樣結束,事情的發展更是小女孩所沒有想到的。多年以后,小女孩感染了罕見的疾病,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女孩的家人聽說有一個醫生的醫術高明,找他看看或許有治愈的機會,便趕緊帶她去接受治療。在醫生的全力醫治和長期的護理下,小女孩終于恢復了往日的健康。
出院那天,護士交給她醫療費用賬單,她幾乎沒有勇氣打開來看,心中知道可能要一輩子辛苦工作,才還得起這筆醫療費。最后,她還是打開了,看到簽名欄寫著以下這段話:
“一杯開水與幾塊面包,足夠償還所有的醫療費。”她眼里含著淚水,頓時明白,原來主治醫生就是當年的那個窮學生。
溫馨感悟:
在別人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施以援手,別人會記住你一輩子并感恩終生。中國很久以前,有句成語叫“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指望能在日后得到回報,但一旦我們有困難有求于人的時候,這種回報有時會自動顯現出來。所以你應該懂的付出,只有肯付出的人才會有更好的回報。
18.諾貝爾與炸藥
1864年9月3日這天,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巨響,滾滾的濃煙霎時間沖上天空,一股股火花直往上竄。僅僅幾分鐘時間,一場慘禍發生了。當驚恐的人們趕到出事現場時,只見原來屹立在這里的一座工廠已蕩然無存,無情的大火吞沒了一切。火場旁邊,站著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突如其來的慘禍和過分的刺激,已使他面無人色,渾身不住地顫抖著……這個大難不死的青年,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弗萊德?諾貝爾。
諾貝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創建的硝化甘油炸藥實驗工廠化為灰燼。人們從瓦礫中找出了五具尸體,其中一個是他正在大學讀書的活潑可愛的小弟弟,另外四人也是和他朝夕相處的親密助手。五具燒得焦爛的尸體,令人慘不忍睹。諾貝爾的母親得知小兒子慘死的噩耗,悲痛欲絕。年老的父親因受刺激過度引起腦溢血,從此半身癱瘓。然而,諾貝爾在失敗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卻沒有動搖。
慘案發生后,警察當局立即封鎖了出事現場,并嚴禁諾貝爾恢復自己的工廠。人們像躲避瘟神一樣避開他,再也沒有人愿意出租土地讓他進行如此危險的實驗。困境并沒有使諾貝爾退縮,幾天以后,人們發現,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出現了一只巨大的平底駁船,駁船上并沒有裝什么貨物,而是擺滿了各種設備,一個青年人正全神貫注地進行一項神秘的實驗。他就是在大爆炸中死里逃生、被當地居民趕走了的諾貝爾!大無畏的勇氣往往令死神也望而卻步。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實驗中,諾貝爾沒有連同他的駁船一起葬身魚腹,而是碰上了意外的機遇——他發明了雷管。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隨著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開礦山、修鐵路、鑿隧道、挖運河都需要炸藥。于是人們又開始親近諾貝爾了。他把實驗室從船上搬遷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溫爾維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接著,他又在德國的漢堡等地建立了炸藥公司。一時間,諾貝爾生產的炸藥成了搶手貨,源源不斷的訂單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諾貝爾的財富與日俱增。
然而,獲得成功的諾貝爾并沒有擺脫災難。
不幸的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在舊金山,運載炸藥的火車因震蕩發生爆炸,火車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國一家著名工廠因搬運硝化甘油時發生碰撞而爆炸,整個工廠和附近的民房變成了一片廢墟;在巴拿馬,一艘滿載著硝化甘油的輪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顛簸引起爆炸,整個輪船全部葬身大海……一連串駭人聽聞的消息,再次使人們對諾貝爾望而生畏,甚至把他當成瘟神和災星,如果說前次災難還是小范圍內的話,那么這一次他所遭受的已經是世界性的詛咒和驅逐了。諾貝爾又一次被人們拋棄了,不,應該說是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應該承擔的那份災難給了他一個人。面對接踵而至的災難和困境,諾貝爾沒有一蹶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對已選定的目標義無反顧,永不退縮。在奮斗的路上,他已習慣了與死神朝夕相伴。
炸藥的威力曾是那樣不可一世,然而,大無畏的勇氣和矢志不渝的恒心最終激發了他心中的潛能,他最終征服了炸藥,嚇退了死神,制造出了安全系數極高的新型炸藥,從此,諾貝爾作為一個偉大的名字開始永載史冊。諾貝爾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獲專利發明權355項。他用自己的巨額財富創立的諾貝爾科學獎,被國際科學界視為最高的榮譽。
溫馨感悟:
當第一次爆炸慘劇發生時,如果諾貝爾從此收手不干了,那么也就沒有后來那個發明炸藥的諾貝爾了,正是在一次次慘痛的失敗和教訓之中,諾貝爾發明了新型安全炸藥,為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今天的我們去學習和景仰。
19.三只公牛和一頭獅子
從前,在靠近原始森林的一個非洲草原上,生活著3頭肥壯的水牛。它們形影不離,總是在一起吃草,一起到河邊喝水,一起對付野獸的攻擊。
附近森林里的獅子早就對這3頭牛垂涎三尺了,但它始終沒有下手的機會,因為3頭牛從不分離。最后,獅子想出了一個主意:離間3頭公牛之間的感情,然后再一個個地對付。
一天,一頭水牛遠離了它的兩個伙伴,獨自在森林邊上吃草。獅子慢慢地走上前,主動和它打招呼說:“朋友,聽著!你要留心你的兩個伙伴,因為我聽說它倆為了霸占草地想干掉你。你瞧,它們在那兒正竊竊私語,而且還不時地瞅你一眼,生怕你聽見了。”
愚蠢的水牛轉過它那笨重的大腦袋,果然看見它的兩個伙伴在咬耳朵,便輕信了獅子的話。打那以后,這頭水牛和自己的伙伴離得愈來愈遠了。
幾天以后,獅子又用同樣的詭計,在第二頭公牛面前搬弄是非。結果,那頭水牛也相信了獅子的挑撥,漸漸地也離開了自己的伙伴。
就這樣,過去曾經親密無間的3頭水牛,現在卻形同陌路,不再一起吃草了,也不一起喝水,一起睡覺了,相互離得遠遠的。
看到計謀終于得逞,獅子高興極了。一天,獅子突然從密林中奔出來,撲向一頭水牛,咬斷了它的脖子。而另外兩頭在遠處分散吃草的水牛眼睜睜地望著獅子吞食了自己的伙伴,只想著那是它應得的報應。
不久,獅子又吃掉了另一頭水牛。到后來,最后一頭公牛也成了獅子口中的美食。
溫馨感悟:
三只公牛在一起的時候,一頭獅子是無法對付的,因此狡猾的獅子采取了離間的方法,將它們各個擊破,愚蠢的公牛終于倒在了獅子的利齒之下。其實我的生活中也有獅子這樣的壞蛋,這就要求我們識穿他們的陰謀,同時要相信自己的同伴,就不會上別人的當了。
20.杰克?倫敦的文學之路
杰克?倫敦在19歲以前,還從來沒有進過中學。但是在他40歲的時候,他卻給后人留下了51部不朽的著作。
杰克?倫敦的童年生活充滿了貧困與艱辛,他整天無所事事地跟著一群惡棍在舊金山海灣附近游蕩。說起學校,他不屑一顧,并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偷盜等勾當上。不過有一天,當他漫不經心地走進一家公共圖書館內開始讀起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時,他看得如癡如醉,并受到了深深的感動。在看這本書時,饑腸轆轆的他,竟然舍不得中途停下來回家吃飯。第二天,他又跑到圖書館去看別的書。一個新的世界展現在他的面前——一個如同《天方夜譚》中巴格達一樣奇異美妙的世界。從這以后,一種酷愛讀書的情緒便不可抑制地左右了他。他一天中讀書的時間往往達到了10至15小時,從荷馬到莎士比亞,從赫伯特?斯賓塞到馬克思等人的所有著作,他都如饑似渴地讀著。當他19歲時,他決定停止以前墮落的人生,改成用腦力謀生。他厭倦了流浪的生活,他不愿再挨警察無情的拳頭,他也不甘心讓鐵路的工頭用燈揍自己的腦袋。
于是,就在他19歲時,他進入加州的奧克蘭德中學。他不分晝夜地用功,從來就沒有好好地睡過一覺。天道酬勤,他也因此有了顯著地進步,他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把4年的課程念完了,通過考試后,他進入了加州大學。
他渴望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在這一雄心的驅使下,他一遍又一遍地讀《金銀島》、《基督山伯爵》、《雙城記》等書,隨后就拼命地寫作。他每天寫5000字,這也就是說,他可以用20天的時間完成一部長篇小說。他有時會一口氣給編輯們寄出30篇小說,但它們統統被退了回來。
后來,他寫了一篇名為《海岸外的颶風》的小說,這篇小說獲得了《舊金山呼聲》雜志所舉辦的征文比賽頭獎。但是他只得到了20元的稿費。他貧困至極,有時到了連房租都付不起的地步。
但杰克?倫敦從未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他有6部長篇以及125篇短篇小說問世。他成了當時美國文藝界的最為知名的人物之一。
溫馨感悟:
一個在19歲之前無所事事的落魄青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在短短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杰克?倫敦的成長歷程讓我們感嘆,一個人如果有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便會廢寢忘食的向前邁進,這便是杰克?倫敦給我們的啟示。
21.煉金術與白絨毛
從前,泰國有個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為一個富翁。他覺得成為富翁的捷徑便是學會煉金之術。
此后他把全部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都用到煉金術的實驗中去了。為此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家中變得一貧如洗,連飯都沒得吃了。妻子無奈,跑到父親那里訴苦。她父親決定幫女婿改掉這個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