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溝通,學會愛:如何消除誤解,讓親密關系更穩固
- (美)阿倫·貝克
- 809字
- 2021-12-29 15:57:32
讀心
年輕漂亮的洛伊斯經營著一家時尚服裝零售店。她在努力跟自己解釋,為什么未婚夫彼得在參加完聚會后,一路上一言不發。彼得平時很健談,他為一家郊區報社推銷廣告位,而他們也因此相識。當彼得沉默不語時,洛伊斯心想:“彼得什么話都不說……一定是在生我的氣。”經過一番揣測,洛伊斯認為他的沉默全因他在生她的氣。洛伊斯對彼得內心思想和情感的解讀(即她的讀心)不止于此,她隨后這樣想:“我一定是做了惹怒他的事情。”“彼得因我的所作所為正在生我的氣”的想法揮之不去,她推測“彼得會繼續生我的氣,最終與我分手”。一想到自己的余生將在孤獨中度過,她頓覺傷心不已。
然而,洛伊斯的想法純屬無的放矢,她已掉入一張妄斷未知因果的大網。其他女性在相似的處境下或許僅僅自言自語一下:“彼得或許過幾分鐘就好了。”彼得沉默不語的緣由以這兩種推測都能說得通。
讀心可能會產生一些不準確的猜測,徒增無謂的煩惱,帶來虛假的安全感,而結論出錯會引發更多的麻煩。如果洛伊斯按照她的讀心術行事,最終可能自作自受:她要么對彼得避而遠之,要么對他憤而反擊,但總歸是一種讓他迷惑,疏遠他,或者激怒他的回應。
在這個事件中,洛伊斯錯誤地解讀了彼得的所作所為,他當時不過是在沉思而已。當彼得最終開口說話時,洛伊斯卻開始生悶氣,默然不應。看到洛伊斯一聲不吭,彼得生氣起來,開始責怪于她。在洛伊斯看來,彼得對她的指責恰恰印證她猜準了對方的心思,這讓她更加難受。她認為自己所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彼得已經厭煩她了。
這種自我應驗的預言在出現問題的夫妻關系中非常普遍。曲解對方的行為,最終演變成他們最不想看到的結局。
由于人的言行可能存在歧義和誤導性,推測出對方對自己的感受或對方做事的動機并不是一件易事。其實,恰恰是由于擔心遭到拋棄,洛伊斯才更容易將彼得的沉默解讀成一種慪氣的表現。捕捉外在的表現,并借助讀心術來判斷對方的內心活動,這本是人之常情,但容易帶來錯誤的解讀,讓我們得出失當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