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安利話本
- 我的貓竟然是上官婉兒
- 江湖沒了
- 3055字
- 2022-02-24 18:08:09
他應該,沒事了吧。
上官婉兒一撇頭。
怎么回事,我怎么突然想起那個登徒子!
那個下流胚子,當時真該殺了他!
他竟敢摸我的肚子,還搓來搓去。
啊!!!
上官婉兒到現在都能感覺到身體上的異樣。
就仿佛那只手還在。
上官婉兒極力控制自己不要去胡思亂想,可越是控制那種感覺就越發清晰。
以至于直到現在,上官婉兒臉頰還如火燒云一般,怎么都褪不去。
正是因為害怕李正看出端倪,上官婉兒才拜托宋之問去代替自己上課。
盡管她也知道李正斷不可能將她與一只貓聯系在一起,但沒辦法,她就是有些心虛。
算了!
不去想他!
“上官先生,皇后娘娘召見。”
院外,一宮女的聲音傳來。
上官婉兒聞聲立刻推門,來到院外便瞧見了那宮女,是個熟面孔,皇后娘娘身邊最為親近的人之一。
“姐姐可知所為何事?”
濯瑤擺頭苦笑道,“看皇后娘娘的臉色,似乎是有些不太好,過去之后,你切莫多言就是了。”
“謝姐姐。”上官婉兒面色一緊。
最近這幾日,宮里似乎對突厥叛變一事極為頭疼。
皇后娘娘召見大臣們商議了好幾次,似乎都沒有什么結果。
有大臣建議即可出兵平叛,認為這股突厥勢力一旦壯大,勢必會威脅到大唐北境,對大唐非常不利。
但也有大臣認為突厥已滅,這點殘余勢力不足為懼,此時出兵糧草不足,若不能速戰,則定會延誤春耕,秋季來臨之時,舉國將會面臨缺糧的危機。
爭論來爭論去,都沒有一個好辦法,只能就此擱置。
難不成是要問她?
上官婉兒搖搖頭。
這么重大的事,皇后娘娘怎么可能會問她?
可不是這事,又會是什么呢?
不知不覺間,她們二人就進了宮城。
一路來到了皇后居住的地方,清寧宮。
來這里的次數不少了,可每每踏入這道門檻,上官婉兒心情都格外的惶恐。
仿佛是來自心底的恐懼,怎么也驅散不走。
“皇后娘娘,上官婉兒到。”濯瑤躬身道。
高座之上,武則天聞聲抬眼,看到上官婉兒后嘴角微微上揚,“婉兒,來,看看這書寫得如何何。”
經書?
上官婉兒松了一口氣。
皇后信佛,平日里也多有看各類經書,不過鮮少與她說道。
“喏。”上官婉兒上前,雙手接過武則天手里的經書,細細端詳起來。
佛經她研究的不多,只略讀過一二。
這本佛經上的言論不算深奧,以她的學識要看懂不難。
不對,應該說沒讀過多少書的人,也能看得懂。
那為何皇后娘娘要給她看這本經書呢?
“如何?”武則天繼續問。
上官婉兒斟酌片刻,“回皇后娘娘,此經書言辭精簡,字字珠璣,頗有大道至簡之風。”
武則天抿嘴笑道,“你倒是會說話,這不是朝堂,用不著這般拘謹,叫你前來也只是閑聊而已,昨日大臣們商議,欲派遣一人前往單于都護府任都護,與那叛唐突厥交涉,你認為應該派誰去?”
竟真是這事。
上官婉兒眉頭緊鎖,不敢怠慢。
在她看來,此去交涉之人,必定位高權重,且在突厥人心中頗有威望才行。
如此,才能震懾住宵小,讓那叛唐的殘余突厥勢力不敢肆無忌憚地壯大。
這樣一來,朝中能去的也只有一人了!
禮部尚書裴行儉!
可就在上官婉兒開口之時,腦海中卻是浮現出了李正那張讓她厭惡的臉龐。
若裴尚書此時去單于都護府,那李正怎么辦?
那些仇家會不會鋌而走險,用些非常手段來對付李正?
上官婉兒莫名煩躁起來。
“怎么?舉薦一人這么難嗎?”武則天瞇著眼睛,笑容消失的瞬間,一股無形的威嚴擴散開來。
上官婉兒渾身輕顫,立刻叉手道,“臣以為右領軍衛將軍薛仁貴可擔此重任。”
論軍功,二人皆有赫赫戰功,論官職,薛仁貴乃三品大元,雖不如裴行儉,卻也差不到哪去。
由他前去應付北邊的突厥,應該沒有誰會有異議。
“薛仁貴……”武則天笑了笑,“他倒是適合,可惜他在代州,詔書下達到他去單于都護府,怕是要一月有余,北邊可等不起了。”
上官婉兒頷首,若是考慮到路程這個因素,薛仁貴的確不合適。
而且薛老將軍已經臨近古稀,怕是經不起這般折騰。
“那程務挺程將軍如何?”上官婉兒道。
程務挺雖軍功不如前面這兩位,但征戰西突厥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武則天含笑道,“婉兒,你覺得輪兒能否擔此重任?”
什么?
上官婉兒雖然知道武則天心中早有人選,但怎么也沒想到這個人竟然是相王殿下李輪。
相王殿下貴為皇子,怎能以身犯險?
皇后娘娘究竟是何意?
上官婉兒有些捉摸不透了。
“相王殿下遠在洛州,怕也來不及趕往北境吧……”上官婉兒委婉道。
“婉兒是覺得輪兒不合適?”武則天反問道,言語似乎不摻雜任何意思,但落在上官婉兒耳中,卻意味深長。
“不是,臣不是這個意思,臣是覺得相王殿下乃大唐皇子,前去與叛唐突厥交涉,實在有失身份。”上官婉兒急忙道。
“呵呵,別緊張,只是閑聊而已,輪兒能否擔此重任,還需朝中大臣們定奪,你我說的都做不得數。”武則天呵呵笑道。
上官婉兒不敢多言,她很清楚,陛下身體有恙,不理朝政已有些時日了,朝中大小事務幾乎都由皇后娘娘說了算。
她要決定讓什么人去北境,哪個不長眼的敢有異議?
可她為什么要選相王殿下呢?
且又為何事先告知與她,當真是閑聊?
“不聊這些瑣事了,聽說你最近幾日時常出宮,可有趣事與我說說?”武則天笑道。
上官婉兒微驚,不敢欺瞞,“回皇后娘娘,臣的確是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弘文館一學生寫了一個話本,揚言長安無一名家敢立文,此舉如今已在長安傳開,百姓們都在討論此事。”
武則天眼前一亮,“哦?一個學生竟然敢藐視我大唐文壇,他姓甚名誰?”
“李正,衛國公李靖之孫。”上官婉兒道。
李靖的孫子?
武則天沒什么印象,不過李靖的兒子她倒是曾經見過幾次。
有野心,卻看不透時局。
看來這一家子頗有些一脈相承啊。
都是閑不住的主。
“婉兒可曾看過那話本?”武則天饒有興致地問。
“看過,名副其實。”上官婉兒道。
哦?
這就讓武則天有些好奇了。
上官婉兒的才學她是知道的,一個小小話本竟然能得到她如此評價,其內容定然不俗。
“婉兒如此評價,吾倒是有點好奇這個李正寫的是什么話本了。”武則天笑道。
“不如臣就在此講與您聽吧。”上官婉兒像獻寶一樣,眼睛里閃著光。
“甚好。”武則天俯下身子,側躺在扶手上。
大殿之上,上官婉兒將自己學的一點說書人皮毛盡皆展示出來,西游記前幾回的故事隨之徐徐展開。
原本還只是抱著玩鬧心態看上官婉兒講述話本的武則天,不知不覺便被這個故事徹底吸引住了。
這光怪陸離,天馬行空的世界,恍若畫卷一般呈現在她面前。
天上,真有仙佛?
有那么一瞬,武則天恍惚了。
身為掌權者,武則天自然明白皇權天授不過是愚弄百姓的手段,坐上皇位根本無須什么天意,那都是人造出來的。
但造出來并非易事,古往今來多少皇權更迭,皇家都要經過繁瑣的祭天儀式,方能取信于民。
眼前這個話本,竟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著實神奇。
最可怕的是,它僅憑三兩文字,就能勾勒出一個讓人信服的世界。
妙!
當真是妙哉!
“……不知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后,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那些小猴,眼乖會跳,刀來砍不著,槍去不能傷……”
不多時,半個時辰過去了,上官婉兒憑借著過目不忘的記憶,總算是將前兩回的內容給講完。
高座之上,武則天卻還是一副細細聆聽的模樣,幾個呼吸后,發現上官婉兒不再出聲,方才意識到結束了。
“不錯,這個李正確實有幾分才能。”武則天笑道。
上官婉兒心中一喜,表情不由變了變。
察覺到上官婉兒這一舉動的武則天眼神一凝,輕飄飄地問道,“婉兒跟李正可有交集?”
上官婉兒道,“并無過多交集,只是臣在教授學生們詩詞時,發現此人詩詞了得,恰巧前幾日臣去東風茶坊看望一位叔叔,這才偶然得知李正寫了這個話本,不瞞娘娘,挑釁文壇之事,臣也有所參與。”
武則天笑道,“哦?得罪整個大唐文壇,可就徹底斷送了他的仕途,他與你有仇?”
上官婉兒回道,“臣愚見,在大唐能決定一人仕途命運者,唯有陛下與娘娘,文壇眾大臣還沒有這個權力,臣與李正也并無仇怨,此舉只是在利用他。”
利用?
武則天覺得事情變得有趣了些,“講。”